樂府曲辭
樂府蓋古圣王采天下之詩,欲以知國之利病,民之休戚者也。得之者,命司樂氏入之于塤篪,和之以管籥。詩之美也,聞之足以勸乎功。詩之刺也,聞之足以戒乎政。故周禮太師之職,掌教六詩;小師之職,掌諷誦詩。由是觀之,樂府之道大矣。今之所謂樂府者,唯以魏晉之侈麗,陳梁之浮艷,謂之樂府詩,真不然矣。故嘗有可悲可懼者,時宣于詠歌,總十篇,故命曰正樂府詩。
引用典故:杞婦哀 魯人髽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
家有半菽食,身為一囊灰。
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
處處魯人髽,家家杞婦哀。
少者任所歸,老者無所攜。
況當札瘥年,米粒如瓊瑰。
累累作餓殍,見之心若摧。
其夫死鋒刃,其室委塵埃。
其命即用矣,其賞安在哉。
豈無黔敖恩,救此窮餓骸。
誰知白屋士,念此翻欸欸。
國家省闥吏,賞之皆與位。
素來不知書,豈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
愚者皆混沌,毒者如雄虺。
傷哉堯舜民,肉袒受鞭箠。
吾聞古圣王,天下無遺士。
朝庭及下邑,治者皆仁義。
國家選賢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祿仕。
何不廣取人,何不廣歷試?
下位既賢哉,上位何如矣。
胥徒賞以財,俊造悉為吏。
天下若不平,吾當甘棄市。
農(nóng)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難將一人農(nóng),可備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輸咸京。
黃河水如電,一半沈與傾。
均輸利其事,職司安敢評。
三川豈不農(nóng),三輔豈不耕。
奚不車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農(nóng)父言,何計達王程。
路臣何方來,去馬真如龍。
行驕不動塵,滿轡金瓏璁。
有人自天來,將避荊棘叢。
獰呼不覺止,推(一作椎)下蒼黃中。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驚鴻。
日行六七郵,瞥若鷹無蹤。
路臣慎勿愬,愬則刑爾躬。
軍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風。
七雄戰(zhàn)爭時,賓旅猶自通。
如何太平世,動步卻途窮。
南越貢珠璣,西蜀進羅綺。
到京未晨旦,一一見天子。
如何賢與俊,為貢賤如此。
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吾聞古圣人,射宮親選士。
不肖盡屏跡,賢能皆得位。
所以謂得人,所以稱多士。
嘆息幾編書,時哉又何異。
夷師本學外,仍善唐文字。
吾人本尚舍,何況夷臣事。
所以不學者,反為夷臣戲。
所以尸祿人,反為夷臣忌。
吁嗟華風衰,何嘗不由是。
商顏多義鳥,義鳥實可嗟。
危巢末(一作年)累累,隱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雛,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羅。
商人每秋貢,所貴復如何。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惜哉仁義禽,委戲于宮娥。
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襄陽作髹器,中有庫露真。
持以遺北虜,紿云生有神。
每歲走其使,所費如云屯。
吾聞古圣王,修德來遠人。
未聞作巧詐,用欺禽獸君。
吾道尚如此,戎心安足云。
如何漢宣帝,卻得呼韓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