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蜀人,字厚之。初隱廬山,不為章句學(xué)。德宗貞元中李巽薦其材,辟西川掌書記,歷協(xié)律郎、監(jiān)察御史。工詩。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0—822以后 苻,《全唐詩》、《全唐文》訛作“符”,岑仲勉《跋唐摭言》已辨正。自稱廬山山人,字厚之。郡望武都(今屬甘肅),鳳翔(今屬陜西)人,家于成都(今屬四川)。代宗大歷末,與楊衡、王簡言、李元象棲于青城山,德宗建中初又同隱于廬山,稱“山中四友”。貞元八年(792)依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樊澤,上書求修孟浩然墓。屢充幕職,十九年依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以協(xié)律郎攝監(jiān)察御史為節(jié)度支使。憲宗元和四年(809)為荊南節(jié)度使趙宗儒記室。柳宗元稱其“藝術(shù)志氣,為時聞人”(《賀趙江陵宗儒辟符載啟》)。事跡散見苻載《荊州與楊衡說舊因送游南越序》、《唐摭言》卷二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唐詩匯評
符載(760-822以后),字厚之。鳳翔(今屬陜西)人,郡望武都(今屬甘肅)。大歷末與楊衡、王簡言、李元象棲于青城山,建中初又同隱于廬山,稱“山中四友”。后屢充幕職。貞元十九年依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以協(xié)律郎攝監(jiān)察御史為節(jié)度支使。元和四年為荊南節(jié)度使趙宗儒記室。有集十四卷,《全唐詩》存詩二首。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載字厚之。蜀人。隱居廬山。李巽觀察江西。辟掌書記。試太常寺協(xié)律郎。授監(jiān)察御史。
作品評論
唐摭言
共22,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合淝李郎中群,始與楊衡、符載等同隱廬山,號“山中四友”。北夢瑣言
唐武都符載,字厚之,本蜀人,有奇才。始與楊衡、宋濟(jì)棲青城山以習(xí)業(yè)。楊衡擢進(jìn)士第。宋濟(jì)先死,無成。符公以王霸自許,恥于常調(diào),懷會之望。韋南康鎮(zhèn)蜀,辟為支使,雖曰受知,尚多偃蹇。韋公于二十四化設(shè)醮,請撰齋詞。于時陪飲于摩訶之池,符公離席盥漱,命使院小吏十二人捧硯,人分兩題,繞步池濱,各授口占,其敏速如此。
七言絕句
古風(fēng)
四言詩
城于防。春秋書之。重時也。城于蘄。輿人誦之。美功也。何可謂之功。曰余得言之矣。大唐庚辰歲秋九月。岳鄂觀察使御史中丞鄭公前牧于蘄春。始佩銅虎符。是年冬十一月。蔡人不虔。天子詔諸侯之師誅破之。我有疆場。與人腹背。慮禍甚劇。為虞落然。民大愁恐。若寇暴至。是邦也。夙昔無事。人傲慢。垂百馀祀。城隍不張。頹墉壞堞。僅為平野。公乃度舊址。量客土。備畚鐘。嘯丁壯。勃焉而興。于是謹(jǐn)?shù)恫家运髁???键幑囊允帤狻?yán)進(jìn)退以設(shè)令。立師伍以程課。烝徒雷呼。萬錘星飛。誅惰聳勞。間無留時。凡甲子五癸。即崒然城成矣。墉高三雉。門容兩轍。周回一千八百四十步。門臺睥睨。霞赩云截。如崇山斷岸。邈不可向。議金湯者。我居首焉。日者嗣曹王皋討希烈之叛。于此嘗具板干。作為坯筑。役徒巨億。經(jīng)費稱是。樹而復(fù)潰。卒無能名。風(fēng)俗耇老以為蛟螭靈怪。蟠窟固護(hù)。使人不見其績也。公躬自省視。循理辨物。心禱且計。輔之至誠。遂用堅致。嗚呼。蘄城楚舊封也。疆淮蔡。邇申息。地當(dāng)隘束。實生攻奪。若向時敵者驅(qū)鐵衣。出穆陵。襲我無備。搖脛而至。即江淮之南。吾見其波動矣。然俾夫大藩倚其固。屬郡抱其勢。千里士庶。高枕而臥??懿恢旅葟澒硎钢庹?。新城之謂也。繇是大君聽民間威聲聞望。以公有文武上才。秉心塞淵??梢苑婪接???梢晕諜?quán)貴。故拔自倅牧。雄居盛府。山川幢蓋。皆舊物也。寄任之重。夐無其鄰。夫賢為世出。績因時達(dá)。微新城。吾見公之力才事業(yè)。其堙郁不揚(yáng)乎。鯫生作頌。頌以后辭曰。
庚辰之歲。
鶉首有彗。
人用五兵。
維彼蘄下。
疆及風(fēng)馬。
實啟戎情。
在昔無虞。
蔑其闉阇。
埤堞頹傾。
我公作守。
恢拓荒舊。
乃新其城。
百堵言言。
四阿孱顏。
矗如云平。
扼衡據(jù)會。
寇不敢過。
生人休戚。
維茲盛烈。
遭時而發(fā)。
鴻振芳名。
我有貞石。
不追不琢。
孰聞風(fēng)聲。
是用作頌。
冀茲不朽。
與日永明。
世人丹青,得畫遺跡。
張公運思,與造化敵。
根如蹲虬,枝若交戟。
離披慘澹,寒起素壁。
高秋古寺,僧室虛白。
至人凝視,心境雙寂。
丞相灞陵公。以虎符龍節(jié)清鎮(zhèn)淮海。凡十五年矣。有盛德美化加于民??梢钥探鹗詧D其形。遂于龍興佛廟大修繪事。自相國洎監(jiān)軍使樊常侍。賓僚將校。羅乎素壁。森然也。有部從事殿中侍御史穆賞作灞陵志。太常寺奉禮郎苻載作寫真贊以頌之。夫蘊(yùn)二儀統(tǒng)萬類役百靈者。莫善于人。故得全氣者為至圣。堯舜周孔是矣。得間氣者為大賢。夔龍伊尹是矣。自夐古達(dá)于茲日。一時之理。百化之損益。未嘗不繇是矣。然則造時者必系乎君。輔時者必系乎臣也。至于蘊(yùn)咎夔之業(yè)。得輔相之道者。其灞陵公之謂乎。公參三才之粹氣。包五行之靈用。以太和為正性。以至仁為厚德。以神明為視聽。以禮樂為肢體。涯岸宏大。才智杰出。注百川而溟海不動。臨萬象而元機(jī)獨運。修眉廣顙。睟容玉色。如祥鸞彩鳳。徘徊瑞氣。得不謂人倫之上才歟。公之為政也。根柢于誠信??赂捎谛藤p。枝葉于禁忌。達(dá)時之通變。識人之好惡。聽覽而不察。寬裕而有制。故蒙澤者如膏雨。畏刑者如秋霜。萬情浩擾。懸我條貫。生生之分。各得其性。得不謂民之父母歟。公之為學(xué)也。冠冕六籍。衣裳偫史。履屨百氏。每讀書。取其實而不取其華。深研著述。號為通典。大抵自開辟旁行。至乎歷代。有兵食財賦職。官禮樂。交關(guān)于當(dāng)世者。莫不摘拾其英華。滲漉其膏澤。截?zé)┮匀ぜs。裁疏以就密。其有覽之者。如熱得澤。如饑得食。五車萬卷。盡為冗廢。得不謂立言垂范歟。守藩歲久。哀乞朝覲。上賜優(yōu)詔。聽答悃款。伏見車騎煜煜。星馳闕下。明天子辟閶闔。負(fù)黼扆。延國老于云臺之下。鋪陳皇王之道德。發(fā)明古今之教義。上以揚(yáng)君后之鴻化。下以言理國之大要。是知經(jīng)天地。戡禍亂。敦五教。端百揆。大君以此柄授公。知公不得而讓也。夫漢之麒麟。唐之凌煙。愛其德即圖其人。睹其人則景行其事。復(fù)銘景鐘。樹甘棠。此皆以遺芳馀烈。浹于人骨髓者也。異日廣陵之民。懷公之惠愛。嗅公之馨香。企公之軌躅。帷袂接武。沈吟茲地。嚴(yán)目而視。捧手而指。必知夫咨嗟慨詠之聲。發(fā)于肺肝矣。載山林野賤之士。猥辱眄睞。塵廁下界。恭睹盛德。敢無詞乎。不書爵氏。灞陵公之尊也。贊曰。
碩德昂昂,智圓德方。
武庫矛戟,禮容圭璋。
神氣端凝,風(fēng)儀高張。
晴天鶴立,秋水龍驤。
擁旄淮南,俗阜民康。
休聲四塞,入覲天王。
天王虛懷,待公廟堂。
始終進(jìn)退,赫然有光。
后人來斯,環(huán)繞長廊。
以此凈域,便為甘棠。
戊辰歲。尚書韋公授鉞之四年也。初尚書以隴殊勛。拜執(zhí)金吾。天子猶以為功重而報輕。俾作鎮(zhèn)于蜀。得自開幕府。延納賢雋焉。韋公虛中下體。愛敬士大夫。故四方文行忠信豪邁倜儻之士。奔走接武。麇至幕下。搢紳峨峨。為一時偉人。時符子客于成都。嘆其盛美。又咸得眾君子之歡。而嘗思欲贊頌之。事無由緣。殆似行佞。蘊(yùn)蓄浩思。殊郁郁不快也。適會有沙門義全者。善丹青。尤工寫真。諸公博雅好事。皆使圖畫之。山客由是得書曩意。因述寫真贊十三章。使士林才彥。不獨仰大府得賢之盛。抑亦欲屬詞比跡。各明其為人也。
河目犀額,材為國楨。
干局方大,質(zhì)文光明。
霞出海嶠,鸞翔玉京。
式瞻冠紱,褊吝不生。
襟靈灑散,揮斥塵細(xì)。
佩服五常,翱翔六藝。
儲和養(yǎng)正,含器經(jīng)世。
風(fēng)裁伊何,空山松桂。
風(fēng)儀朗邁,振拔氛囂。
玉氣凝潤,鶴情超遼。
文燭翰苑,德成士標(biāo)。
問望何有,羽儀中朝。
英明淳粹,凝作正氣。
沈益神明,默分涇渭。
世或蕩本,我則歸至。
高閱繪圖,憲章有寄。
體岸恢峻,神機(jī)宏廓。
河發(fā)昆崙,風(fēng)生廣莫。
道以義見,文由雅作。
彰善繩僣,讜言無怍。
中和曼溢,為祥圣代。
彩鳳翱翔,卿云霮?。
誠多被物,跡則用晦。
神宇森森,形諸粉繪。
疏通亮直,落落公材。
馴義立則,求仁不回。
松吟石潤,雪灑瑤臺。
高張粉繪,清風(fēng)四來。
王生嶷嶷,精粹在體。
雪山孤峙,瑤池見底。
靜必感神,動則有禮。
共事騫舉,出納云陛。
皎皎太初,器杰文雄。
靈蟠出水,秋鶚乘風(fēng)。
爐化宇宙,無所不攻。
他時圖畫,麟閣之中。
質(zhì)器渾素,實曰清儒。
三獻(xiàn)俎豆,八音笙竽。
擺落羈局,沈研道樞。
高播屹立,無得而踰。
和順中積,英華外發(fā)。
碧海靈珠,秋天朗月。
風(fēng)度可法,文章無轍。
何許鳳棲,峨峨雙闕。
云摩氣英,百戰(zhàn)知名。
蓮花劍利,骍角弓鳴。
臨敵有勇,奉身以誠。
志清淮海,材冠戎兵。
皎皎素壁,雄雄華精。
每游秦苑,翻疑柳營。
姿觀瑰奇,和門之雋。
龐首箕口,虎頭鷹瞬。
臨戎激勵,撫上下信。
虛實知兵,龍蛇識陣。
機(jī)謀宏遠(yuǎn),墻宇高峻。
何處功名,下邳古鎮(zhèn)。
有形必盡,至精不死。
默默順道,歸根復(fù)始。
靈龜或昏,鮮得造彼。
仙師獨覺,閉跡山水。
巖巖廬峰,上承太空。
紫云深處,石室在中。
靈以靜生,境因圓融。
形氣無眹,與天渾同。
道昭成毀,時則代謝。
人皆惡遷,我不拒化。
鶴飛塵外,壇寄松下。
唯馀天風(fēng),蕭瑟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