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選項
精確匹配
只顯示相關(guān)詩句
位置
任意
詩題
詩句
上下句
律中聯(lián)句
第1句
第2句
第3句
第4句
第5句
第6句
第7句
第8句
第
任意
1
2
3
4
5
6
7
字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任何朝代
先秦
秦
漢
魏晉
南北朝
隋
唐
宋
遼、金、元
明
清
近現(xiàn)代
當代
體裁
所有
絕句
律詩
排律
五絕
七絕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五言律絕
七言律絕
詩
詞
散曲
古風
五言古風
七言古風
樂府
古風、樂府
騷
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
偈、頌
聯(lián)
其他
韻部
所有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紙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薺
九蟹
十賄
十一軫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銑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馬
二十二養(yǎng)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寢
二十七感
二十八儉
二十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絳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霽
九泰
十卦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二十一個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徑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艷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zhì)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錫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
東冬
董腫送宋
江陽
講養(yǎng)絳漾
支微齊灰(半)
紙尾薺賄(半)寘未霽泰(半)隊(半)
魚虞
語麌御遇
佳(半)灰(半)
蟹賄(半)泰(半)卦(半)隊(半)
真文元(半)
軫吻阮(半)震問愿(半)
元(半)寒刪先
阮(半)旱潸銑愿(半)翰諫霰
蕭肴豪
筱巧皓嘯效號
哿個
佳(半)麻
馬卦(半)祃
庚青蒸
梗迥敬徑
有宥
寢沁
覃鹽咸
感儉豏勘艷陷
屋沃
覺藥
質(zhì)陌錫職緝
物月曷黠屑葉
合洽
詩文庫
唐
鮑溶
(共 196 首)
五律
6
七律
23
五絕
12
七絕
34
五排
2
古體
107
其他
2
樂府
9
琴操
1
作品不分行
共107,分6頁顯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頁
古風
古意
(一作怨詩)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采繁祀
羔雁
琴瑟
同車
女蘿寄青松
(一作松柏)
,綠
(一作絲)
蔓花綿綿。
三五定君婚,結(jié)發(fā)早移天。
肅肅
羔
(一作羊)
雁
禮,泠泠
琴瑟
篇。
恭承采蘩祀,敢效
同車
(一作居)
賢。
皎日不留景,良辰
(一作時)
如逝川。
愁
(一作秋)
心忽
(一作還)
移愛,花
(一作春)
貌無歸妍。
翠袖皓珠
(一作洗朱)
粉,碧階封綠
(一作綺)
錢。
新人易如玉,廢瑟難為弦。
寄謝
(一作羨)
蕣華木,榮君香閣
(一作閤)
前。
豈無搖落苦,貴與根蒂連。
希君舊光景,照妾薄暮年。
蕭史圖歌
唐 ·
鮑溶
霜綃數(shù)幅八月天,?龍引鳳堂堂然。
小載蕭仙穆公女,隨仙上歸玉京去。
仙路迢遙煙幾重,女衣清凈云三素。
胡髯
毿珊
云髻
(一作轡)
光,翠蕤皎潔瓊?cè)A涼。
露痕煙跡漬紅
(一作清江)
貌,疑別秦宮初斷腸。
此天
(一作去)
每在西北
(一作北斗)
上,紫霄洞客曉煙
(一作相)
望。
會仙歌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層城阿母
茅盈
輕輕濛濛,
龍言鳳語
何從容,耳有響兮目無蹤。
杳杳默默,花張錦織。
王母初自昆崙來。
茅盈
王方平在側(cè)。
青毛仙鳥銜錦符,謹上阿
(一本有母字)
環(huán)起居王母書。
始知仙事亦多故,一隔絳
(一作銀)
河千歲
(一作東海千年)
馀。
詳
(一作祥)
玉字,多喜氣,瑤臺明月來墮地。
冠劍低昂蹈舞頻,禮容盡若君臣事。
愿言小仙藝,姓名許飛瓊,洞陰玉磬敲天聲。
樂王母,一送玉杯長命酒。
碧花醉,靈揚揚,笑賜二子長生方。
二子未及伸拜謝,蒼蒼上兮皇皇下。
水殿采菱歌
唐 ·
鮑溶
宮鴉叫赤光,潮聲入宮宮影涼。
火華啼露卷橫塘,金堤四合宛柔揚
(一作垂楊)
。
美人荷裙芙蓉妝,柔
(一本此字缺)
荑縈霧棹龍航。
采蓮一聲歌態(tài)長,青絲結(jié)眼捕鴛鴦。
周先生畫洞庭歌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堯女瑟
江南客,水為鄉(xiāng),舟為宅,能以筆鋒知地脈。
閑分楚水入丹青,不下此堂臨洞庭。
水文不浪煙不動,木末棱棱山碧重。
帝子應(yīng)哀窈窕云,客人似得嬋娟夢。
六月火光衣上生,齋心寂聽潺湲聲。
林冰搖鏡水拂簟,盡日獨臥秋風清。
因游洞庭不出戶,疑君如有長生路。
玉壺先生在何處?
評注
(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霓裳羽衣歌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柏梁
鼎湖
天孫
玉煙生窗午
(一作下)
輕凝,晨華左耀鮮相凌。
人言
天孫
機上親手跡,有時怨別無所惜。
遂令武帝厭云韶,金針天絲綴飄飄。
五聲寫出心中見,拊石喧金
柏梁
殿。
此衣春日賜何人,秦女腰肢輕若燕。
香風間
(一作閑)
旋眾彩隨,聯(lián)聯(lián)珍珠貫長絲。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離離繞身白。
鸞鳳有聲不見身,出宮入徵隨伶人。
神仙如月只可望,瑤華池頭幾惆悵。
喬山一閉曲未終,
鼎湖
秋驚白頭浪。
寓興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窮途慟
仲尼窮
楚狂
念來若望神,追往如話夢。
夢神不
(一作本)
無跡,誰使煩心用。
魯圣
虛泣鱗,
楚狂
浪歌鳳。
那言阮家子,更作
窮途慟
。
游山
唐 ·
鮑溶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彌細。
時時天上客,遺路人間世。
煙花最深處,井臼得空刺。
天寒鶴巢林,石長泉脈閉。
神化萬靈集,心期一朝契。
不見金板書,誰知阮家裔。
終期太古人,問取松柏歲。
隋宮
唐 ·
鮑溶
御街多行客
(一作行客路)
,行客悲春風。
楚
(一作野)
老幾代人,種田煬帝宮。
零落池臺勢,高低禾黍中。
懷仙二首
其一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三度揚塵
十二樓
昆侖
麻姑
青鳥
獻圖開益地
昆崙九層臺,臺上宮城峻。
西母持地圖,東來獻虞舜。
虞宮禮成后,回駕仙風順。
十二樓
上人,笙歌沸天引。
裴回扶桑路,白日生離恨。
青鳥
更不來,
麻姑
斷書信。
乃知東海水,清淺誰能問。
懷遠人
唐 ·
鮑溶
遠道在天際,客行如浮云。
浮云不知歸,似我長望君。
秋至漢水高,南音何時聞?
瑤草難遠寄,西風氣氤氳。
常恐山岳游,不反鸞鳳群。
無厭坐遲人,風雨驚斯文。
懷尹真人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青鳥
萬里疊嶂翠,一心浮云閑。
羽人杏花發(fā),倚樹紅瓊顏。
流水杳冥外,女蘿陰蔭間。
卻思人間世,多恐不可還。
青鳥
飛難遠,春云晴不閑。
但恐五云車,山上復(fù)有山。
秋晚銅山道中宿隱者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傲羲皇
我鄉(xiāng)山川遙,秋晚空景促。
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鳥宿。
主人逃名子,鶴發(fā)臥空谷。
野言
得真風,山貌宜古服。
喜于無聲地,暫
傲羲皇
俗。
秋窗照疏螢,寒犬吠落木。
朝隱留此處,一點天邊宿。
今憶見此時,添悲覽止足。
遲遲清夜晝,幽路出深竹。
笑謝萬戶侯,余將恥干祿。
感懷
唐 ·
鮑溶
宿心不覺遠,事去勞追憶。
曠古川上懷,東流幾時息。
門前青山路,眼見歸不得。
曉夢云月光,過秋蘭蕙色。
評注
(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經(jīng)秦皇墓
唐 ·
鮑溶
左崗青虬盤,右坂白虎踞。
誰識此中陵,祖龍藏身處。
別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
珠華翔青鳥,
玉影
耀
白兔
。
山河一易姓,萬事隨人去。
白晝盜開陵,玄冬火焚樹。
哀哉
送死
厚,乃為棄身具。
死者不復(fù)知,回看
(一作首)
漢文墓。
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羨魚
擇木無利刃,
羨魚
無巧綸。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貧。
前者不厭耕,一日不離親。
今來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蠶桑能幾許,衣服常著新。
一飯吐尺絲,誰見此殷勤。
別君歸耕去,持火燒車輪。
留辭
(一作別)
杜員外式方
唐 ·
鮑溶
引用典故:
雞鳴夫
鳳來
淚作珠
向隅
東風吹旅懷,鄉(xiāng)夢無夜無。
慚見
(一作嘆)
君子堂,貧思上歸途。
海岳泛念深,
涓塵
復(fù)何須。
婆娑不在本
(一作材木)
,屈曲無弦弧。
惻惻奉離尊,承歡獨
向隅
。
時當
鳳來
日,孰用
雞鳴夫
(一本無此二句)
。
回首九仙門,皇家在玉壺。
慚非海人別,淚下不成珠。
長城
唐 ·
鮑溶
蒙公
(一作恬)
虜生人,北筑秦氏
(一作民)
冤。
禍興蕭墻內(nèi),萬里防禍根
(一作源)
。
城成六國亡,宮闕啟
(一作觀豈)
千門
(一作人,一作年)
。
生人半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
(一作天下人)
,骨肉尚無
(一作酬)
恩。
投沙擁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慘人魂,寒日易黃昏。
枯骨貫朽鐵
(一作朽木貫折矢)
,砂中如
(一作自)
有言。
萬古
(一作歲)
驪山下
(一作葬)
,徒悲
(一作誰知)
野火燔。
章華宮行
唐 ·
鮑溶
煙渚南鴻呼曉群,章華宮娥怨行云。
十二巫峰仰天祿,金車何處邀云宿。
小腰婑墮三千人,宮衣水碧顏青春。
豈無一人似神女,忍使黛蛾常不伸。
黛蛾不伸猶自可,春朝諸處門常鎖。
倚瑟行
唐 ·
鮑溶
金輿傳驚
(一作警)
灞浐水
(一作水涯)
,龍旗參天行殿巍。
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張釋之。
因高知處邯鄲道,壽陵已見生秋草。
萬世何人不此歸,一言出口堪生老。
高歌倚瑟流
(一作揚)
清悲,徐樂
(一作樂馀)
哀生知為誰。
臣驚
歡
(一作謠)
嘆
不可放
(一作望)
,愿賜一言釋名妄。
明珠為日紅
亭亭
,水銀為河玉為星。
泉宮一閉秦國喪,牧童弄火
(一作笛)
驪山上。
與世無情在速貧,棄尸于野由斯葬。
生死茫茫不可知,視
(一作是)
不一姓君莫悲。
始皇有訓(xùn)二世哲
(一作誓)
,君獨何人至于斯
(一本無上四句)
。
灞陵一代無發(fā)毀,儉風本是張廷尉。
共107,分6頁顯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