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辭賦
浯溪賦(1160年秋) 南宋 · 楊萬里
予自二妃祠之下,故人亭之旁,招招漁舟,薄游三湘。
風與水其俱順,未一瞬而百里。
欻兩峰之際天,儼離立而不倚。
其一怪怪奇奇,蕭然若仙客之鑒清漪也;
其一蹇蹇諤諤,毅然若忠臣之蹈鼎鑊也。
怪而問焉,乃浯溪也。
蓋??亭峙其南,峿臺巋其北。
上則危石對立而欲落,下則清潭無底而正黑。
飛鳥過之,不敢立跡。
予初勇于好奇,乃疾趨而登之。
寒藤而垂足,照衰容而下窺。
忽焉心動,毛發(fā)森豎。
乃跡故步,還至水滸。
剝苔讀碑,慷慨吊古。
倦而坐于釣磯之上,喟然嘆曰:惟彼中唐,國已膏肓。
匹馬北方,僅獲不亡。
觀其一過,不日而殺三庶,其人紀有不斁矣夫!
曲江為篋中之羽,雄狐為明堂之柱,其邦經(jīng)有不蠹矣夫!
水蝗稅民之畝,融豎椎民之髓,其天人之心有不去矣夫!
雖微祿兒,唐獨不霣厥緒哉!
觀馬嵬之威垂,渙七萃之欲離,殪尤物以說焉,僅平達于巴西,吁不危哉!
嗟乎,齊則失矣,而楚亦未為得也。
靈武之履九五,何其亟也。
宜忠臣之痛心,寄《春秋》之二三策也。
雖然,天下之事不易于處而不難于議也。
使夫謝奉冊于高邑,稟重巽于西帝,違人欲以圖功,犯眾怒而求濟,天下之士果肯欣然為明皇而致死哉?
蓋天厭不可以復祈,人潰不可以復支。
何哥舒之百萬,不如李、郭千百之師?
榷而論之,事可知矣。
且士大夫之捐軀以從吾君之子者,亦欲附龍鳳而攀日月,踐臺斗而盟帶礪也。
一復涖以?;?,則夫一呼萬旟者,又安知其不掉臂也耶?
古語有之,「投機之會,間不容穟」,當是之時,退則七廟之忽諸,進則百世之揚觶。
嗟肅宗處此,其實難為之,九思而未得其計也。
已而舟人告行,秋日已晏。
太息登舟,水駛于箭,回瞻兩峰,江蒼茫而不見。

歸歟賦(1164年1月7日) 南宋 · 楊萬里
繄端月之涉七兮,諏其日則曰人。
倦予游于道路兮,念求以憩予神。
豈不愛窗月之娟好兮,睡鄉(xiāng)檄予以卜鄰。
曾不及于解衣兮,遑暇脫予之巾?
恍栩栩以一適兮,忽乎還家而及門。
忘予身之為羈兮,驟喜覿予之親。
烱鶴發(fā)之予照兮,一哂以勞予勤。
環(huán)兒女之挽袖兮,犬雞亦為之載欣。
予親呼酒以予酌兮,奚未舉而既失?
驚客舍之已晨兮,窗不見月而見日。
風挾寒以薄人兮,巧尋罅以入室。
才予親之膝下兮,夢覺而千其里。
湛清盧之易溢兮,潸予面其如洗。
推予枕其不能寐兮,捐衾裯而又不能起。
嗟予生之艱勤兮,墨兵納我于學林。
慕黃口而輕予之明月兮,以耒耜而易搢紳。
既自山海之棄而粥于市兮,又何嘆池活而籠馴?
羌初心之豈其然兮,亦曰負米而為貧。
家焉釜吾親兮,公爾以芹吾君。
惟是行之猖狂兮,隨薦書以叫閽。
謁帝久而乃覲兮,豈不就于一列?
其如釜甑之空兮,履無當而衣有結。
樂調饑而濟渴兮,猶幸有曾冰之與積雪。
仰王都之造天兮,非都盧其奚躡?
反而顧予之躄足兮,欲自雜于汗血。
夢歸而不歸兮,不念吾親之指齧。
歸歟歸歟,豈南溪之無泉兮,南山之無蕨!

中秋月賦(1166年8月15日) 南宋 · 楊萬里
乾道丙戌中秋,因與友人王才臣野酌,言及師友,有懷紫巖先生,慨然賦之。
湛秋旻之不瑕兮,溯佳月其耿然。
騖玉車以只輪兮,掛孤鏡之明蠲。
何秋半而明倍兮,乃大異于他之夕?
豈望舒之革面兮,抑羿妃之增飾?
繄?zhí)斓貪嶟R之氣兮,肇允乎否而兌乎澈?
蓋風露無所容其清兮,播為秋而裒為月。
竟歲年以俟此月兮,一之遭而百違。
幽人得此豈不偉兮,乃未懌而既悲。
始予行之詰曲兮,志乎南而趾北。
不臨深乎孟之海兮,矧踐跡乎顏之域。
自德人之振我兮,初予導夫康莊。
子竭蹶以無愛兮,奈之何阻且長?
莝予馬以疾其驅兮,仆夫告予以餒而。
舉一世以好徑兮,予乃獨背而馳。
予蘭茹而菊餐兮,豈求飽之故也?
臞予躬以鷺立兮,彼腴者哂予誤也。
予既瞭而忽眩兮,欲陳詞于德人。
痛斯人之九京兮,滔滔者知其津。
清莫清兮秋之節(jié),明莫明兮秋之月。
所美之不可雙止兮,予豈不知其可悅!
里乎慨而感表兮,亦不自知其奚為而苑結。
嗟人生之處此兮,前萬斯古而后億年。
競權利之屑窣兮,奚甘帶之異旃?
逐逐焉金椎之控頤兮,累累焉蒼苔之蝕其骨。
何如予與子之迨暇兮,又邂逅此秋月。
悲秋豈其達人兮,愛月乃我輩事。
及金樞之未央兮,獨可有酒而無醉。

秋雨賦(1167年8月) 南宋 · 楊萬里
楊子心疲于詩而病臞,目疲于書而病眚,故其畏熱如喘牛之見月,其喜冷如渴井而得綆。
丁亥八月秋暑特甚,蓋歲行之十期,未有今歲秋陽之強梗。
楊子不堪其熱,仰而嘆曰:江南何物以餉饋,惟春寒秋暑之二味,古諺有謂也。
安得萬里之長風,吹層云滿太空,以蕩此秋陽之馀紅者耶?
疇昔之夜,袒肩露足,呼竹君以為床,命桃笙而同宿。
見一熒之青燈,猶憎其助秋暑而為酷。
夜半驚起,飛雨驟至,劃悲風之怒號,借一鼓之聲勢。
淅淅乎牖戶之欲灑急雪也,洶洶乎松竹之摧落枝葉也,磔磔乎茅屋之震響將壓也。
犬雞夜鳴,兒女咿嚶,縮頸入腹,皆作寒聲。
楊子亦震掉,瑟縮而不寧。
視絺绤其若讎,嘆衣褐之未營。
既不能寐,坐而太息曰:凍者愿烈日之不夕,暍者思秋氣之一滌。
不得則思,既得則悲。
悲與思其循環(huán),老忽至而不知。
俛仰千載,孰能逃造物之化機?
蓋有能逃之者矣,春不能燠,秋不能肅,天地不能老,今古不能局。
聞之前修,太上立德,次功次言,所立惟擇。
三者必不得已而去,惟功則系乎通塞;
至于德也者,照宇宙之珠玉也;
言也者,載仁義之舟轂也。
稟焉于穹,富以其躬,莫歉其豐,莫塞其通,不曰國功而曰圣功。
楊子則窮且老矣,抑知其有未嘗老,未嘗窮者耶?
彼造物者,自寒自暑,自風自雨,亦何關于汝?

月暈賦(1169年4月) 南宋 · 楊萬里
楊子與客暮立于南溪之上,玩崩云于秧疇,聽古樂于蛙水,快哉所欣,意若未已。
偶俗士之足音,予與客而亟避。
退而坐于露草之徑,衣上已見月矣。
寒空瑩其若澄,佳月澈其如冰。
一埃不騰,一氛不生。
楊子喜而告客曰:「吾聞東坡先生之夫人曰:『春月之可人,非如秋月之悽人也』。
吾亦曰:今之時則夏矣,月尚春也」。
言未既,微風颯然,輕陰拂然。
驚五色之晃蕩,恍白虹之貫天。
使人目亂而欲倒,如觀江波之漩而身亦與之回旋。
楊子懼而呼客曰:「月華方明,奚驟眩焉;
紺旻方潔,奚忽變焉」?
客曰:「適有薄云,莫知所來,非北非南,不東不西,起于極無之中,忽乎明月之依。
輪囷光怪,相薄相蕩而為此也。
殆紫皇為之地,而風伯為之媒歟」?
楊子釋然曰:「所謂月暈如蜺者,不在斯乎?
不在斯乎?
方詳觀而無厭,乃霍然而無見。
蓋月以有云而隱,復以無云而顯也。
云以一風而聚,還以一風而散也」。
楊子若有感焉,乃告客曰:「天下之物,孰非月之暈耶?
暈之生也,其可洗耶?
暈之消也,其可止耶?
而天下之士以晉、楚之富為無竭,以趙、孟之貴為有恃,其去則持之而不忍,其來則居之而不恥,其癡黠何如也」?
客未對,童子請曰:「人語既寂,子盍歸息」?
楊子與客一笑而作曰:「今夕何夕,見此奇特」。

木犀花賦(1169年9月) 南宋 · 楊萬里
秋氣已末,秋日已夕。
楊子觴客,客醉欲出,偶云物之凈盡,吐霽月之半璧。
楊子鼻觀,若有觸焉。
??丈街斡?,驚妙香之郁然,急謂客曰:「是必有異,吾與子盍小觀之」?
行而求之,無物可即也。
舍而不求,又不能自息也。
天風驟來,其香浩蕩。
楊子乃凝神而從之,忽欣然而獨往。
蓋吾履未出于柴門之里,吾身已超于廣寒之上矣。
水國湛湛,不足以為其空明而深靚也;
雪宮皚皚,不足以為其高寒而迥映也。
玉階之前,有團其陰,蔚乎琉璃之葉,摵乎瑟琴之音。
天葩芬敷,匪玉匪金,細不逾粟,香滿天地。
蓋向者之所聞,乃于茲其良是。
摩挲玉蟾蜍而問焉,亦不知其名,而字之曰桂。
吾甚愛之,欲求其裔,將刈其枝,以修月之玉斧,瀹其根于銀河之秋水,移之以歸,蓻我庭砌,羿妃頩然而不悅曰:「予將白之于帝」。
楊子聳然而悟,月尚未午,客亦未去,顧而見木犀之始花,宛其若天上之所睹。
笑而問客曰:「吾之茲游夢耶?
醉耶」?
惘然不知其處。

學林賦(1169年冬) 南宋 · 楊萬里
吾友胡英彥取班孟堅《序傳》之卒章,與黃豫章「求益窗下」之意,命其齋房曰「學林」。
誠齋野客楊萬里為賦之,其辭曰:
學林先生,宇宙一室,書冊永日。
江聲山影,排戶而愿交;
詩臞書癡,牢關而不出。
客有念其幽獨者,闖然詣之,仰瞻其玄霧之巾,則垢以銖兩計也;
俯視其烏皮之幾,則埃以分寸量也。
客意若不釋然者,而問先生曰:「子奚若是哉!
癡臞之為雙,埃垢之為鄉(xiāng)。
世與子忘乎,子與世忘耶」?
先生塊然若不聞者,徐顧客曰:「子可與談乎」?
俄掀眉而奮袖,粲玉齒之有光。
源以開辟,波以帝皇,幽以天緯,焯以人綱。
脞以虞初之破碎,粹以東家之文章,初松風而澗水,忽玉磬而金簧。
客驚而自笑曰:「吾鄉(xiāng)也病子,吾今也敬子。
子殆近于道者耶,不然何癡于今而黠于古歟?
何臞于貌而腴于文歟?
何埃其幾而不埃其心歟?
何垢其巾而不垢其德歟?
子殆近于道者也。
雖然,子之幽且遐者吾不能以問,子亦不能以告吾也,愿聞其膚而已。
檀柘有鄉(xiāng),不朋不植也;
玉石有琢,不友不益也。
今子也,十趾之下無百里之歷,兩耳之竇無單辭之獲,則子也既絕學乎諒直矣,不幾于不羽而翱書囿、不脛而趨圣域哉!
此吾之所以不惑而不得也」。
先生曰:「非竹實林,惟書為林。
今吾百圣之與居,群書之與曹,蓋終日揖遜其間之不暇,子猶病吾虛空之逃耶」?
客聞而悟,出而喜謂其人曰:「吾有聞矣,吾有聞矣」。
其人曰:「子烏聞此」?
客曰:「吾聞之學林之叟,學林之叟聞之小德之父,小德之父聞之叔皮之子」。

客有問于楊子曰:「蒙學射于羿,羿為盡技。
技在羿則羿安,技在蒙則羿危。
孟子不罪蒙而罪羿,子無疑歟」?
楊子曰:「子虛之子不可以問本系,言有托也;
周子之兄不可以談夢寐,言罔覺也。
子以為孟子之言無為而作也耶」?
客曰:「擇而后友,其友端矣。
友而后擇,其盟寒矣。
且蒙之為人也,薄乎云爾,羿何與之盡驩?
射之傳與否,不足道也,羿獨不于交而難之乎」?
楊子曰:「客知其一,未知其二也。
昔者孔壬詐堯晝寢,誑孔象以愛兄之道來,雖舜亦為之動。
蓋天之生物,有萬其品,彼淑慝之不齊,造物不能為之禁。
閟梟心于鸞喙,予施旨甘而報予以鴆,雖圣哲兮奈何?
羿何為兮已甚?
其或免而或遭,惟系幸與不幸。
且夫孟子之于樂克,誅其舍館之未定。
今使皋陶而為理,與蘇公而同聽,一則訴殺師之冤,一則責見師之敬。
羌皋蘇兮于斯,將二罪兮孰訂?
嗟乎!
人之生世,孰無朋儔,言合則金舂而玉應,意適則云凝而風休,蓋亦天與之樂、道與之謀也。
若夫嚚之與居,駔之與徒,思一射之愈己,則反目而相圖。
如羿者,政可哀耳。
莊周曰:『求其至此而不得者,命也夫』。
其羿之謂乎」?
客笑曰:「子言則美矣,吾則異于子矣。
繼自今息交以絕游,雞肋不足以煩一矢。
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

糟蟹賦(1184年11月) 南宋 · 楊萬里
江西趙漕子直餉糟蟹,風味勝絕,作此賦以謝之。
楊子疇昔之夜,夢有異物入我茅屋。
其背規(guī)而黝,其臍小而白。
以為龜又無尾,以為蚌又有足。
八趾而只形,端立而旁行。
唾雜下而成珠,臂雙怒而成兵。
寤而驚焉,曰:「是何祥也」?
召巫咸卦之,遇《坤》之解,曰:「黃中通理,彼其韞者歟?
雷雨作解,彼其名者歟?
蓋海若之黔首、馮夷之黃丁者歟?
今日之獲,不羽不鱗,奏刀而玉明,披腹而金生。
使營糟丘,義不獨醒,是能納夫子于醉鄉(xiāng),脫夫子于愁城。
夫子能親釋其堂阜之縛,俎豆于儀狄之朋乎」?
言未既,有自豫章來者,部署其徒,趨蹌而至矣。
謁入視之,郭其姓,索其字也。
楊子迎勞之曰:「汝二浙之裔耶,抑九江之系耶?
松江震澤之珍異,海門西湖之風味,汝故無恙耶?
小之為彭越之族,大之為子牟之類,尚與汝相忘于江湖之上耶」?
于是延以上客,酌以大白,曰:「微吾天上之故人,誰遣汝慰吾之孤寂」?
客復酌我,我復酌客,忽乎天高地下之不知,又焉知二豪之在側?

陳晞顏作堂洮湖之上,榜以「壓波」,命其友誠齋野客廬陵楊某賦之。
其辭曰:
敦復先生宅于洮湖,日與湖而居,猶以湖為疏,乃堂其涯,去湖丈馀。
蓋城虎牢以逼鄭,晉退三舍而子玉不止者歟?
一夕波歇,鏡底生月,忽失洮湖之所在,但見萬頃之平雪。
先生欣然曰:「吾又將載吾堂于扁舟,對越江妃之貝闕。
我茇我裳,我葛我巾,筆床茶灶,瓦盆藤尊。
左簡齋之詩,右退之之文」。
舟人之棹一縱,而先生飄然若秋空之孤云矣。
先生方獨酌濁酒,悲吟苦語,攬須根之霜,搜象外之句,管城子、楮先生環(huán)而攻之,麾之未去也。
有風颯如,有瀾燁如。
舟人曰:「浪將作矣,夫子其歸乎」?
先生未及答,而小波屋如,大波山如;
龜魚陸梁,蛟龍睢盱;
馮夷擊鼓而會戰(zhàn),川后鞭車而疾驅;
眇一葦之浮沒,眩秋豪之有無。
舟人大恐,相顧無色。
先生投袂而起,仰天而嘆曰:「吾與洮湖定交久矣,而未嘗識此奇觀也。
子產曰他日吾見蔑之面而已,今見其心,請改事湖,庶幾歲晚之斷金」。

楊子朝食既徹,步而圃嬉,遙見一二稚子集乎遠華之堂,環(huán)焉其若圍,俯焉其若窺,躡焉其若追也。
楊子趨而往視之,蓋促織之始生而尚微,墮地而未能飛者也。
嘉遁而不市,故高步而不卑;
辟谷而不飪,故癯貌而不肥。
既蚱蜢其修髯,亦翡翠其薄衣。
彼其臂短而脛甚長,是故將進而趑趄,翹立而孤危也。
楊子笑謂稚子曰:「汝豈識之乎!
是固夫霜凄露感而恤緯征人之裳者歟?
身勤心苦而提耳女功之荒者歟?
晝闃宵?,自基而徂堂者歟?
多言強聒,身隱而聲彰者歟?
若悲若怨,若憤若嘆,而吟嘯秋夕之清長者歟?
奚失據(jù)于幽茂,而阽身于躪藉,若是其幼且孱也」。
乃命稚子藉以羽扇,遷之叢間,見密葉其躍如,曝冬日其欣然。
稚子反命曰:「是蟲也,若子產之魚,圉圉焉,洋洋焉矣」。
楊子使稚子反視之,至則行矣。

天臺林君景思之廬,字以「雪巢」,尤延之為作記,廬陵楊某復為賦之。
其辭曰:
赤城兮霞外,天臺兮云表。
有美兮先生,相宅兮木杪。
厭人寰兮喧卑,薄市門兮囂湫。
岳谷奧渫,蝸廬褊小。
陟彼懸崖,天紳之涯。
奇峰日拂,枯松霄排。
飛上萬仞之顛,旁無一寸之階。
我營我巢,維條伊枚。
命黃鵠而銜枝,驅玄鶴而曳柴。
斧辛夷以為柱,刈山桂以為棟。
蘭橑椒其有芬,荷蓋岌其不動。
將旁招樵夫、朋盍溪友以落之,且有友其善頌矣。
夜半風作,頓撼林薄,天駭?shù)劂?,山跳海躍。
已而寂然,四無人聲,黯天黑而月落,忽八窗之夜明,恍身墮于冰谷,羌刮骨其寒生。
窮猿曹嗥,饑鳥獨鳴。
先生夙興而視之,但見千里一縞,群山失碧。
翔玉妃以萬舞,飄天葩之六出。
皓皓的的,繽繽籍籍。
蓋朔雪十丈,乾沒吾巢而無人跡矣。
先生舉酒酬曰,巢成雪至,雪與巢會。
式瑤我室,式珠我廨。
空無一埃,點我勝概。
繼自今匪仙客其勿迎,匪詩人其勿對。
乃搗冰漿與雪汁,飲兔須于墨澮,大書其楣曰「雪巢」,標俗子出諸大門之外。

吾友清虛子家有竹軒,命曰「此君」,誠齋楊某為賦之。
客有問于清虛子曰:「昔者子猷愛竹,字之曰『君』,謂此君一日之不可無,古之知竹者未有若子猷之勤者歟」?
清虛子曰:「子猷可謂愛竹矣,知竹則未也。
古之知竹者,其惟吾夫子乎?
蓋嘗聞之,夫子適衛(wèi),公孫青仆。
子在淇園,有風動竹,聞蕭瑟檀欒之聲,欣然忘味,三月不肉。
顧謂青曰:『人不肉則瘠,不竹則俗,汝知之乎』?
其詩曰『瞻彼淇奧,綠竹如簀』,『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吾乃今知竹之所以清,武公之所以盛也。
蓋君子于竹比德焉。
汝視其節(jié)凜然而孤也,所謂『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者歟?
汝視其貌頎然而臞也,所謂『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者歟?
汝視其中洞然而虛也,所謂『回也其庶乎屢空』,『有若無』者歟?
故古之知竹者,其惟夫子乎?
子猷非知竹者也」。
客曰:「甚哉,清虛子之言似夫子也!
敢賀此君,從陳蔡者皆不及門,君何修何飾,乃得與四子而同席?
愿堅晚節(jié)于歲寒,以無忘夫子之德」。

梅花賦(1193年11月) 南宋 · 楊萬里
紹熙四祀,維仲之冬,朝煖焉兮似春,夕凄其兮以風。
楊子平生喜寒而畏熱,亦復重裘而厚幪。
呼濁醪而拍浮,嗔麟定之未紅。
已而月漏微明,雪飛滿空。
楊子欣然而嘆曰:「舉世皆濁,滕六獨清。
舉世皆暗,望舒獨明。
滕也挾其清而不洿,終歲遁乎太陰之庭。
舒也倚其明而不垢,當晝閟于廣寒之扃。
蓋工于相避而疑于不相平也。
今夕何夕,惠然偕來。
皎連璧之迥映,蹇欲逝兮裴回。
吾獨附冷火而撥死灰,顧不詒二子之咍乎」?
爰策枯藤,爰躡破屐,登萬花川谷之頂,飄然若絕弱水而詣蓬萊,適群仙,拉月姊,約玉妃,宴酣乎中天之臺。
楊子揖姊與妃而指群仙以問焉,曰:「彼縞裙而侍、練帨而立者為誰」?
曰:「玉皇之長姬也」。
「彼翩若驚鴻、矯若游龍者為誰」?
曰:「女仙之飛瓊也」。
「彼膚如凝脂、體如束素者為誰」?
曰:「泣珠之鮫人也」。
「彼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者為誰」?
曰:「藐姑射之山之神人也」。
其馀萬妃,皓皓的的,光奪人目,香襲人魄,問不可遍,同馨一色。
忽一妃起舞而歌曰:「家大庾兮荒涼,系子真兮南昌。
逢驛使兮寄遠,耿不歸兮故鄉(xiāng)」。
歌罷,因忽不見。
旦而視之,乃吾新植之小梅,逢雪月而夜開。

辛巳之秋,牙斯寇邊。
既飲馬于大江,欲斷流而投鞭。
自江以北號百萬以震擾,自江以南無一人而寂然。
牙斯抵掌而笑曰:「吾固知南風之不競,今其幕有烏而信焉」?
指天而言:「吾其利涉大川乎」?
方將杖三尺以麾犬羊,下一行以令腥膻,掠木綿估客之艓,登長年三老之船。
并進半濟,其氣已無江壖矣。
南望牛渚之磯,屹峙七寶之山,一幟特立于彼山顛,牙斯大喜曰:「此降幡也」。
賊眾呼萬歲而賀曰:「我得天乎」?
言未既,蒙沖兩艘,夾山之東西,突出于中流矣。
其始也,自行自流,乍縱乍收,下載大屋,上橫城樓,縞于雪山,輕于云毬,翕忽往來,頃刻萬周。
有雙壘之舞波,無一人之操舟。
賊眾指而笑曰:「此南人之喜幻,不木不竹,其誑我以楮先生之儔乎?
不然,神為之楫,鬼與之游乎」?
笑未既,海?萬艘,相繼突出而爭雄矣。
其迅如風,其飛如龍。
俄有流星,如萬石鐘,霣自蒼穹,墜于波中,復躍而起,直上半空。
震為迅雷之隱谹,散為重霧之冥濛。
人物咫尺而不相辨,賊眾大駭而莫知其所從。
于是海?交馳,攪西蹂東,江水皆沸,天色改容。
沖飆為之揚沙,秋月為之退紅。
賊之舟楫皆躪藉于海?之腹底,吾之戈鋋矢石亂發(fā)如雨而橫縱。
馬不必射,人不必攻,隱顯出沒,爭入于陽侯之珠宮。
牙斯匹馬而宵遁,未幾自斃于瓜步之棘叢。
予嘗行部而過其地,聞之漁叟與樵童。
欲求牙斯敗衄之處,杳不見其遺蹤,但見倚天之絕壁,下臨月外之千峰。
草露為霜,荻花脫茸,紛棹謳之悲壯,雜之以新鬼舊鬼之哀恫。
因觀蒙沖海?于山趾之河汭,再拜勞苦其戰(zhàn)功。
惜其未封以下瀨之壯侯,冊以伏波之武公。
抑聞之曰:「在德不在險,善始必善終」。
吾國其勿恃此險,而以仁政為甲兵,以人材為河山,以民心為垣墉也乎!
右采石戰(zhàn)艦,曰「蒙沖」,大而雄;
曰「海?」,小而駛。
其上為城堞、屋壁,皆堊之。
紹興辛巳,逆亮至江北,掠民船,指麾其眾欲濟。
我舟伏于七寶山后,令曰:「旗舉則出江」。
先使一騎偃旗于山之頂,伺其半濟,忽山上卓立一旗,舟師自山下河中兩旁突出大江,人在舟中踏車以行船,但見船行如飛,而不見有人,虜以為紙船也。
舟中忽發(fā)一霹靂炮,蓋以紙為之,而實之以石灰硫黃。
炮自空而下落水中,硫黃得水而火作,自水跳出,其聲如雷,紙裂而石灰散為煙霧,瞇其人馬之目,人物不相見。
吾舟馳之壓賊舟,人馬皆溺,遂大敗之云。

后蟹賦(1195年11月) 南宋 · 楊萬里
昔趙子直漕江西,餉予糟蟹,因為賦之。
江西蔡帥定夫復餉生蟹,風味十倍曹丕,再為賦之。
司徒道明來自洛師,至止江湄,逢一湖海之仙,貌肖乎晉之解楊而其怒有赫,骨像乎漢之彭越而其圜中規(guī)。
獨愛其二執(zhí)戈者,前矣視其趾,二四而有踦,意以為吳中介士郭先生也,不知其姓則彭,其字則蜞也。
亟攜其手而上曰:「吾自渡江以來,取友不少矣。
如孔之金,如玉之瓊,吾皆得而友朋;
如魏之玉,如庾之谷,吾皆得而款曲。
夫子安在?
何相見之暮而不夙也」?
于是齒牙嗜焉,胸懷寄焉,與之一飲一食而同醉焉。
夜半客起,若有所刺者。
司徒腹心岑岑,若有所祟者。
詰朝下逐客之令,屏之陽侯之遐裔焉。
他日以天子之命作牧于豫章,幕府初開,延見俊良,望見一客,又似乎彭越與解楊,命典謁曰:是嘗祟我而幾我傷者矣。
予不汝殺,世無黃祖,其生致之。
于是溯江而上之楊子。
楊子方晚飲,聞其至,揖而進之曰:「吾有二友,惟彼曲生,與爾郭索,老夫與之同死生,不減顏氏子之樂。
彼也日從予游,爾也久予云邈,何相忘江湖,莫我肯顧也?
何使我清風明月,必思元度也?
爾之德吾能言之。
洗手奉職,德之上也;
就湯割烹,德之次也;
餔靈均之糟,臥吏部之甕,德斯為下矣」。
客于是涕唾流沫,圜視而顰謝曰:「士固有以贗亂真,以遠間親。
圣而受圍,肖乎形也;
孝而投杼,同乎名也。
仆之主公昔以彭為郭,今以郭為彭。
不遇蔡司徒,幸遇揚子云。
愿借先生《蒼頡》之篇與《太玄》后引之文,詳注《爾雅》彭郭之異族,庶解嘲于司徒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