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20—1805 【介紹】: 清山東諸城人,字崇如,號石庵。劉統(tǒng)勛子。乾隆十六年進士。歷官陜西按察使、湖南巡撫、內(nèi)閣學(xué)士,三遷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xué)士,加太子太保。書法專用重墨,自成一家,名滿天下。卒謚文清。有《石庵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八十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諸城人。乾隆辛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體仁閣大學(xué)士,加太子太保。謚文清。有《劉文清公集》。
詞學(xué)圖錄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卒贈太子太保,謚文清,入祀賢良祠。諸城縣逄戈莊(今屬山東高密)人。大學(xué)士劉統(tǒng)勛之子。乾隆十六年進士,曾任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xué)士。工書善文,名盛一時。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為清代四大書家,帖學(xué)之集大成者,尤善小楷。博通經(jīng)史,精研考辨。有《石庵詩集》等。
維基
劉墉(1719年—1805年1月25日),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注溝鎮(zhèn)逄戈莊村(今屬高密)人,祖籍江南省碭山(明弘治間始祖福公自南直隸碭山縣遷山東諸城縣)。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政治人物,書法家。劉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nèi)閣學(xué)士、體仁閣大學(xué)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于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帖學(xué)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嘉慶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謚文清。
五言律詩
君山眺覽 清 · 劉墉
五言律詩
茲邑既臨海,此山仍瞰江。
云帆來處一,沙鳥去時雙。
老衲依林麓,群漁聚石矼。
昔賢詩總好,應(yīng)為覓僧窗。

七言律詩
讀吳梅村集 清 · 劉墉
七言律詩
六朝金粉擅風(fēng)流,射策東堂片玉收。
事去不無江總恨,宦成薄有杜陵愁。
凄涼法曲秦淮夜,慷慨悲歌易水秋。
寶玦飄零紅袖泣,幾多哀艷為君留。

武昌懷古 清 · 劉墉
七言律詩
大別山前江水橫,煙波江上古今情。
王敦不忌溫忠武,劉表翻嫌禰正平。
城郭人歸云未散,汀洲春綠草還生。
秋風(fēng)吹夢瀟湘浦,回首南樓月正明。

登臨不見風(fēng)流尹,只有斜陽趁暮潮。
江到海門連海闊,鐘傳云際帶云飄。
都官有句偏多骨,粉署何人更折腰。
后進不妨還繼美,宛陵篇什古今饒。

和元人君山詩 清 · 劉墉
七言律詩
覆釜蒼然認古壕,傍城作勢距溟濤。
丹成有客思乘鶴,槎泛何年問戴鰲。
往事春申珠履散,遺蹤季子蘚碑高。
荒唐志乘知難據(jù),眺詠聊資賦興豪。

何期握手在榆鄉(xiāng),高閣開樽軟語長。
錫壽自天瞻翰墨,慶豐隨地列壺觴。
南游依舊文成海,比覲應(yīng)陳稼筑場。
各罄藎懷欽偉抱,心殷才劣亦傾陽。

古風(fēng)
紅冰一片凝雙魂,江婓夜吊秋煙痕。
修頑雪挼弱無骨,對泣余膏咽孤月。
嬌憐負轉(zhuǎn)如流彈,覓影不見空折盤。
蚌珠拾得無處著,歌怨莫邪聲更寒。
江中碧化古時魅,裁佩偏宜素腰膩。
唾壺已碎失胭脂,濃入?yún)遣úㄒ嘧怼?div class="4jrltze" id='poem_sentence_5_309911_comment'>
故宮云老東西迷,十二欄干鎖玉肌。
吳蠶作繭不裹肉,飛出雙蛾向江哭。
烏啼紗綠機聲絕,余織青紅兩雌蜺。
青鋒祇欲飫蝤蠐,臂上守宮蔫未滅。

堂中了了見文殊,道人心似秋潭虛。
不求五欲以自恣,以法為樂喜有余。
青山白云遠縈帶,碧梧翠竹交扶疏。
乞食一缽萬事了,洗缽宴坐忘朝晡。
門外紅塵坌十丈,塵中有客常崎嶇。
清談名理侔衛(wèi)樂,高論康濟追唐虞。
偶來憩息意良愜,尚有客氣論賢愚。
教乘滋茂信有力,廊廟何必殊江湖。

聯(lián)
贈趙翼聯(lián) 清 · 劉墉
對聯(lián)
務(wù)觀萬篇,半皆歸里作;
啟期三樂,同是達生言。

對聯(lián) 清 · 劉墉
對聯(lián)
鏡里有梅新晉馬;釜中無藥舊唐雞。

錢武肅王祠聯(lián) 清 · 劉墉
對聯(lián)
啟匣尚存歸國詔;解韜時拂射潮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