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詩
立身行道,始于事親。
上下無怨,不惡于人。
孝無終始,不離其身。
三者備矣,以臨其民。(一章)
以孝事君,不離令名。
進(jìn)思盡忠,義則不爭。
匡救其惡,災(zāi)害不生。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⑴。(二章)
⑴ ○《類聚》五十五?!冻鯇W(xué)記》二十一?!对娂o(jì)》二十二。
爰暨于褚,惟晉之禎。
肇振鳳翼,羽儀上京。
聿作喉舌,納言紫庭。
光贊帝道,敷皇之明。
方任之重,實(shí)在江揚(yáng)。
乃授旄鉞,宣曜威靈。
悠悠遐邁,東夏于征⑴。
⑴ ○《類聚》三十一。廣《文選》十?!对娂o(jì)》二十二。
弘道興化,實(shí)在良守。
悠悠建平,皇澤未流。
朝選于眾,乃子之授。
南荊注望,心乎克副⑴。
⑴ ○《類聚》三十一?!对娂o(jì)》二十二。又韻補(bǔ)四作傅玄。引守、流、授三韻。
百官之箴,以箴王闕。余承先君之蹤,竊位憲臺(tái),懼有忝累垂翼之責(zé),且造斯箴,以自勖勵(lì)。不云自箴,而云御史中丞箴者,凡為御史中丞,欲通以箴之也。詞曰:
煌煌天文,眾星是環(huán)。
爰立執(zhí)法,其暉有煥。
執(zhí)憲之綱,秉國之憲。
鷹揚(yáng)虎視,肅清違慢。
謇謇匪躬,是曰王臣。
既直其道,奚顧其身。
身之不顧,孰其弗震?
邦國若否,山甫是明;
焉用彼相,莫扶其傾?
淮南構(gòu)逆,實(shí)憚汲生。
赫赫有國,可無跺貞,憂責(zé)有在,繩必以直。
良農(nóng)耘穢,勿使能植。
無禮是逐,安惜翅翼?
嗟爾庶寮,各敬乃職!
無為罰先,無怙厥力!
怨及朋友,無慚于色。
得罪天子,內(nèi)省有恧。
是用作箴,惟以自敕⑴。
⑴ 《初學(xué)記》十二,《御覽》二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