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全臺詩
羅秀惠(1865~1943),字蔚村,號蕉麓,別署花花世界生。臺南人,師事舉人蔡國琳,光緒年間取中舉人。乙未之際,曾與舉人汪春源等人上書諫阻割臺,后避居北京。未幾,返臺定居安平,曾任《臺澎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編輯。明治三十二年(1899)臺南師范學(xué)校成立后,應(yīng)聘為教務(wù)囑托,教授漢文、習(xí)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辭職。曾向日總督提出「治臺十策」,并授與紳章;后以迷戀名妓王香禪之故,遭收回。為臺南「南社」、「酉山吟社」社員,后亦參加臺北「瀛社」,擅行草書,亦能左書。大正四年(1915),與王香禪離異,入贅「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揮霍,因家產(chǎn)散盡,遂以賣字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月,由于基隆顏國年之捐助,創(chuàng)《臺北黎華新報》社,任發(fā)行人,除刊載梨園藝文外,兼及小說、詩文、隨筆。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開「蕉麓千書會」任人求書,墨跡流傳甚廣。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書道會」名義舉辦全島書畫展于臺北永樂町,民國六十五年(1976)被臺南市政府譽為「清代臺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參考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 〗羅秀惠詩不主一格,唯多艷體之作。今羅氏作品乃據(jù)《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詩薈》、《臺灣詩醇》、《臺灣詩鈔》、《臺灣詩錄》、《三六九小報》、《孔教報》、《風(fēng)月報》等輯錄編校。(江寶釵撰)
共27,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五言律詩
壽菽莊先生(作者注:「集詞名?!梗?/span>(發(fā)表于1924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五言律詩
瑤臺聚八仙,五福降中天。
樂世莊椿歲,個儂人月圓。
玉京謠大酺,金盞倒垂蓮。
月底修簫譜,陽春憶少年。

七言律詩
次韻酬文訪(發(fā)表于1924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貰酒錢賒掛杖頭,蓬門羅雀網(wǎng)重愁。
春忙未必因花累,天墜何嘗抱杞憂。
恨海幾時能爛石,狂流底處可維舟。
捫心自視都灰冷,默坐枯禪借佛酬。

疊前韻兼呈季丞小眉(發(fā)表于1924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斐亭鐘歇海東頭,踵事猶堪寫旅愁。
罄竹書成胸溢恨,樹萱誰信背忘憂
八叉漫擊狂吟缽,一劍安求尚刻舟。
平視繁華傷老眼,竹林清唱阮賢酬。
⑴ 編者按:「憂」,《臺灣詩薈》誤作「愛」,今改。

蘇君菱槎將歸里席上草呈(發(fā)表于1924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東寧新詠斐成章(作者注:「近作《東寧百詠》?!梗?/span>,百疊裁云熨織襄。
長吉嘔肝囊盡錦,文通夢筆彩生芒。
讖雞絕海偉人古,歌鳳接輿遁世狂。
今日酌君杯酒樂,魯戈無計駐斜陽。

屯山大八景(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臺灣之寫景詩〉均題作〈大屯山八詠〉;《臺灣日日新報》題作〈大屯山大八景〉)。(仰天池)
山上有池池上天,天風(fēng)吹下雨綿綿。
一泓秋水遠如畫,半畝青苔未散錢。
月窟清寒源不涸,星河朗澈景無邊。
登高也作南溟想,詩思滔滔如涌泉。
⑴ 編者按:「遠如」,《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如臨」。
⑵ 編者按:「青苔」,《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新荷」。
⑶ 編者按:「滔滔如涌」,《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汪洋萬斛」。

屯山大八景(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臺灣之寫景詩〉均題作〈大屯山八詠〉;《臺灣日日新報》題作〈大屯山大八景〉)。(小桃林)
牧草繁蕪深又深,池東亦有小桃林。
村莊兒女多臺笠,吪寢牛羊滿地陰。
今日歸田為老圃,昔年洗甲挽天心。
此中何處無人世,獨立高原扣角吟。
⑴ 編者按:「多臺笠」,《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三間屋」。
⑵ 編者按:「中」,《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間」。

屯山大八景(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臺灣之寫景詩〉均題作〈大屯山八詠〉;《臺灣日日新報》題作〈大屯山大八景〉)。(觀濤巖)
擎天巖石挾飛鳴,海外風(fēng)濤郁不平。
目極波瀾殊壯闊,山如龍虎勢縱橫。
環(huán)參羅漢駢肩立,靜對觀音一笑傾。
萬水千峰皆作態(tài),朝東拱北不知名。

屯山大八景(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臺灣之寫景詩〉均題作〈大屯山八詠〉;《臺灣日日新報》題作〈大屯山大八景〉)。(冷水谾)
桃林別處石爭奇,破壁飛泉月半規(guī)。
百尺崢嶸橫斷岸,一坳蕩漾滾深池。
未能濯魄聊清慮,肯降雄心沃濁卮。
留待高人來枕漱,不妨掬水且題詩。
⑴ 編者按:「肯降雄心沃濁卮」,《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挹彼流珠可潤滋」。
⑵ 編者按:「待」,《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與」。
⑶ 編者按:「題」,《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哦」。

屯山大八景(飲冰壑)(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雙鬟巒秀雪峰陰,萬壑泉聲似鼓琴。
古樹斷煙紅百澗,飛湍走壁白千尋。
脾寒氣砭人骨,漱齒涼風(fēng)出石林。
一操履霜天地凍,果然流水遇知音。
⑴ 編者按:「巒」,《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齊」。
⑵ 編者按:「沁」,《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清」。

屯山大八景(鳴湫墩)(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墩東何處韻清幽,捲出飛龍百丈湫。
山籟直教泉作響,天風(fēng)時共石爭尤。
噌吰相應(yīng)聲如樂,蟠屈中流勢似虬。
一曲霓裳翻水調(diào),更疑身入廣寒游。

屯山大八景(大觀閣)(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獨上譜茶坡上游,大觀高閣坐科頭。
濤聲萬里長江至,嶺霧千重八里收。
百杵梵鐘山隱寺,夾輪風(fēng)月笛吹樓。
濁塵不到摩天指,電火星星臺北州。
⑴ 編者按:「上譜」,《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立耘」。
⑵ 編者按:「科」,《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山」。
⑶ 編者按:「重」,《臺灣時報》、《臺灣詩薈》均誤作「里」,據(jù)《臺灣日日新報》、《臺灣詩鈔》、《臺灣詩錄》改。
⑷ 編者按:后四句《臺灣詩薈》、《臺灣詩鈔》均作「六街風(fēng)月開都市,百杵梵鐘出寺樓。五指摩天青不斷,電光明滅入雙眸」。

屯山大八景(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臺灣之寫景詩〉均題作〈大屯山八詠〉;《臺灣日日新報》題作〈大屯山大八景〉)。(晴雪峰)
寒空秀出玉亭亭,坐鎮(zhèn)危峰向北溟。
拔海三千高上上,奔濤百萬捲冥冥。
飛花沃雪分先后,映日烘云判尹邢。
大小晴巖推第一,白頭相對笑山靈。
⑴ 編者按:「上」,《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直」。
⑵ 編者按:「冥」,《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蒼」。

次韻送林小眉之鷺門(發(fā)表于1924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乾坤放眼更誰憐,云水情移海上連。
埋首債臺千壘塊,等身價值五銖錢。
驪歌三疊春遲餞,畫鹢分飛纜莫牽。
安借天風(fēng)聽雅奏,浪浪鎮(zhèn)日抵長年(作者注:「予滯南而君行?!梗?/span>。

星眸(發(fā)表于1934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睥睨繁華已自傷,可曾醉眼注歡場。
微波通線誰平視,阿堵傳神半抑揚。
銀海蚌含珠界粉,晶簾鴻送月流黃。
撩人最是如何夜,真?zhèn)€銷魂欲斷腸。

簾影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隱約堆云漏角尖,重檐痕訝宿花添。
分明銀蒜凌波漾,低抹金蓮貼地纖。
捲動香風(fēng)驚醉蝶,護將青瑣認移蟾。
畫屏紅燭人何處,背押薰籠隔幌拈。

無題三十首步悔癡韻(發(fā)表于190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奉}作〈無題〉。
悶無聊賴剔銀釭,明月緣慳隔一窗。
象外逍遙空是色,花間形影獨成雙。
秋風(fēng)作客偏輸燕,枕夢驚魂醒吠尨。
寂寞離愁何自遣,葡萄美酒木蘭艭。
⑴ 編者按:「緣」,《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誤作「綠」,據(jù)《臺灣日日新報》、《臺灣詩?!犯摹?/div>

無題三十首步悔癡韻(發(fā)表于190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奉}作〈無題〉。
別后酸辛脈脈含,天涯何地息征驂。
羈些意馬群空北,深樣情波浦憶南。
節(jié)候已隨涼氣改,醉心不為薄醪酣。
無情最是中秋月,偏照離人對影慚。

秋水(發(fā)表于193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西風(fēng)吹夢逗黃村,采采伊人醉客魂。
簾幕波回迷落雁,荷池秋冷怯眠鴛。
澄神洛水空無色,清影瀟湘月有痕。
愿托微詞通海誓,婆娑靜話雨初昏。

艷體 其一 (發(fā)表于1935年) 清末至民國 · 羅秀惠
七言律詩
櫻口脂香吮舌尖,陽臺云雨夢魂添。
通犀軟語心頭爽,貼麝芳劑鬢角纖。
媚眼迷離霜搗兔,畫眉深淺月移蟾。
昵人喉韻鶯聲細,黃絹題詞信手拈。

其二 (發(fā)表于1935年)
七言律詩
露穎秋波鏃劍尖,天然骨格化工添。
酥胸滑膩雞頭剝,鬒發(fā)流香燕尾纖。
款曲加餐時剖鯉,溫柔戒旦警明蟾。
香奩艷體教摹仿,半臂消寒斗韻拈。


共27,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