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文百科
林資修(1880—1939),臺灣日據(jù)時期的詩人。字幼春,號南強,晚號老秋,臺中霧峰人。原籍福建平和,先世于乾隆十九年(1754)遷臺。為林獻堂從侄。幼時受業(yè)于梁成楠,從學三年,于新學涉獵頗多。喜讀小說。年十六,臺灣淪陷,隨叔父林朝崧避居泉州,未幾返臺。以六首七律歌詠臺灣抗日諸將,頗得好評。1902年,與林朝崧倡辦櫟社。1911年梁啟超訪臺,觀其詩作,稱其“海南才子”。1918年底,與蔡惠如等創(chuàng)辦臺灣文化社。翌年元旦,又參與創(chuàng)辦《臺灣文藝叢志》,被選為理事。1921年,臺灣文化協(xié)會創(chuàng)立,任專務理事。1923年,任“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專務理事,引起日本當局嫉恨,當年12月16日被捕,判處監(jiān)禁三個月。經(jīng)終審判決,1925年3月2日入臺中監(jiān)獄。1927年,任臺灣民眾黨顧問。1939年病逝。
七言律詩
一往情深是此行,中流擊楫意難平。
風吹易水沖冠發(fā),人唱陽關(guān)勸酒聲。
意外鯤鵬多變化,眼中人獸漫縱橫。
臨歧一掬男兒淚,愿為同胞倒海傾。
憂患馀生識此人,夷吾江左更無倫。
十年魂夢居門下,二老風流照海濱。
一笑戲言三戶在,相看清淚兩行新。
楚囚忍死非無意,終擬南冠對角巾。
七言絕句
立馬攀條例有詩,陳詞爛調(diào)祗增悲。
為君改唱仙槎曲,折贈珊瑚七尺枝。
波浪如山打兩舷,謝安舟底自高眠。
晚來被酒柁樓立,喚起蛟龍舞九淵。
丁沽一水接天津,認取河橋酒旆新。
試向北庭徵食譜,雪貍沙鱉定留賓。
烏魚結(jié)隊下南天,家在黃河碣石邊。
九月定知冰未合,燕臺斫鲙讓君先。
熊掌駝峰未易嘗,燕京燒鴨客稱揚。
功名別有奇緣在,都尉何妨作爛羊。
冬菜真堪淡煮羹,略加鹽豉味尤清。
百錢更買黃芽韭,不負詩家對雪情。
名醋由來出濁流,也如紹酒萬人求。
細君食性多偏嗜,歸日懸知載一舟。
一擊俄張鷙鳥威,鐵山蛇犬遽成圍。
眼看六翮投羅盡,爭忍孤云自在飛。
求醫(yī)偶作偷生計,入甕非無必死心。
握手院門長訣語,幾回腸斷獨沉吟。
峨峨大舸發(fā)雞籠,夾岸歡呼氣吐虹。
此別誰知隔生死,一聲珍重寄東風。
吊客紛紛日滿床,殘星猶自吐光芒。
明知晁錯終難免,更向臨危發(fā)智囊。
古風
鶯花未老煙蕪綠,柳眠乍倦蠶眠足。
風和日暖春晝長,齊唱大羅天上曲。
憶昨買棹山陰回,稽山鏡水多清才。
管城愧乏生花筆,金谷先停罰酒杯。
更聞觴詠淮南日,承蓋扶輪勢爭匹。
當時驚座陳孟公,不減西園謝希逸。
紛紛旗幟詞壇張,云龍上下相翱翔。
山中竹里吟詩館,海畔羅浮選佛場。
飄零一樣嗟匏系,相逢社櫟心先契。
洛下公孫倒屣迎,東京才子高軒詣。
蘭亭祓禊永和年,故事猶談晉室賢。
試招周昉傳神手,重畫瀛洲謫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