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多音字辨析:識 職韻,入聲 (shí):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
識 寘韻,去聲 (zhì):音志。與志同。記也。
識繁體或異體字:識
拼音:shí
韻部:職
識
〈動〉
(形聲。從言。戠(zhí)聲。善于言談,表示有知識,故從言。本義:知道;懂得)- 同本義
- 識,知也?!墩f文》
- 君子是識?!?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372'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大雅·瞻卬》。箋:“知也?!?/li>
- 壹宥曰不識。——《周禮·司刺》
- 草榮識節(jié)和,木衰知風厲。——陶潛
- 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秾O子·謀攻》
- 不識有諸?——《孟子·梁惠王上》
- 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左傳·成公二年》
- 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span id="6uwygig" class='label'>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識味(知味);識空便(知趣;識相);識道(知圣道);識義(知義理)
- 認識
-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19536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孟子·告子上》
-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span id="mpwew1y" class='label'>王安石《傷仲永》
-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0191' target='_blank'>賀知章
-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又如:識路(認識道路);相識(彼此認識);識丁(認識字);識認(認識)
- 賞識
- 林識拔同郡王經(jīng)于民戶之中,卒為民士。——陳壽《三國志》
又如:識鑒(賞識鑒別);識舉(賞識并舉用);識遇(賞識知遇)
- 感覺;識別;辨別
-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 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6' target='_blank'>《樂府詩集·陌上?!?/a>
-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span id="belyqnv" class='label'>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又如:識寶太師(受賄的貪官);識主(識貨的買主);識真(識別真相);識理(辨認和理解)
〈名〉
- 見識;知識
- 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span id="ym56nan" class='label'>蘇軾《賈誼論》
-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span id="ad1fxu5" class='label'>清·劉開《問說》
- 識者固知元政紊馳而變興自下之漸矣?!?span id="wp6btld" class='label'>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又如:常識;才識(才能和見識);膽識;才益多者其識遠;識略(見識與謀略);識面(世面);識野(個人一瞬間在內(nèi)心中意識所及的范圍或所能覺知之意念的范圍);識斷(具有見識,并能判斷);識遠(見識遠大)
- 佛教用語。思維、認識、判斷等精神活動的主體 。如:識神(心識,心靈)
- 相知的朋友
- 異鄉(xiāng)無舊識,車馬到門稀。——唐·劉禹錫
- 思想或意識
- 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span id="iq1n5pd" class='label'>顏延年
又如:識想(思想;意念)
- 姓
〈副〉
拼音:zhì
韻部:寘
識
〈名〉
- 旗幟。后作“幟”
- 京師聞青徐賊眾數(shù)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漢書·王莽傳下》
- 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
- 廣西土中銅鼓…周圍款識,其圓紋為古錢,其方文如織簟?!稁X外代答》
- 通“幟”。標記
又如:標識(標志)
〈動〉
- 加上標記。后作“志”
又如:識別(加上標記使有區(qū)別)
- 通“志”。記住
- 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抖Y記·檀弓下》
- 默而識之?!?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1369041'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論語·述而》
- 文鏤無款哀。——《史記·孝武紀》
- 以計識其人眾畜牧?!稘h書·匈奴傳上》。師古曰:“識亦記也。”
-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墩撜Z·子張》
又如:識念(記憶);博聞強識
説文解字識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常也。常當爲意。字之誤也。草書常意相似。六朝以草寫書。迨草變眞。譌誤往往如此。意者、志也。志者、心所之也。意與志、志與識古皆通用。心之所存謂之意。所謂知識者此也。大學。誠其意。卽實其識也。一曰知也。矢部曰。知、識?也。按凡知識、記識、標識、今人分入去二聲。古無入去分別。三者實一義也。從言。戠聲。賞職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