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覺春光到柳條,誰教飛絮倚風搖。 眼驚銀色迷千界,夢斷彤庭散百寮。 梅塢任從長笛弄,竹窗閑把短檠挑。 何人剝啄傳清唱,更喜殘年樂事饒。 ①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四五作呂祖謙詩。題作《睢陽五老圖贊》 同支派別胄遙遙,南渡衣冠尚北朝。 千載畫圖文獻在,兩朝開濟政明昭。 公卿倡和遵皇運,嗣子傳家念祖饒。 幸得慶源流自遠,匡扶人世釋塵囂⑴。 ⑴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一五 卜筑隆岡遠市朝,個中風景總堪描。 溪云帶雨來茅屋,澗水浮花出石橋。 綠遍莎汀牛腹飽,青歸麥壟鳥聲嬌。 東鄰西舍渾相似,半是漁人半是樵。 曾隨計吏上青霄,折翅歸來困一瓢。 湖海十年烏繞樹,功名兩字鹿眠蕉。 山圖不及生前買,詩板姑留死后雕。 地下修文應未惡,寒蛩虛館雨蕭蕭。 玄冥作意逞雄豪,陵壓東君慘不驕。 一氣回春何太晚,群陰見睍未全消。 漫誇呈瑞宜新麥,那似為霖救旱苗。 造物深機雖莫測,愿言六氣自均調(diào)。 誰把霜毫歸庾嶺,王孫去后久寥寥。 長時月夜橫疏影,鎮(zhèn)日春風上素綃。 可笑兒童尋剪摘,如知蜂蝶亦邀招。 人心造物無窮巧,頃刻功成永不搖(同上書卷二八一二引《蔡九峰集》)。 釣龍臺下艤行橈,獵獵船旗待晚潮。 萬里征人應悵望,一川秋色正蕭條。 雨云來去山明滅,風浪高低日動搖。 有志四方男子事,莫懷鄉(xiāng)國便魂銷。 昔時意氣控云霄,老矣方能造治朝。 一日暫違文石陛,十年空采越山樵。 歌傳楚些聊供醉,鬢點吳霜未肯銷。 三嘆公詩話京洛,起予鄉(xiāng)思欲扶搖。 宦游隨喜亦云聊,筆橐何官晚見招。 已定秦關無論蜀,好恢湯亳卻歸譙。 雪邊廬岳云千嶺,雨后湖莊水一腰。 買得扁舟能著我,便無西子也逍遙。 沖暑相迎慰寂寥,忍寒為別助蕭條。 笑談但喜頻揮麈,夢想何嘗到續(xù)貂。 已辦犁鋤供老圃,尚乘軺傳托公朝。 班聯(lián)若問官聯(lián)舊,說與思歸不自聊。 右,臣伏以大行皇太后在位四十有七年,身處宮闈,聰明慈恕恭儉之德見于天下,洽于眾論。在仁宗時,有輔佐相成之道,在先帝及陛下之日,非特始終孝愛兩義俱隆,實有援立鎮(zhèn)撫之大功。在先帝之世,從權當國,既而還政以時,明識獨見,出處應理。自二帝三代秦漢以來,母后功德未有巍巍如此。奄盡大期,群情痛怛。陛下執(zhí)喪哀慕,外雖易月,內(nèi)盡至性,報復大恩,誠禮備極,蓋從古所未聞。今山陵有日,臣愚淺薄,無以自效,謹撰成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繕寫上進。臣無任悲哀感咽之至,謹具狀奏聞,謹狀。 祖烈鷹揚終食冀,家聲泉涌舊興譙。 人倫風化歸三世,王室功勞屬兩朝。 長信深嚴馀羽衛(wèi),閟宮崇大列宗祧。 衣冠藉藉談遺事,不盡鴻名對永昭。 攜筇過子約朝朝,況是門無百步遙。 午臥檐曦茶可煮,夜談窗霰栗堪燒。 范魚何用驚生釜,鄭鹿應知夢覆蕉。 試作文殊問居士,從今一飯久如消。 文章之子日翹翹,恐不能如豈有超。 助我彤襜問民俗,煩君泮水采風謠。 預知薄宦妨同處,且可清樽約屢招。 十月驅(qū)車漢函谷,冷云高處望中條(自注:新安,漢所徙函谷也。)。 文辭便是升堂賈,談辯寧非入幕超。 已謂囊中能出穎,那知車下正哀謠。 但從袁盎無何飲,莫笑馮公不見招。 伴我河山訪陳跡,明年紅紫滿陽條。 憶昨歸來萬里遙,不能對策未央朝。 山林得計成長往,松石為朋是久要。 痛飲肯來同榼挈,小詩聊遣當弓招。 請君莫學全椒老,澗下辛勤舍墮樵。 束書歸隱不辭遙,庠序懶陪耆老朝。 野外卜居無鬼瞰,山中誓墓以神要。 暫來同作荔枝社,安可輕違桂樹招。 已遣官奴理琴瑟,豈惟百戲但歌樵。 風俗相傳三近古,作成況自圣明朝。 藏家文字本蒼史,繼世子孫非黑要。 近報漢廷頻詔下,時聞蜀士有旌招。 怪君尚爾衣逢掖,獨向空山伴采樵。 背郭深通一徑遙,奔流坐看百川朝。 飛來黃鵠陂已復,歸去白鷗盟可要。 益部官曹寧久處,津鄉(xiāng)書札近相招。 此生若有躬耕地,白首甘心老負樵。 古者諸侯今牧守,衰遲難強歲相朝。 惟須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縫襋要。 來歲定從田父去,飛書不待故人招。 平生最愛津鄉(xiāng)聚,江小可漁山可樵。 東望行都絳闕遙,老來筋力倦趨朝。 誰能作吏沈簿領,但欲買田書質(zhì)要。 雅意庶同高士傳,不才難望大夫招。 津鄉(xiāng)舊有先賢宅,過者芻蕘莫敢樵。 筋力何堪道路遙,難陪諸彥侍同朝。 初無計上三年最,況敢功思萬里要。 北塞單于皆入貢,西山贊普不勞招。 傳聞已臥清邊鼓,塹壘長閒守木樵。 日翻蠹簡書齋里,往往編摹自漢朝。 雞距束毫來武信,馬肝琢硯出高要。 時因撫事歌成相,更復懷人作大招。 知子山中富吟詠,縱橫文力到孫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