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禮樂志》曰:“清調(diào)、平調(diào),房中樂遺聲。開元中,禁中重木芍藥,會(huì)花方繁開,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李龜年以歌擅一時(shí)之名。帝曰:‘賞名花,對(duì)妃子,焉用舊樂辭為?’遂命白作《清平調(diào)》詞三章,令梨園弟子略撫絲竹以促歌,帝自調(diào)玉笛以倚曲。” 引用典故:云雨巫山 飛燕 一枝紅(集作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恩重嬌多情易傷,漏更長(zhǎng),解鴛鴦。 朱唇未動(dòng),先覺口脂香。 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檀郎。 髻鬟狼藉黛眉長(zhǎng),出蘭房,別檀郎。 角聲嗚咽,星斗漸微茫。 露冷月殘人未起,留不住,淚千行。 南內(nèi)墻東御路旁,預(yù)知春色柳絲黃。 杏花未肯無情思,何是(一作事)情(一作行)人最斷腸。 髻綰湘云淡淡妝。 早春花向臉邊芳。 玉腕慢從羅袖出,捧杯觴。 纖手令行勻翠柳,素咽歌發(fā)繞雕梁。 但是五陵?duì)幦痰?,不疏狂?/div>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一(○○一七) 天暮蘆花白。秋夜長(zhǎng)。 庭前樹葉黃。旋草霜。 門前客來了。繡□襠。 夫妻在他鄉(xiāng)。淚千行。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二(○○六三) 卻掛綠襕用筆章。不藉你馬上弄銀槍。 罷卻龍泉身解甲。學(xué)文章。 你取硯筒濃捻筆。疊紙將來書兩行。 將向殿前報(bào)消息。也是為君王。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二(○○七三) 莨菪不歸鄉(xiāng)。經(jīng)今半夏姜。 去他烏頭了血傍。□他家附子豪強(qiáng)。 父母依意美長(zhǎng)短。桂心日夜思量。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二(○一一九) 新歌舊曲遍州鄉(xiāng)。 未聞典籍入歌場(chǎng)。 新合孝經(jīng)皇帝感,聊談圣德奉賢良。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二七一) 人生一世大堪傷。 浮生如似電中光。 道場(chǎng)今日苦相勸,是須孝順阿耶娘⑴。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三二一) ⑴ 孝順樂。孝順樂。孝順阿耶娘。孝順樂。 須叟第七又凄惶。 三年乳哺痛悲傷。 吐熱免寒臺(tái)舉大,爭(zhēng)令辜負(fù)阿耶娘⑴。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三二八) ⑴ 孝順樂。孝順樂。孝順阿耶娘。孝順樂。 送師回來無所見(花林。)。唯見師空房(花林。)。 舉手開師戶(花林。)。唯見空繩床(花林。)。 低頭禮師座(花林。)。淚落數(shù)千行(花林。)。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四四七) 皇帝持刀強(qiáng)。一一上秦王。 斗賊勇勇勇。擬欲向前湯。 應(yīng)手三五個(gè)。萬人誰敢當(dāng)。 從家緣業(yè)重。終日事三郎。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七(一五一二) 上卻沙場(chǎng)別卻妻。教我兒婿遠(yuǎn)征行。 乃可幰(巾鹿古)鞍挮漢婿。大王不容許女人妝。 女人束妝有何妨。妝束出來似神王。 乃可刀頭劍下死。夜夜不愿守空房。 按:敦煌歌辭總編補(bǔ)遺(補(bǔ)○○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