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注。鑿河北流。每至地傾舟難通處。必積石為梁。以潴上而注下。使通舟行。謂之閘。其口隘而流疾。臨清縣有三閘。其二在河口。相去甚邇。登岸步過。其一稍遠(yuǎn)。用二繂挽舟而上。然不甚疾。夜到東彰府崇武驲。前有一閘甚險(xiǎn)。舟卻而退。添三繂盡人力。而后得上遆船。欲行。水夫云。上流復(fù)有七閘。不可夜過。因留宿焉。明日。果歷五閘。其二尤險(xiǎn)。上岸而過。及至荊門驛。其前又有二閘。舟上繂絕。又卻而退。再進(jìn)得達(dá)。其一亦不甚險(xiǎn)也。每遇閘。必有懼心。因作詩以自戒云。
長河沄沄千里奔,閘口急流如倒盆。
拿舟欲上萬鈞重,弱纜持檣相輕軒。
隨波卻退又復(fù)進(jìn),臨險(xiǎn)慄慄飄神魂。
篙工叫呼人力盡,倏然飛躍登龍門。
優(yōu)游遠(yuǎn)逝自可樂,數(shù)里更此遭艱屯。
人心變化逐境異,小忤戚戚順則欣。
惟危易溺甚于水,要使戒懼常自存。
吾儒謾讀十六字,到老不省終狂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