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是槃瓠幾派分,踹堂歡舞一群群
桶裙低露雙趺雪,鬉剃松堆半笠云
?菜登柈腥欲避,刺梨釀酒啐成醺。
恰逢蝎子花開日,嫭扒蘆笙宛轉聞。
⑴ 槃瓠,高辛氏之蓄狗也。銜犬戎吳將軍頭獻闕下,帝酬其功,妻以少女。槃瓠負女入南山,生六子六女,自相夫婦,此群苗鼻祖也。詳見范史《西南夷列傳》。唐宋以前曰蠻曰獠而已。前明就三苗地設府、縣、衛(wèi),支派遂分?;?、白、青、黑、紅,以色名;宋、蔡,以國名;龍、仲、韋、謝,以姓名;馬鐙、狗耳、鍋圈,以飾名。又有??獚、木老、紫姜、郎慈、八番、九股、六額子、僰、?、猺、狪、狑、??之屬。種類雖蕃,風俗略同,故注中雜引諸書,不盡區(qū)別之。
⑵ 每以令節(jié),男子吹笙撞鼓,苗婦隨之,婆娑進退,疾徐可觀,名曰「踹堂之舞」。
⑶ 苗女不履不襪,徒跣而行。圍峒錦于腰,重疊百褶,旁無襞積,謂之桶裙。僅及膝者為短裙苗,拖至地者為長裙苗。長裙苗即狆家也。
⑷ 斂馬鬣雜人發(fā)束為髲,大如斗,綴于頂前,上覆竹笠,旁以五色藥珠為飾,貧者以薏苡代之。此系盛妝,惟跳月時始用之。
⑸ 凡漁獵所獲,下至蚔蝝蠕動之物,咸糜于一罌,俟其蝍蛆腥臭,始告缸成,名曰「?菜」,珍為異味,愈久愈貴。問其富,則曰「藏?桶幾世矣」。
⑺ 黔、粵山壁間三四月多黃花,蕊吐赪絨,蒙茸如繡,許鶴沙《東還紀程》作「蝎子花」,閔鶴瞿《粵述》作「屈子花」。自予視之,即藥草中之金石斛也,根如蘭,葉如柳,莖多節(jié)而叢生。
⑻ 《黔書》謂「苗俗不嫻音律,而蘆笙之制,六管比櫛如羽,獨合于古」。余取視之,六管如環(huán),并非排列,惟長管冒匏,短管置簧,稍異耳。跳月時,笙梢懸一葫蘆,中貯水,吹久則簧燥,須時時以水潤之。滇、僰間謂「好」曰「嫭扒」,見楊升庵《寄字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