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35 句因包含“死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死地
我戰(zhàn)則克賦(以「仁義行師,何有不克」為韻。) 北宋 · 劉敞
 出處:全宋文卷一二七六、《公是集》卷一
以仁合眾,以義濟師。
內(nèi)輯和于中國,外震憺于四夷。
之者失其據(jù),動之者悅而隨。
故曰我戰(zhàn)則克,其義在斯。
且夫道德為藩,以禮讓為國,以忠信為用,以仁義為力。
故守必有威,動則能克。
蓋威也無暴彊之名,克也非權詐而得。
在乎審所治,修厥誠,使民愛之父母,而敵畏之如神明。
若是則綏之而服,令之而行。
決機兩陣之間,孰能違我;
制勝千里之外,敢有爭衡?
且兵者兇器,戰(zhàn)者危事
眾人言之甚難,而君子用之反易
蓋言之難,以其有后患;
行之易,以其無死地
死地,故雖柔而必彊;
有后患,故雖勝而不義。
籌于廟堂之上,寧越余心;
陣于原野之中,罔違朕志。
且彼憑其眾,則不加我民;
恃其勇,則執(zhí)若吾仁?
金鼓之聲,未之能以會;
旌旗之用,未之能以陳。
然而必敗之形,已兆于勍敵;
獨克之勢,方在于斯人
是以堯伐三苗,禹誓群后高宗討叛于鬼方,周武致戎商紂。
念刺伐而豈無,謂奔北則不
乃知戰(zhàn)在勝不在多,術在德不在他。
是以棄天時與地利,貴王道與人和。
四國順之,顧獨夫其安往;
上帝臨汝,非大凱如何?
若是吾道者,憑其眾,敗其績,亦孔子丑;
用吾義者,保其國,伏其敵,于戰(zhàn)何有?
蓋用不用之間,為克不克之道。
是以喟然嘆曰:莫我知也夫,何功業(yè)之可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