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賦(1075年) 北宋 · 張耒
予到官之明年,以事之東海,道漣水,漣水令盛僑以蘇子瞻先生《后杞菊賦》示予。
予不達(dá)世事,自初得官即不欲仕,而親老矣,家苦貧,冀斗升之粟以紓其朝夕之急。
然到官歲馀,困于往來奔走之費(fèi),而家之窘迫益甚。
向日悲愁嘆嗟,自以為無聊,既讀《后杞菊賦》而后洞然。
如先生者猶如是,則予而后可以無嘆也。
有蓬四垣,張子居官。
童子晨謁,有駒在門。
張子迎客,平生故人。
予致其勤,饋客以飧。
擷露菊之清英,剪霜杞之芳根。
芬敷滿前,無有馨膻。
客慍而作,謂余曷然?
張子始嘆,終笑以言:「陋雖爾棄,分則余安。
子聞之乎?
膠西先生,為世達(dá)者,文章行義,遍滿天下。
出守膠西,曾是不飽。
先生不慍,賦以自笑。
先生哲人,太守尊官,食若不厭,況于余焉!
不稱是懼,敢謀其他?
請(qǐng)卒予說,子無我嗟。
冥冥之中,實(shí)有神物,主司下人,不間毫發(fā)。
夫德不稱享者殃,勞不稱費(fèi)者罰。
予身甚微,余事甚賤,聊逍遙于枯槁,庶自遠(yuǎn)于人患」。
客謝而食,如膏如飴。
茲山林之所樂,予與爾其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