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攸設(shè),文章并施。
器本此以始創(chuàng),禮于中而可知。
四加品藻之工,將何所寓;
一本范防之具,非強(qiáng)而為。
昔者由異等乃有異客,凡一物豈無一義。
茲曲折多端,初匪小用;
而名分示人,中存深意。
且禮者非威儀揖遜,隱若無形;
故圣人以制度文章,托之于器。
觀夫有等與數(shù),自玄及纁,崇卑嚴(yán)古者之體制,雕琢妙天然之斧斤。
小大長短,量以時飭;
青赤白黑,繢因色分。
非百禮所關(guān),有以托物;
是四者俱隱,況乎有文。
且法備象彰,乃眾目觀瞻之系;
非典因天秩,何圣人創(chuàng)立之勤。
豈非冠屨不易,皆名數(shù)之嚴(yán);
玉帛交燦,乃動容之寓。
六七君所以造設(shè),千萬世交為會聚。
數(shù)量非茍別,相見之意厚;
琇瑩不徒美,自妨之理具。
信妙則心術(shù),散則威儀;
豈小為文章,粗為制度。
此修明甚備,非一人一日而成;
自開創(chuàng)以來,更三百三千之故。
吾乃知圣心之巧,曲盡物宜之變;
日用之間,無非天理之隨。
以籍求禮,尚想分田之略;
因羊存禮,猶知告朔之遺。
況于身履以目擊,可以事求而理推。
王府鈞石,此禹有典;
太廟瑚璉,在周為儀。
皆此心此物之妙者,豈一節(jié)一端而盡之(云云。)。
蓋昔者火昭其文,玉琢其章,室得其度,帛為其制。
或衣服制度,正以邦典;
或黼黻文章,敬其時祭。
何舍禮求器,若是纖悉;
亦在器即禮,本相關(guān)系。
信此非圣人防慮之過,蓋莫妙天理流通之際。
素如當(dāng)后,雖繪事可以起商;
數(shù)茍不同,則繁纓難于請衛(wèi)。
至如簋縷未為過,懼不少越;
殽蒸若可受,愧非敢當(dāng)。
一寶鼎之末則辨乃銘勒,一律尺之微則驗其短長。
雖古器散逸,存者無幾;
然人心敬畏,凜然不忘。
況及見于全盛,又何如其限防。
盍考夫小大有差,分別都城之雉;
繪絺必辨,輝煌冕服之章。
又當(dāng)知精粗本末,機(jī)果孰傳,振起提撕,理斯易啟。
成服雖辨,猶建典之甚力;
湯銘愈新,自檢身而默體。
此所謂制度在禮,文為在禮,行之其在人乎!
否則,器徒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