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九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曲
第 5 句因包含“題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題字
第 23 句因包含“東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東觀
第 24 句因包含“蘭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蘭臺
第 29 句因包含“妙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妙斲
第 32 句因包含“稽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稽古
趙君碑三首 其一 庚申 清 · 何紹基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東洲草堂詩鈔卷二十三
趙君碑》,見于洪氏《隸釋》,后遂無箸錄者,蓋石已毀矣。道光壬辰春仲,先文安公按試寧波,余隨侍登范氏天一閣,見此碑及《劉熊碑》。單紙宋拓,俱有破損閣上長案,不設(shè)坐具。書帖不得下樓,無緣假歸審訂。奇跡經(jīng)眼時入睡?,忽忽三十年矣。其年冬,在都得蘇齋雙鉤劉熊碑》于琉璃廠肆。適澧州蔣錦秋觀察收得汪孟慈處宋拓《劉熊碑》及宋拓魯公《祭侄文》,許我到粗旗桿廟寓中手鉤《祭侄文》,肴酒供客甚恭,主人不出半步,而《劉熊碑》則固靳不與鉤。余以甫得翁鉤本可玩,不復(fù)強索。后屢游吳門,頗聞有《趙君碑》,以尤物不敢過問也。咸豐辛酉長沙,知易小坪令嗣處有立軸本,浼李季眉借到。小坪得之蔣奇男。奇男者,伯生之子伯生得之黃小松。道光二三年間伯生濟南西關(guān)外之燕園,余與先弟子毅周通甫楊徵和、張淥卿諸君談碑看畫,過從虛日,顧未見此碑,其時尚未收得也。小松得之張芑堂,芑堂得碑在乾隆丁未,不箸所從來。以后梁山舟、錢籜石、翁覃溪、伊墨卿吳荷屋、梁茝林各有題記。似乎王蘭泉、孫淵如、阮伯元師俱未寓目。芑堂伯生、小坪以藏帖主人,俱不題一字,殊不可解。今立軸炳然,而小松所得之剪褾本不知何往矣。黃荷同年上海,憂歸,攜一軸來,云得之徐紫珊。看蘇齋題記,乃錢辛楣宮詹舊藏物,而《潛研金石跋尾不錄是碑,豈得碑于成書后邪?辛楣紫珊,中間不知流轉(zhuǎn)何處,或即由錢至徐耳。小松先得顧云美冊,又得芑堂贈軸,又同李鐵橋觀此本于泲寧,最為有金石緣。余不得一本,而所見三本,與蘇齋同。余多見天一閣本,翁多見云美本耳。惟蘇齋三本俱有題字,而所箸《兩京石記》《復(fù)初齋集》,俱不及此碑,豈亦如宮詹例邪?此軸中題字,如顧澗蘋、練栗人,皆昔年相與古者,宿草多年,不勝悽惘。余既借到兩本,值酷暑不能臨摹??瘫?span id="b1tbtl6" class='bold'>歷城陳浩隨我至,令其雙鉤,裝為巨軸。一時壁間遂有三《趙君碑》,可云奇快。氏軸先索還,黃荷汀軸許我久看。因分作三詩,以志欣賞。此碑自黃小松小蓬萊閣雙鉤題跋》后,又有萬廉山《百碑研齋》縮刻本,又見于吳荷屋丈《筠清館金石錄》,其他箸錄者,余未及見也。辛酉七月十九、二十日于長沙化龍池寓齋磻石山房。
芑堂張氏初獲碑,至今七十有五祀。
最好籜石看碑處,永豐鄉(xiāng)九曲里。
芑堂十年題字,持贈秋盦官在泲。
小蓬萊閣本有是,古冊流傳顧云美。
誰期此軸不脛至,軸者在壁冊在幾。
冊落何處無恙燕園蔣子特珍視。
燕園藏寶我盡閱,道光之初壬癸。
其時尚未得此拓,遲四十年方覯止
令嗣奇男宦湘上,轉(zhuǎn)歸易氏父及子。
金石之壽人不如,漫為斯碑嘆流徙。
初平正是獻帝元,董卓移都世亂矣。
辟雍東觀典司缺,蘭臺鴻都圖冊毀。
陳留況與洛陽近,貞石尚為賢令砥。
東京遺碣此其殿,民心敦樸惻悱。
安得重摹付妙斲一代石墨終始。
誰其愛我轉(zhuǎn)借示,李子季眉稽古(題易氏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