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觀夫主五湖而察其云物,皇哉大矣!以為名山大澤,必有記頌之章,故梁山有奕奕之詩,云夢有子虛之賦。夫具區(qū)者,揚州之澤藪也。有大禹之遺跡,疏川導滯之功,而獨闕然未有翰墨之美。余竊憤焉,敢忘不才,述而賦之,其辭曰:
浚矣大哉,于此五湖。
乃天地之玄源,陰陽之所徂。
上值箕斗之精,與云漢乎同模。
受三方之灌溉,為百川之巨都。
居揚州之大澤,苞吳越之具區(qū)。
底功定績,蓋寓令圖。
南與長江分體,東與巨海合流。
太陰之所毖,玄靈之所游。
追湖水而往還,通蓬萊與瀛洲。
爾詳觀其廣深之所極,延袤之規(guī)方。
邈乎浩浩,漫乎洋洋。
西合乎蒙汜,東苞乎扶桑。
日月于是出入,與天漢乎相望。
頭首無錫,足蹄松江。
負烏程于背上,懷大吳以當胸(四語從《水經·沔水下》注補。)。
左有苞山,連以醴瀆。
岝萼崔巍,穹隆紆曲。
大雷小雷,湍波相逐(四語從《水經·沔水下》注校補。)。
右有平原廣澤,曼延旁薄。
原隰陂坂,各有條格。
茹蘆菼亂,隱軫肴錯。
沖風之所去,零雨之所薄(《藝文類聚》九,《初學記》七)。
⑴ 二語從《文選》謝頫和王著作《八公山詩》注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