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讀書架賦(667年) 初唐 · 楊炯
儒有傳經(jīng)在乎致遠。
力學(xué)在乎請益。
士安號于書淫。
元凱稱于傳癖。
高眠孰可。
詎貽邊子之嘲。
甘寢則那。
寧恥宰予之責(zé)。
伊國工而嘗巧。
度山林以為格。
既有奉于詩書。
故無違于枕席。
樸斲初成。
因夫美名。
兩足山立。
雙鉤月生。
從繩運斤
義且得于方正。
量枘制鑿。
術(shù)乃取于縱橫。
功因期于學(xué)殖。
業(yè)可究于經(jīng)明。
不勞于手。
無費于目。
開卷則氣雜香蕓。
掛編則色聯(lián)翠竹。
風(fēng)清夜淺。
每待蘧蘧之覺。
日永春深。
常偶便便之腹。
股因茲而罷刺。
膺由是而無伏。
思覃下幃。
豈遽留而更讀。
其利何如。
其樂只且。
巾遂掛于簾幌。
履誰曳于階除。
每偶草元之字。
不親非圣之書。
比角枕而嗟若。
匹瑤琴而病諸。
爾其臨窗有風(fēng)。
閉戶多雪。
自得陶潛之興。
仍秉袁安之節(jié)。
既幽獨而多閒。
遂憑茲而遍閱。
讀易則期于索隱。
習(xí)禮則防于志悅。
倘叔夜之神交。
固周公之夢絕。
其始也一木所為。
其用也萬卷可披。
墨沼之前。
江帆之乍至。
書林之下。
若云翼之新垂。
動靜隨于語默。
出處任于挽推
必欲事于所事。
實斯焉而取斯。
因謂之曰。
爾有卷兮爾有舒。
為道可以集虛。
爾有方兮爾有直。
為行可以立德。
濟筆海兮爾為舟航。
騁文囿兮爾為羽翼。
故吾不知夫不可。
聊逍遙以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