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之始。
莫重乎郊祀。
郊祀之先。
莫尊乎昊天。
是以前王垂之于典訓。
后帝奉之以周旋。
以事大矣。
其儀盛焉。
日之至也。
所以明氣之至。
丘之圜也。
亦以象天之圜。
于是致齊于宮。
合樂于律。
偫有司肅肅以儆戒。
百執(zhí)事乾乾而莊慄。
牲用骍犢以貴誠。
酌用元酒以明質(zhì)。
豈但愛人而尊祖。
蓋欲報天而主日。
天子乃乘玉輅。
駕蒼虬。
搢方珽。
服大裘。
率九儀之卿士。
從五等之諸侯。
旌旗露卷。
冠蓋云浮。
展國容于御路。
行大禮乎郊丘。
百役既備。
司儀辨位。
劍佩紛紜以陸離。
鐘鼓鏗訇而沸渭。
君明其義。
臣敬其事。
執(zhí)鸞刀以啟毛。
奠蒼璧以為贄。
爵一獻而上下胥悅。
樂六成而神祇麇至。
后乃取血膋。
陳玉幣。
寘于積薪之上。
燔于泰壇之際。
飛燎煙于太清。
合蕭光于上帝。
是以神降我福。
人懷我惠。
時罔兇荒。
物無疵癘。
致洪化于仁壽。
豈不由肅敬于大祭。
客有旅游函關(guān)。
欽茲至道。
觀祀事于國典。
仰明靈于有昊。
敢陳輿頌。
式播元造。
頌曰。
日南至兮既望。
祀太一兮圜丘上。
萬斯年兮承天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