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句因包含“師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師曠
第 35 句因包含“卜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卜商
第 42 句因包含“八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八音
第 58 句因包含“黍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黍稷
第 62 句因包含“正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正直
審樂知政(以善聽其樂能識于政為韻依次用) 唐 · 張階
 出處:全唐文卷四百五
先王省風作樂。象物制典。
賓宴服禮。神歆降戩。
六代各異。五音相演。
盛衰感召而自生。理亂區(qū)分而可辨。
列國殊化。化形于聲。
淫正難分。分之者善。
于是師曠陳樂而立。伯牙注耳而聽。
鐘師擊鐘。罄師擊罄。
考鼓振革。撰土木相宣。
懸匏裁笙。發(fā)絲而遞鎣。
審正聲之發(fā)。防奸聲之徑。
俾夫鄭不干雅。正不近佞。
混音者澄。醉歌者醒。
九成儀羽自降。立六變而致物斯定。
惟政在人。惟聲無私
興亡系焉。逆順應之。
天將是懲。神告勿疑。
卜商告文侯。古則如此。
端賜之問師乙。歌如何其。
堂上堂下。既獻既酢。
百拜終禮。八音合樂。
天地潛會。鬼神相索。
遂使浹洽充塞。馨臭上登。
和樂無親。惟德是宏。
惉懘無準。惟惡是朋。
聲雖無常。聽其有恒。
致理者妙。非習樂者能。
可鑒誡。德可奮興。
周后棄。播種黍稷。
文王昌。不邇聲色
雅頌廢于后昆。幽厲隳于正直
圣人備樂。知天子深識。
既而?緩有馀。其樂只且。
聲之感化。浸潤相于
審音達性。飛沈翔泳。
上化下。敢告執(zh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