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九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
第 9 句因包含“靈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靈臺
第 10 句因包含“璧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璧池
第 15 句因包含“西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西伯
文王枯骨(以德及枯骨天下歸心為韻) 中唐 · 白行簡
 出處: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二
骨雖無知。葬以表德。
厚禮九原。樂深仁于萬國。
惠加于鬼。則游岱之魂有依。
義感于人。故歸周之心不忒。
原夫靈臺肇建。璧池是穿。
宛彼枯骨。委茲窮泉。
既靡睹其銘志。曾莫知夫歲年。
西伯色變衋爾。涕流泫然
爰命從者。將收瘞焉。
俾夫惻隱之心。因形骸而下至于地。
升聞之德。隨精魄而上動于天。
徒觀其年代超忽英靈淪沒。
土變豐肌。苔封朽骨
于是惠沾生死澤及榮枯
遣奠有加于藻。備物無闕于芻涂。
幽壤始開。見佳城白日。
靈邱是啟。旋卜宅青烏
既而遷彼古埏。葬之中野。
推誠重泉之內(nèi)。昭德普天之下。
念此窮塵之骨。尚或墐之。
欲使行路之人。不得見也。
且夫圣人哀死。君子表微。
用之于國而上忻戴。書之于史而載籍光輝。
諸侯感而思服。百姓從而知歸。
以之理人而人自化。以之奉天而天不違。
故能掩骼教行。送終義立
澤靡不浸。仁無不及。
恩加師旅同德數(shù)千。慶延子孫而卜代三十。
且封比干之墓。惟德是欽。
護(hù)信陵之冢。其仁未深。
曷若我罔辨名氏。莫知古今。
亡散之魂。復(fù)于棺槨
無主之骨。斂以衣衾。
所以鬼神而動天地。豈止三分天下而二者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