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洋洋,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洋洋乎
第 5 句因包含“青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萍
第 8 句因包含“莊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莊周
第 16 句因包含“不,知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不知言
第 25 句因包含“過而,留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過而留泣
第 35 句因包含“五鼎,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鼎烹
第 35 句因包含“五鼎,烹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鼎烹死
第 5 句因包含“青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萍
第 8 句因包含“莊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莊周
第 16 句因包含“不,知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不知言
第 25 句因包含“過而,留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過而留泣
第 35 句因包含“五鼎,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鼎烹
第 35 句因包含“五鼎,烹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鼎烹死
哨遍(1200年) 南宋 · 辛棄疾
創(chuàng)作地點: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
趙昌父之祖季思學(xué)士,退居鄭圃,有亭名魚計,宇文叔通為作古賦。今昌父之弟成父,于所居鑿池筑亭,榜以舊名。昌父為成父作詩,屬余賦詞,余為賦哨遍。莊周論于蟻棄知,于魚得計,于羊棄意,其義美矣。然上文論虱托于豕而得焚,羊肉為蟻所慕而致殘,下文將并結(jié)二義,乃獨置豕虱不言而遽論魚,其義無所從起。又間于羊蟻兩句之間,使羊蟻之義離不相屬,何耶!其必有深意存焉,顧后人未之曉耳?;蜓韵?span id="04lnacv" class='bold'>得水而死,羊得水而病,于得水而活,此最穿鑿,不成義趣。余嘗反復(fù)尋繹,終未能得。意世必有能讀此書而了其義者。他日倘見之而問焉,姑先識余疑于此詞云爾
池上主人,人適忘魚,魚適還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里。
想魚兮、無便于此。
嘗試思,莊周正談兩事。
一明豕虱一羊蟻。
說蟻慕于膻,于蟻棄知,又說于羊棄意。
甚虱焚于豕獨忘之。
卻驟說于魚為得計。
千古遺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子固非魚,噫。
魚之為計子焉知。
河水深且廣,風(fēng)濤萬頃堪依。
有網(wǎng)罟如云,鵜鶘成陣,過而留泣計應(yīng)非。
其外海茫茫,下有龍伯,饑時一啖千里。
更任公五十犗為餌。
使海上人人厭腥味。
似鹍鵬、變化能幾。
東游入海,此計直以命為嬉。
古來謬算狂圖,五鼎烹死,指為平地。
嗟魚欲事遠(yuǎn)游時。
請三思而行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