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喬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喬松
第 5 句因包含“石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石橋
第 8 句因包含“漫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漫郎
第 14 句因包含“大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筆
第 16 句因包含“暮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暮齒
第 5 句因包含“石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石橋
第 8 句因包含“漫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漫郎
第 14 句因包含“大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筆
第 16 句因包含“暮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暮齒
書磨崖碑后用山谷詩韻 清 · 楊季鸞
押詞韻第三部
懸崖下俯瀠洄溪,行人系艇尋殘碑。
喬松凍折已偃蓋,老柳風動仍垂絲。
欲循石橋叩梵宇,試步沙岸詢漁兒。
瀟水之北湘流西,此間漫郎昔所棲。
小臣一頌照萬古,不秉忠義誰能為。
鐫書石壁字如斗,恨我不識顏太師。
雙懸日月事可紀,付與大筆淋漓揮。
當時赍冊尚有理,何乃暮齒貽憂危。
與慶宮前子職廢,山谷諷刺來題詩。
宜陽一謫嘆不返,剔蘚剩讀軒昂詞。
長欲山靈護文字,毋使瞬與煙云隨。
臨流躑躅不忍去,懷古更為前賢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