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句因包含“同舟,共濟(j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同舟
(一作遣)769年 唐 · 杜甫
 押霽韻 創(chuàng)作地點(diǎn):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
減米散同舟,路難恩共濟(jì)。
向來云濤盤,眾力亦不細(xì)。
呀坑(一作帆,一作吭。夢弼曰:“呀坑乃灘口也?!壁w曰:“淤坑如口之呀開也?!保?/span>瞥眼過,飛櫓。
得失瞬息間,致遠(yuǎn)宜恐泥。
百慮安危,分明曩賢計(jì)。
茲理庶可廣,拳拳期勿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