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篥引 元 · 惟則
西瑛懶云窩距余禪室半里許,時(shí)相過從,吹篳篥以為供。復(fù)于余言有所需,乃賦長歌以贈。
西瑛為我吹篳篥,發(fā)我十年夢相憶。
錢唐月夜鳳凰山,曾聽酸齋吹鐵笛。
初吹一曲江風(fēng)生,馀響入樹秋嗚咽。
再吹一曲江潮驚,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聽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歸客。
歡者狂歌繞樹行,悲者垂頭淚沾膝。
我時(shí)奪卻酸齋笛,斂襟共坐松根石。
脫略悲歡萬念消,悟聲無性聞無跡。
西瑛篳篥且莫吹,篳篥從古稱悲栗。
悲歡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無今昔。
山僧尚賴雙耳頑,請為西瑛吐胸臆。
聲聞相觸妄情生,聞盡聲亡情自釋。
盡聞莫謂聞無聲,機(jī)動籟鳴無間隔。
亡聲莫謂聲無聞,去來歷歷明喧寂。
吹者之妙余莫知,聞?wù)咧蚬?span id="vkj88nz" class='bold'>莫測。
公歸宴坐懶云窩,心空自有真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