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公無,渡河”,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公無渡河
箜篌引 漢 · 兩漢樂府
押歌韻
一曰公無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發(fā)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曲。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其聲語其妻酈玉。酈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名曰箜篌引。○逯案。宋樂志巾舞歌詩有公莫舞一篇。沈約謂琴操有公莫渡河曲。其聲所從來已久。樂錄非之曰:今三調中自有公無渡河。其聲哀切。首入瑟調。不容以瑟調雜于舞曲云。據此。公無渡河曲兼為瑟調曲。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當柰公何(○《初學記》十六?!?span id="2z2rs1l" class='bold'>白帖》十八。樂府古題要解下作公無渡河?!?span id="7ycmmj2" class='bold'>樂府詩集》二十六。《文選》補遺三十四。廣《文選》十二。《詩紀》六?!疱职?。《白帖》謂此歌出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