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 句因包含“垓下,楚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垓下
第 17 句因包含“鴻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門
第 18 句因包含“鴻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溝
第 27 句因包含“三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山
第 17 句因包含“鴻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門
第 18 句因包含“鴻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溝
第 27 句因包含“三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山
過烏江口望見霸王山及廟(作者注:「乙丑(1925)二月二十八夕得?!梗?/span>(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民國初 · 洪繻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此詩收于成文出版社《洪棄生先生遺書?寄鶴齋詩詞集?八州詩草》,又載《洪棄生先生全集》、連橫《臺灣詩薈》。
渡江八千人,垓下一朝散。
艤舟此上流,虞兮終古怨。
誰知閱世后,威烈空山冠。
廟貌凜千秋,靈風憑兩岸。
長陵土一抔,項廟江東半。
韓弓久已藏,楚歌今長嘆。
烏(編者按:「烏」,《臺灣詩薈》作「逝」。)騅亦馨香,不同炎火斷。
緬想入關時,諸侯掌上玩(編者按:「緬想入關時,諸侯掌上玩」,《臺灣詩薈》無此二句。)。
鴻門公大度,鴻溝漢首叛。
本紀立當時,公論早應判。
狄相事金輪,正氣亦有限。
土木施炎威(編者按:「正氣亦有限。土木施炎威」,《臺灣詩薈》無此二句。),檄公何乃謾。
我舟去如風,無由一薦盥。
回首望三山,靄靄隱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