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射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射蛟
第 7 句因包含“飛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乙
第 9 句因包含“天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柱
第 12 句因包含“凌云,賦”,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凌云賦
第 7 句因包含“飛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乙
第 9 句因包含“天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柱
第 12 句因包含“凌云,賦”,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凌云賦
過樅陽江(作者注:「乙丑(1925)四月十一續(xù)?!梗?/span>(發(fā)表于1925年) 清末民國初 · 洪繻
出處:此詩收于成文出版社《洪棄生先生遺書?寄鶴齋詩詞集?八州詩草》,又載《洪棄生先生全集》連橫《臺灣詩薈》。
我讀漢書武帝紀,曾說射蛟三千里。
出自尋陽薄樅陽,盛唐之山樅陽水。
我今來過樅陽江,江山如畫云如幢。
中流惟見燕飛乙,南狩不聞蛟疊雙。
天柱霍山自何處,靈風欲逐武皇馭。
元封盛事不可追,江頭空誦凌云賦。
江水近淪皖水波,淮水之滿今若何。
再行即見皖山色,后游且繼樅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