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歧路”,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歧路
第 8 句因包含“五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云
第 9 句因包含“河漢”,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河漢
第 12 句因包含“停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停云
第 17 句因包含“逢驛使梅”,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逢驛使
第 18 句因包含“庭草”,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庭草
第 20 句因包含“彩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彩衣
第 8 句因包含“五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云
第 9 句因包含“河漢”,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河漢
第 12 句因包含“停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停云
第 17 句因包含“逢驛使梅”,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逢驛使
第 18 句因包含“庭草”,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庭草
第 20 句因包含“彩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彩衣
郡齋夜坐與馮柳工公聯(lián)句有懷屠少卿 明 · 林光
七言排律 押先韻
青霄一別動經年(蘭),詩卷猶傳舊詠篇(琰)。
共撥紅爐看醉墨(光),坐銷孤獨費吟箋(蘭)。
江湖風雪懷人遠(琰),歧路音書別思懸(光)。
春意省中千柳直(蘭),夢回闕下五云連(琰)。
法星此夜昭河漢(光),駟馬他年耀市廛(蘭)。
伐木再歌秋鬢短(琰),停云獨立越江偏(光)。
涓埃無補慚予老(蘭),鼎鼐能調羨子賢(琰)。
何處風光還握手(光),幾人恩寵似登仙(琰)。
未逢驛使梅孤發(fā)(蘭),應念親庭草自妍(琰)。
南極未應虛夢想(光),白頭長見彩衣翩(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