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莊子集釋》卷一下〈內(nèi)篇·齊物論〉~79~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以異矣。雖然,請嘗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也者,有未始有?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也者。俄而有?矣,而未知有?之果孰有孰?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謂乎?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適有以至于三,而況自有適有乎!?適焉,因是已。唐·成玄英疏:「夫妙一之理,理非所言,是知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且一既一矣,言又言焉;有一有言,二名斯起。覆將后時之二名,對前時之妙一,有一有二,得不謂之三乎!從三以往,假有善巧算歷之人,亦不能紀(jì)得其數(shù),而況凡夫之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