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黃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黃鶴
第 4 句因包含“樓居”,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樓居
第 7 句因包含“雪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雪山
第 10 句因包含“馮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馮夷
第 11 句因包含“乘鸞,鳳,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鸞
第 12 句因包含“十洲,三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十洲三島
第 14 句因包含“謫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謫仙
第 17 句因包含“禰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禰衡
第 26 句因包含“當寧”,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當寧
第 26 句因包含“股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股肱
第 27 句因包含“騎鶴,上,揚州”,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騎鶴上揚州
第 28 句因包含“乘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槎
第 4 句因包含“樓居”,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樓居
第 7 句因包含“雪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雪山
第 10 句因包含“馮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馮夷
第 11 句因包含“乘鸞,鳳,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鸞
第 12 句因包含“十洲,三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十洲三島
第 14 句因包含“謫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謫仙
第 17 句因包含“禰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禰衡
第 26 句因包含“當寧”,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當寧
第 26 句因包含“股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股肱
第 27 句因包含“騎鶴,上,揚州”,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騎鶴上揚州
第 28 句因包含“乘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槎
登黃鶴樓步韻 明 · 費宏
出處:黃鶴樓集補
吾宗老仙此棲泊①,煉得身形似黃鶴。
一時羽化喜流傳,萬古樓居占空廓②。
星辰歷歷只平臨③,城郭茫茫總聯(lián)絡(luò)。
白波九道來雪山④,翠巘千重橫劍閣⑤。
靈瑟遙聞江上峰⑥,鼓聲近出馮夷宮⑦。
乘鸞翳鳳嘯儔侶⑧,十洲三島疑相通⑨。
何人醉后欲捶碎,謫仙非仙猶仙風(fēng)⑩。
橫江孤飛感奇夢,后來復(fù)有東坡翁⑾。
禰衡、崔顥俱英彥,景物牢籠已強半⑿。
中丞有興時登臨⒀,欲起諸公校詞翰⒁。
高歌寄到和最難,大抵百聞輸一見。
扁舟何日倚樓前,晴樹芳洲應(yīng)識面⒂。
卻愁地主已非公⒃,當寧股肱須老練⒄。
何心騎鶴上揚州⒅,自合乘槎溯天漢⒆。
【校注】
(1)吾宗句:指傳說中乘鶴仙人費文偉,因與作者同姓,故稱“吾宗”。
(2)一時二句:謂費文偉登仙,駕黃鶴憩于此,故號為黃鶴樓。
(3)星辰句:謂樓與天近,故平眺星辰,歷歷可數(shù)。
(4)白波句: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span id="oe2eiog" class='bold'>九道,猶九派,長江支流。雪山,謂白波涌起,高如雪山。
(5)翠巘:翠峰。劍閣:即劍閣道,在今四川省劍閣縣大、小劍山之間,古為川、陜間主要交通棧道,形勢十分險峻。
(6)靈瑟句:錢起《省試湘靈鼓瑟》云“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7)鼓聲句:曹植《洛神賦》:“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8)翳鳳:以鳳羽為華蓋,指仙人出游的儀仗。嘯儔侶:謂仙人召喚同伴。
(9)十洲三島:傳說中神仙所居,皆在大海中。十洲為祖、瀛、玄、炎、長、元、流、生、鳳鱗、聚窟十洲;三島即蓬萊三島。
(10)何人二句:指李白詩“我且為君捶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 之句。
(11)橫江二句:本蘇軾《后赤壁賦》:“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12)牢籠:包羅。謂黃鶴樓景物,前人詩中多已涉及。
(13)中丞:指秦金。
(14)欲起句:謂秦金約請諸詩家切磋酬唱黃鶴樓詩。
(15)晴樹芳洲:為崔顥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省略。
(16)卻愁句:大概此時秦金已召為吏部右侍郎,行將離湖廣之任,故有此語。地主:主人。
(17)當寧句:意謂朝廷需要秦金這樣干練的大臣,以為輔佐。寧,宮殿門、屏之間,為天子視朝所立之處,后因以“當寧”指朝廷或天子?!?span id="o4ug6ca" class='bold'>禮記·曲禮下》: “天子當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span id="uwa4wg2" class='bold'>令狐楚《賀西幸改期狀》:“當寧動色,再降德音?!?span id="qo4w82i" class='bold'>股肱,大臣。
(18)騎鶴上揚州:喻仕宦、財富、神仙兼而有之。《殷蕓小說》:“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揚州刺史,或愿多貲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span id="2uo4kq2" class='bold'>辛棄疾《山間競傳諸將有下棘寺者》:“去年騎鶴上揚州?!?(19)天漢:天河。
這首詩作于正德九年以后,秦金將離湖廣任時。這時作者已致仕家居數(shù)年,秦金將自己與東陽黃鶴樓唱和詩寄給了他,于是他寫下了這首和詩。由于自己從未登臨黃鶴樓,故作者在詩中深有“百聞輸一見”之感,表達了想親眼看看這萬古一樓和晴樹芳洲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