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7、36、192、205、210 句因包含“黃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黃鶴
第 56 句因包含“于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于飛
第 85 句因包含“烏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烏有
第 98 句因包含“跨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跨鶴
第 98 句因包含“去,跨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跨鶴
第 118 句因包含“云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亭
第 164 句因包含“呂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呂公
第 181 句因包含“鳳皇,臺(tái)”,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鳳凰臺(tái)
第 181 句因包含“鳳皇,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鳳凰詩
第 183 句因包含“鳳凰,臺(tái)”,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鳳凰臺(tái)
第 183 句因包含“鳳凰,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鳳凰詩
第 194 句因包含“太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太白
第 231 句因包含“仲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仲華
第 246 句因包含“諸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諸生
第 280 句因包含“吳公,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吳公守
第 286 句因包含“思,運(yùn)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運(yùn)斤
第 287 句因包含“禰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禰衡
第 295 句因包含“偃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偃月
第 294、295、296、297、298 句因包含“好事,為,攜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好事為攜酒
黃鶴樓雜記 明 · 未詳
 出處:黃鶴樓集卷中
通志》云,黃鵠山,一名黃鶴山,自南朝已著,因山得名。
世傳仙人王子安乘黃鶴過此;
又云費(fèi)文偉登仙黃鶴返憩于此;
或引梁任昉《記》所謂駕黃鶴之賓乃荀叔偉,非文偉也①。
又《報(bào)恩錄》載:江夏郡辛氏沽酒為業(yè),有一先生魁偉藍(lán)縷入座,謂辛氏曰:“有好酒飲吾否”②?
辛飲以巨杯。
明日復(fù)來,辛不待索而與之,如此半載,辛無倦意。
一日謂辛曰:“多負(fù)酒債,無錢酬汝”。
取籃中橘皮畫鶴于壁,謂:“客來飲酒,但令拍手歌之,其鶴必舞。
將此酬酒債”。
后客至,如其言,鶴果翩躚而舞,回旋宛爾,浪浪音律③。
為橘皮所畫,色黃,故人謂之黃鶴,莫不異之,欲觀者輒遺之金。
十年間,家富巨萬
一日,先生至曰:“向飲酒所答薄否”?
辛謝曰:“賴先生畫鶴,今至百倍,如少留,當(dāng)舉家供備以謝先生”。
先生笑曰:“吾豈為此”。
取笛吹數(shù)弄,須臾白云自空飛來,先生跨所畫鶴乘空而去。
辛氏于飛升處建焉。
廣漢張敬夫黃鶴樓以山而得名也④。
圖經(jīng)何自而為怪說,謂費(fèi)文偉仙去,駕鶴于此閻伯理《記》中乃實(shí)其事⑤;
或又引梁任昉《記》,謂駕鶴之賓乃荀叔偉,非文偉。
此皆因黃鶴之名而妄為之說。
旁有石照亭不知妄男子題詩窗間,遽相傳曰:“此呂洞賓所書”。
蘇子瞻亦載馮當(dāng)世之說,有“羽衣著屐”之詩⑥。
嗚呼!
寧有是理哉!
大都世俗之好怪也。
古字“鵠”與“鶴”通用,如“鵠不日浴而白”“黃鵠之一舉兮”之類,皆鶴也⑦。
黃鵠山黃鶴山,因以名,所從來遠(yuǎn)矣!
雖神仙之說固多窈冥,然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存而不論可也,而遽謂之烏有,無亦信理之過乎⑧!
《述異傳》云:荀叔瑋名環(huán),事母孝,妙道術(shù)。
黃鶴樓,望西南有物飄然而來,乃一羽虹裳,駕鶴而至者。
鶴止戶側(cè)、仙者就席賓主款對,已而辭去,跨鶴騰空,眇然煙滅⑨。
呂仙亭而上,有石鏡亭,謂巖際石出,日照烱然,故名⑩。
世傳郡太守與倅弈,忽一人至,云:“太守弈敗”⑾。
已而果然
隨于吹笛,聲甚凄楚太守跡之,遂失所在,惟見題一詩于亭,末書“呂”字⑿。
又有奇章亭,為牛僧孺宴處⒀;
壓云亭,為元世祖駐蹕處⒁。
二亭今廢,一石有“涌月臺(tái)三字,書法遒美,雜草莽間,幾至剝蝕,吊古者惜之。
有十盤亭,舊刻云:“東有亭,西有庵,路十盤而上”。
故名。
宋慶歷間建,監(jiān)茶柳應(yīng)辰,蔡余慶記⒂。
今亭與刻皆廢。
夏口西南因磯為墉,枕流而峙,曰黃鵠磯。
磯上今為觀音閣,云即古頭陀寺,然簡棲寺碑稱,南則大川浩汗,北則層峰削成,西眺城邑東望平皋,而不及茲,豈猶在其后邪⒃?
呂仙亭一在,一在山下,皆以祠洞賓。
《志》稱山下石壁上有呂仙像,又傳仙翁于此食之甚甘,可已腹疾;
而人多為妻子市,鮮遺其父母者,仙舉擲之,痕留石上宛然⒄。
仙棗亭在武當(dāng)宮后,是鵠山之巔,亦傳有呂仙跡,見舊記中。
南遷錄》云:江夏呂公洞前,有軍巡夜,見三人衣冠甚古,遺黃金數(shù)片,攜以歸,光發(fā),人爭取之。
訟于官,金遂化為石,藏軍資庫。
東坡鶴樓詩,全用此事⒅。
崔司封鶴樓詩,李白見之,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上頭”⒆。
乃去而作《金陵鳳皇臺(tái)》詩。
然說者猶謂崔詩前二聯(lián)不類律體。
李詩無論鳳凰臺(tái)之作,當(dāng)為勁敵,即《鸚鵡洲》詩,格律清絕未易軒輊。
集中有《望黃鶴樓古詩其他贈(zèng)送諸作及此獨(dú)多,一時(shí)推服之語,豈真閣筆乎⒇!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人以為非太白語,乃一禪僧用白前服崔詩事,綴二語于上,成一偈云;
一僧亦舉前二語而續(xù)之曰:“有意氣時(shí)消意氣,不風(fēng)流處也風(fēng)流”。
又一僧云:“酒逢知己,藝壓當(dāng)行”。
借用耳。
然太白集實(shí)有“我已為君捶碎黃鶴樓,君亦為吾踢翻鸚鵡洲”等語。
何物浮屠,乃爾舞文21。
元相國稹之鎮(zhèn)江夏也,嘗秋夕黃鶴遙望漢江之濱,有光若殘星22。
乃令人擢小舟至江所,詢漁者,云:“適獲一鯉”。
其人攜鯉而來。
,命剖之,腹中得古鏡二,如錢大,面背相合,背隱起雙龍,鱗鬣髯爪悉具,既磨瑩,愈有光耀。
寶之,常置巾箱中,相國終,鏡亦亡去。
王欽若仲華侍其祖郁官鄂,母李將免娠,一夕水大漲,遷黃鶴樓居焉,欽若遂生23。
元威順王墓當(dāng),為小塔,用胡禮也24。
雄據(jù)勝地,樵牧不及,憑欄撫景,憾不刬卻25!
黎狀元淳,少有特操俗傳故多祟,諸生偕公省試,戲謂之曰:“若能于此宿,請為若醵飲”26。
公欣然留宿,至夜半,有物伺之,公起危坐,若有驚避,相訝呼“狀元”者云,又謂有置具于公前而去者,信然是公大魁之兆,不特花底呼姓名者矣27!
舊制下隆而上銳,望之如筍立,甚聳秀。
嘉靖丙寅春,忽毀于火28。
先是,癸亥秋,大雷中,殘其脊,云有妖,故擊之,人亦訛言夜聞人聲,或?yàn)?span id="xvhyzxl" class='bold'>當(dāng)毀祥云29。
今規(guī)制宏麗,稍加于舊矣。
隆慶庚午父老,而難其材30。
適有二楠漂江中,人牽挽之不可得,聞?dòng)诠伲?span id="bpsveon" class='bold'>吳公設(shè)祭江滸,木自浮至,遂任,未幾折除國諸名材益之,匠人某者偃臥址,精思三日夜,而始運(yùn)斤成焉31。
鸚鵡洲禰衡顯,顧江水渺漫,往不恒見,讖云:“州出郡中,當(dāng)有高第”。
灞陵橋亦然32。
今水落沙明,州蟺蜿如偃月灞陵橋時(shí)露故址,好事者間攜酒游其上,大為鶴樓增勝33。
校注】 (1)任昉(460—508)南朝梁博昌(今山東壽光)人,字彥升,仕宋、齊、梁三代。梁武帝時(shí)黃門侍郎,出為義興、新安太守擅長表、奏等各體散文,時(shí)有“任筆沈詩”之稱。有《述異記二卷,似出后依托。 (2)藍(lán)縷:亦作“襤縷”?!?span id="xkyeds7" class='bold'>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lán)縷,以啟山林。” 杜預(yù)注:“藍(lán)縷,敝衣?!?span id="2zqp9ez" class='bold'>孔穎達(dá)疏:“《方言》云:楚謂凡人貧,衣破丑敝為藍(lán)縷。服虔云:言其縷破藍(lán)藍(lán)然?!?(3)浪浪形容音律節(jié)奏流暢。 (4)廣漢:縣名,漢置,屬廣漢郡。今屬四川省。張敬夫:即張栻,宋代廣漢人,居衡陽世稱南軒先生。孝宗時(shí),歷知撫州嚴(yán)州,累官吏部侍郎侍講復(fù)出袁州、靜江府后任荊湖北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改知江陵府。卒年四十八。 (5)圖經(jīng)泛指圖書文籍。 (6)“羽衣著屐”詩:指蘇軾李公擇黃鶴詩因紀(jì)舊所聞馮當(dāng)世者》詩,中有羽衣著屐空山”之句。 (7)鵠不日二句:《莊子·天運(yùn)》云:“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薄?span id="hezq7bh" class='bold'>楚辭·賈誼惜誓〉》:“黃鵠一舉兮,知山川紆曲;再舉兮,睹天地圜方?!?(8)窈冥深遠(yuǎn)、奧妙?!?span id="lo9kue2" class='bold'>淮南子·覽冥》:“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難以知論,不可以辯說也?!?(9)款對親切會(huì)晤。 (10)呂仙亭:《武昌府志》卷一“古跡”:“呂仙亭,即仙棗亭遺址,明景泰四年重建。”石鏡亭:《武昌府志》同上:“石鏡亭黃鶴樓西,臨崖,舊有石如鏡,宋賀鑄后人為亭以表之。今亭廢石亡?!睙K然:明亮貌。 (11)倅:古時(shí)地方佐貳副官叫丞、倅。 (12)跡:追蹤。 (13)牛僧孺(779—847)唐代鶉觚(今甘肅靈臺(tái))人,字思黯。貞元元年(785)進(jìn)士。憲宗時(shí)累官御史中丞穆宗時(shí)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時(shí),出為武昌軍節(jié)度使,封奇章郡公。與李宗閔、楊嗣復(fù)結(jié)為朋黨排斥異己,權(quán)震天下,時(shí)人稱為牛李”。新、舊《唐書》有傳。 (14)壓云亭:《武昌府志》卷一“古跡”云“壓云亭,在黃鵠山,元世祖嘗駐此,至正間建”。元世祖(1215—1294)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之孫,名忽必烈。1260 年繼其兄蒙哥大汗位,建號(hào)中統(tǒng)定都燕京(后改稱大都,北京)。至元八年(1272),定國號(hào)為元。至元十六年滅宋。在位三十五年。駐蹕帝王出巡,中途暫停,謂之駐蹕。蹕,原作蹕,徑改。指帝王車駕。左思吳都賦》:“于是弭節(jié)頓轡,齊鑣駐蹕?!?(15)慶歷北宋仁宗趙禎年號(hào)(1041—1048)監(jiān)茶宋代提舉茶鹽之官,監(jiān)茶為其屬官柳應(yīng)辰、蔡余慶生平不詳。 (16)頭陀寺王巾頭陀寺碑文》云“頭陀寺者,沙門釋慧宗之所立也。南則大川浩汗云霞之所沃蕩;北則層峰削成日月之所回薄;西眺城邑,百雉紆余東望平臬,千里超忽,信楚都勝地也”。簡棲王巾字?!?span id="gjx7thg" class='bold'>輿地紀(jì)勝》:“鄂州頭陀寺清遠(yuǎn)門外黃鵠山上,宋大明五年建。自南齊王巾寺碑,遂為古今名剎。” (17)市:買。鮮:少。 (18)東坡鶴樓詩:見注(5)。 (19)崔司封:即崔顥。曾任司勛員外郎。司封司勛之誤。 (20)閣:同“擱”。 (21)浮屠:《后漢書·楚王英傳》云“晚節(jié)更喜,學(xué)為浮屠齋戒祭祀”。李賢注:“浮屠,佛也,西域天竺佛道焉?!贝酥?span id="ojek1m2" class='bold'>僧人。 (22)元相國?。吼?span id="lv9jxp2" class='bold'>原作”,徑改。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河南人。長慶中曾知制誥,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和中,拜武昌軍節(jié)度使,卒。元稹獲鏡事載柳公權(quán)小說舊聞錄》;《三水小牘》題作“元稹烹鯉得鏡”。 (23)王欽若(962—1025)宋代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字定國。官至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封冀國公欽若黃鶴樓之說,見《宋史本傳。 (24)威順王:《元史·寬徹普化傳》云:“寬徹普化,世祖云孫,鎮(zhèn)南王脫歡子也。泰定三年封威順王,鎮(zhèn)武昌,賜金印。” (25)刬卻:鏟掉?!?span id="2wgmlqa" class='bold'>戰(zhàn)國策·齊策一》:“刬而類,破吾家?!?(26)黎狀元淳:即黎淳字太樸,明代華容人。天順元年(1457)進(jìn)士第一。成化中,官左庶子。后以南禮部尚書致仕。醵:《禮記·禮器》云“《周禮》其猶醵與”。鄭玄注:“合錢飲酒為醵?!?(27)大魁:即狀元。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九:“四方舉人京都,當(dāng)入見,而宋公宋郊姓名偶為眾人之首,……然其后卒為大魁。” (28)嘉靖丙寅:嘉靖四十五年(1566)。 (29)癸亥嘉靖四十二年(1563)。祥:征兆,吉兇之兆。 (30)隆慶庚午: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 (31)吳公不詳。任:采用。 (32)灞陵橋故址鸚鵡洲中。 (33)蟺蜿:屈曲盤旋?!?span id="v2ih2as" class='bold'>說文》:“蟺,宛蟺也?!薄?span id="ujxpzeh" class='bold'>文選嵇康琴賦》:“ 汩澎湃蜿蟺相糾?!弊ⅲ骸?span id="nyeuxrm" class='bold'>蜿蟺,展轉(zhuǎn)也?!?雜記大多據(jù)稗官小記,或析黃鶴之名,或究樓名之由,或載巷閭傳聞,或述史事舊說。雖為稗官之類,然敘事記人,多栩栩如生,新人耳目,可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