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一聲(一聲)  拼音:yī shēng
1.一個響音。《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寨內(nèi)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擁將出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當下,姚老夫子便和顏悅色的走到巡捕跟前,尊了一聲巡捕先生。」
2.國音聲調(diào),四聲分類的第一類。相當于陰平的音韻。
《漢語大詞典》:第一聲(第一聲)
指普通話陰平、陽平、上、去四類字調(diào)中的陰平聲。如“哀”“方”“肌”“秧”等字調(diào)為第一聲。
《分類字錦》:倚樓一聲(倚樓一聲)
趙嘏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分類:
《分類字錦》:云外一聲(云外一聲)
梅堯臣 魯山山行詩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聲不吭
長篇小說。德國伯爾作于1953年。經(jīng)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苦難的鮑格納,戰(zhàn)后在電話局里任小職員。他收入微薄,一家人擠在一間簡陋的小屋里,夫妻倆只能在周末去廉價的小旅館相會。妻子一聲不吭地忍受著生活的艱難。
《分類字錦》:一聲布榖(一聲布榖)
陸游 暮春詩 一聲布榖便無說,紅藥雖開不屬春。
分類:送春
《分類字錦》:一聲洞徹(一聲洞徹)
竇庠 于闐鐘歌 有時清秋日正中,繁霜滿地天無風。一聲洞徹八音盡,萬籟悄然星漢空。
分類:
《分類字錦》:一聲九息(一聲九息)
甘澤謠:凡發(fā)揚一聲,出入九息,古之至音者。一疊十二節(jié),一節(jié)十二敲,今之名樂也。
分類:
《分類字錦》:一聲兩曲(一聲兩曲)
志奇:絳樹一聲能歌兩曲,二人細聽,各聞一曲,一字不亂。人疑其一聲在鼻,竟不測其何術(shù)。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口一聲(一口一聲)
猶口口聲聲。《金瓶梅詞話》第七回:“ 西門慶 那里肯,一口一聲只叫‘姑娘請受禮。’”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匡超人 為人乖巧,在船上不拏強拏,不動強動,一口一聲只叫老爹?!?/div>
分類:口口聲聲
《國語辭典》:撲通一聲(撲通一聲)  拼音:pū tōng yī shēng
擬聲詞。形容東西落水聲。如:「撲通一聲,身子落了下來,弄得水花四濺。」
《國語辭典》:噗的一聲(噗的一聲)  拼音:pū de yī shēng
形容氣體自鼻子發(fā)出時所造成的聲音。如:「動物園中的大象噗的一聲,噴出一道水柱。」
《國語辭典》:巴不得一聲兒(巴不得一聲兒)  拼音:bā bù de yī shēng ér
等不及?!?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四○回:「劉姥姥聽說,巴不得一聲兒,便拉了板兒,登梯上去。」《紅樓夢》第七○回:「這里小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個美人風箏來。」
《國語辭典》:得不的一聲(得不的一聲)  拼音:dé bù de yī shēng
巴不得的應諾。形容心中非常盼望、迫切的立刻回應對方?!?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七一回:「周瑞家的聽了,得不的一聲,──素日因與這幾個人不睦,──出來了便命一個小廝到林之孝家傳鳳姐的話?!埂镀缏窡簟返谌兀骸溉擞心槝溆衅?,前日趕出來,磕頭亂央不肯收下,今日得不的一聲兒,又回去了?!?/div>
《國語辭典》:一聲不響(一聲不響)  拼音:yī shēng bù xiǎng
不發(fā)出任何聲音?!段拿餍∈贰返谒娜兀骸刚l知胡道臺見了這許多人,早把他嚇呆了。楞了半天,一聲不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