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7分類詞匯 30
《國語辭典》:一律  拼音:yī lǜ
同等、一致。如:「千篇一律」。《文明小史》第四三回:「省城大小學堂,一律定于七月二十一日開學?!?/div>
《漢語大詞典》:同一律
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必須在同一意義上使用概念和判斷,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斷。
《漢語大詞典》:千年一律
猶言千古一律。 明 李贄 《題孔子像于芝佛院》:“萬口一詞,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div>
《國語辭典》:千篇一律  拼音:qiān piān yī lǜ
形式或內(nèi)容毫無變化。《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顏軼回的著作,有些地方千篇一律?!?/div>
《漢語大詞典》:千古一律
謂從來如此。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周紀·敬王》:“殺 子產(chǎn) ,謗 仲尼 ,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分類:從來
《漢語大詞典》:視同一律(視同一律)
同等看待。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又論“第三種人”》:“ 中國 的左翼理論家是否真指‘忠實于自己的藝術(shù)的作者’為全是‘資產(chǎn)階級的幫閑者’……至于‘忠實于自己的藝術(shù)的作者’,卻并未視同一律。”
《國語辭典》:三一律  拼音:sān yī lǜ
戲劇創(chuàng)作的三條規(guī)則,是標榜古典主義的法國學院派人士奉為神圣不可侵犯的金科玉律。規(guī)定戲劇的時間應以一日二十四小時為限,所提供的故事應發(fā)生在相同的地點,加上有開始、中間和結(jié)束的單一動作,便成為有名的三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