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514
典故
407
詞典
5470
佛典
1073
其它
1564
共8514,分568頁顯示
上一頁
85
86
87
88
8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91
92
93
94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元一
一封書
一助
一拍
一藏
一巢
一反
相一
一枝藤
一旗
一陽生
一敬
一觥
一魚
一些
《漢語大詞典》:
元一
(1).即一元。四千六百十七年的一個(gè)周期。
《
漢書·律歷志上
》
:“三統(tǒng)合於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為法。”參見“ 一元 ”。
(2).指萬物的本源。 三國 魏
劉劭
《
人物志·九徵
》
:“凡有血?dú)庹吣缓灰詾橘|(zhì)?!?晉
葛洪
《
抱樸子·暢玄
》
:“胞胎元一,范鑄兩儀。”
分類:
萬物
一元
本源
周期
《國語辭典》:
一元
拼音:
yī yuán
1.古歷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漢書。卷二一。律歷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br />2.事物的始端。《漢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赋贾?jǐn)案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br />3.純一原理。如:「一元化」。
分類:
一頭
天下
個(gè)中
中心
邵雍
元寶
世界
貨幣
一枚
一元
銀圓
消滅
周期
叫做
《漢語大詞典》:
一封書(一封書)
(1).一封信。
《
史記·越世家
》
:“ 朱公 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故所善 莊生 ?!?唐
于武陵
《客中》
詩:“一封書未返,千樹葉皆飛?!?br />(2). 明 代一種酷刑的名稱。
《
明史·刑法志二
》
:“酷吏輒用挺棍、夾棍、腦箍、烙鐵及一封書、鼠彈箏……或鞭脊背、兩踝致傷以上者,俱奏請(qǐng),罪至充軍?!?br />(3).南詞曲牌名。一名
《秋江送別》
。
分類:
詞曲
酷刑
《駢字類編》:
一助
詩:歲取十千。疏:孟子云:請(qǐng)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九一而助者,為九中一。知什一自賦非什中一者,以言九一,即云而助,明九中一助也。國中言什一,乃云使自賦,是什一之中使自賦之,明非什中一為賦也意。又史記留侯世家: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 大臣多諌爭,未能得堅(jiān)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jì),策。上信用之。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始上數(shù)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馀人何益!呂澤強(qiáng)要曰:為我畫計(jì)。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qǐng),宜來,來以為客,時(shí)時(shí)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
《駢字類編》:
一拍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
笳一會(huì)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漢語大詞典》:
一藏
(1).梵語“藏”有包蘊(yùn)意,故佛教謂一切教法為“一藏”。
《
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明照安禪師
》
:“僧問一藏圓光,如何是體?”
(2).指一部藏經(jīng)。
《
景德傳燈錄·宗密禪師
》
:“遂著
《禪源諸詮》
,寫録諸家所述詮表,禪門根源道理,文字偈句,集為一藏?!?span id="xz9hvmb"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十回:“長老道:‘眾亦難消。與汝置經(jīng)一藏,消滅罪惡,早登善果。’”
《西游記》
第八回:“如來曰:‘我有
《法》
一藏,談天;
《論》
一藏,説地;
《經(jīng)》
一藏,度鬼。三藏共計(jì)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jīng),正善之門?!?/div>
分類:
梵語
藏經(jīng)
佛教
教法
《駢字類編》:
一巢
唐 白居易
燕詩示劉叟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漢語大詞典》:
一反
完全反過來。
《
新唐書·孟簡傳
》
:“代 李遜 為 浙東 觀察使。 遜 抑士族,右編人,至恣橫不檢。及 簡 ,一反之,農(nóng)估兼受其弊,時(shí)謂兩失之?!?毛澤東
《把軍隊(duì)變?yōu)楣ぷ麝?duì)》
:“今后將一反過去二十年先鄉(xiāng)村后城市的方式,而改變?yōu)橄瘸鞘泻筻l(xiāng)村的方式?!?朱丹
《畫外隨筆》
:“解放后,老人一反過去的習(xí)慣,常常出門拜客,參與社會(huì)活動(dòng)?!?/div>
分類:
一反
反過
《漢語大詞典》:
相一
統(tǒng)一;彼此一致。 漢 桓寬
《
鹽鐵論·水旱
》
:“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務(wù)為善器?!?span id="9svjzu7" class="book">《
后漢書·劉盆子傳
》:“諸將日會(huì)論功,爭言讙呼,拔劍擊柱,不能相一?!?宋
陳亮
《廷對(duì)策》
:“夫天下之學(xué),不能以相一?!?/div>
分類:
相一
統(tǒng)一
彼此
一致
《漢語大詞典》:
一枝藤
指手杖。 唐
李商隱
《北青蘿》
詩:“獨(dú)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唐
李洞
《送人之天臺(tái)》
詩:“行李一枝藤,云邊曉扣冰?!?/div>
分類:
手杖
《駢字類編》:
一旗
宋 沈與求
戲酬嘗草茶
一旗但覺烹殊品,雙鳳何須覓瑞芽。
宋 陸游
春晴
風(fēng)和已染柳千縷,山冷未開茶一旗。
《國語辭典》:
一陽生(一陽生)
拼音:
yī yáng shēng
冬至以后,白日漸長,古人視為陽氣初動(dòng),故稱冬至為「一陽生」?!兑捉?jīng)。復(fù)卦。象曰》:「后不省方」句下唐??追f達(dá)。正義:「冬至一陽生,是陽動(dòng)用而陰復(fù)于靜也?!?/div>
分類:
冬至
后白
白天
為是
陽氣
《駢字類編》:
一敬
隋書潘徽傳:宗廟極重。上天極高。父極尊。君極貴。四者咸同一敬。
《駢字類編》:
一觥
唐 曹唐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其六十二
妾有一觥云母酒,請(qǐng)君終宴莫推辭。
《駢字類編》:
一魚(一魚)
宋 蘇軾
畫魚歌
一魚中刃百魚驚,蝦蟹奔忙誤跳擲。
《國語辭典》:
一些
拼音:
yī xiē
少數(shù)、一部分?!都t樓夢(mèng)》第四二回:「富貴人家養(yǎng)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屈?!挂沧鳌敢稽c(diǎn)」、「一些個(gè)」、「一絲」。
分類:
數(shù)量
不止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