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司  拼音:sān sī
三種官職的合稱:(1)東漢以太尉、司空、司徒為三司?!逗鬂h書。卷六。孝順帝紀》:「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固啤U聭烟?。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挂卜Q為「三公」。(2)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缎绿茣?。卷四八。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3)后唐迄宋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皆理財之官?!顿Y治通鑒。卷二六五。唐紀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三年》:「戊寅,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4)明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三司。皆為各行省的文武長官。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也稱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也稱為「三師」。
《國語辭典》:三臺(三臺)  拼音:sān tái
1.漢時以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總稱為「三臺」?!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br />2.古時天子有靈臺、時臺、囿臺,合稱為「三臺」。唐。徐堅《初學記。卷二四。臺第六。敘事》:「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br />3.星座名。分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各兩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階級一樣。參見「泰階」條。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挂卜Q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國語辭典》:三事  拼音:sān shì
1.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詩經(jīng)。小雅。雨無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固啤?追f達。正義:「三事大夫唯三公耳?!?br />2.三件事情:(1)春、夏、秋三季農(nóng)事?!对娊?jīng)。大雅。常武》:「不留不處,三事就緒?!固啤?追f達。正義:「故知三事謂三農(nóng)之事?!?2)正德、利用、厚生?!稌?jīng)。大禹謨》唐??追f達。正義:「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當諧和之?!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請上尊號表:「由是五谷歲登,百瑞時見,六府三事,惟序惟歌?!?3)事父、事師、事君。見《國語。晉語一》。(4)天、地、人之事?!秶Z。楚語下》:「王曰:『三事者何也?』對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弧?/div>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挂卜Q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國語辭典》:上司  拼音:shàng sī
1.漢時對三公的稱呼?!逗鬂h書。卷三○下。郎顗襄楷列傳。郎顗》:「金精之變,責歸上司?!固?。章懷太子。注:「上司謂司馬也,建武二十七年改為太尉?!购蠓褐父吖佟H龂?。鐘會 移蜀將吏士民檄:「往者吳將孫壹,舉眾內附,位為上司,寵秩殊異?!?br />2.上級長官?!冻蹩膛陌阁@奇》卷一○:「我們動了三學朋友去見上司,怕不打斷你這老驢的腿!」《儒林外史》第一回:「因前日本縣老爺吩咐,要畫二十四副花卉冊頁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
《國語辭典》:袞服(袞服)  拼音:gǔn fú
1.袞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著的禮服,衣上繪有卷龍?!侗笔?。卷一。魏本紀。太祖道武帝》:「躬履謙虛,退身后己,宸儀未彰,袞服未御,非所以上允皇天之意,下副樂推之心。」
2.三公。古代天子以袞服賜上公,故借指三公。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重世刺舉,連鑣袞服?!固?。白居易聞庾七左降因詠所懷〉詩:「袞服相天下,儻來非我通?!?/div>
《國語辭典》:袞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禮服,指龍衣。《詩經(jīng)。豳風。九罭》:「我覯之子,袞衣繡裳。」
《漢語大詞典》:袞章
(1).袞衣上的紋樣。借指袞衣。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詔給溫明秘器,歛以袞章,備九命之禮?!?呂向 注:“袞章,龍服也?!?span id="ayvd16z" class="book">《新唐書·車服志》:“季夏迎氣,龍見而雩,如之何可服?故歷代唯服袞章。”
(2).借指三公。陳書·孔奐傳:“ 奐 曰:‘袞章之職,本以德舉,未必皇枝?!?span id="jbeah1e" class="book">《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三公一命。袞,命服,身之章也?!?宋 司馬光 《謝??眴ⅰ?/a>:“各適其器,不遺眾才。顧眄所加,人增大呂之重;議論所與,世劇袞章之榮?!?/div>
《國語辭典》:槐鼎  拼音:huái dǐng
槐,三槐。鼎,鼎足?;倍Ρ扔魅??!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傳上。序》:「故王梁、孫咸名應圖箓,越登槐鼎之任?!埂端螘>硭亩?。王弘傳》:「正位槐鼎,統(tǒng)理神州?!?/div>
《漢語大詞典》:三能
(1).星名。即三臺。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色齊,君臣和;不齊為乖戾?!?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能音臺”。《漢書·王莽傳中》:“皇帝謙讓,以攝居之,未當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馬?!?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應召北上》詩之一:“燭燭三能光,左右勾陳側。”
(2).指三公。 唐 王灣 《哭補闕亡友綦毋學士》詩:“崇儀希上德,近侍接三能?!?/div>
《漢語大詞典》:三吏
(1).即三公。左傳·成公二年:“王使委於三吏。” 杜預 注:“三吏,三公也。三公者,天子之吏也?!?北齊 杜弼 《檄梁文》:“位此三吏,邑啟千社?!眳⒁姟?三公 ”。
(2).指三卿。逸周書·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執(zhí)事之人,朝於大庭?!?孔晁 注:“三吏,三卿也?!?br />(3).指 唐 杜甫 的著名詩作《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文學史上與他的《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合稱“三吏三別”。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挂卜Q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漢語大詞典》:鼎槐
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 宋 秦觀 《致政通議口號》:“馬鶴英姿,鼎槐華胄。身見 六朝 之盛,位登兩省之崇?!?宋 江漢 《喜遷鶯》詞:“繡袞香濃,鼎槐風細,榮耀滿門朱紫?!眳⒁姟?槐棘 ”、“ 槐鼎 ”。
《國語辭典》:臺槐(臺槐)  拼音:tái huái
臺,古代以三臺星象徵三公。見《后漢書。卷三○下。郎顗傳》章懷太子注引《春秋元命包》。槐,周時在宮廷之外,種有槐樹三棵,做為三公朝見天子時所立之位。見《周禮。秋官。朝士》。后以臺槐稱三公等宰輔重臣。《晉書。卷四四。鄭袤傳。史臣曰》:「此數(shù)公者,或以雅望處臺槐,或以高名居保傅,自非一時之秀,亦曷能至于斯。」
《漢語大詞典》:三鉉(三鉉)
喻三公。鉉,舉鼎器。晉書·劉琨祖逖等傳論:“勵其貞操,契寒松而立節(jié),咸能自致三鉉,成名一時?!?span id="jrnftkc" class="book">《南齊書·高帝紀上》:“相國位總百辟,秩踰三鉉?!?/div>
分類:三公鼎器
《漢語大詞典》:槐袞
喻指三公。袞,袞衣,上公所服。南齊書·崔祖思傳:“決獄無寃,慶昌枝裔,槐袞相襲,蟬紫傳輝。” 南朝 梁簡文帝 《〈菩提樹頌〉序》:“少陽懋善於元真,蕃臣燮和於槐袞?!?/div>
《國語辭典》:公卿  拼音:gōng qīng
1.三公九卿的簡稱?!墩撜Z。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
2.比喻高位、高官。宋。蘇軾 洗兒戲作詩:「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九:「卻又讀書能文,敬禮賢士,一時公卿間,多稱誦他好處?!?/div>
《國語辭典》:從事(從事)  拼音:cóng shì
1.將某類事情當作職業(yè)般去做。如:「從事農(nóng)耕」、「從事寫作」。
2.辦事、處理事務。如:「朝夕從事」、「勤勉從事」。《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br />3.處置?!度龂萘x》第四回:「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
4.職官名。漢刺史佐吏,如別駕、治中等皆稱為「從事史」,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制,宋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