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門(三門)  拼音:sān mén
1.古代諸侯都城有三道門,即庫門、雉門、路門?!抖Y記。明堂位》漢。鄭玄。注:「天子五門,皋庫稚應路,魯有庫雉路,則諸侯三門。」
2.本指空門、無相門與無作門。后泛指寺院的大門。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休道立下寺,我連三門都與你蓋了?!乖?。王實甫《破窯記》第二折:「呀!他在我三門下寫下兩句詩,男兒未遇氣沖沖,懊惱阇黎齋后鐘?!?br />3.地名。位于浙江省境東部,瀕三門灣。
《分類字錦》:鑿三門山(鑿三門山)
唐會要:開元二十九年,陜郡太守李齊物鑿三門山以通運,辟三門巔,輸巖險之地,俾負索引艦,升于安流,自齊物始也。
分類:漕運
《國語辭典》:三門干部(三門幹部)  拼音:sān mén gàn bù
指從家里到學校,又從學校直接分配到服務機關而從未做過基層的干部。
《漢語大詞典》:三門四戶(三門四戶)
各道門戶。 元 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便道 岳孔目 有個好渾家,三門四戶不出,無人能勾得見。”
分類:道門門戶
《漢語大詞典》:三門峽(三門峽)
黃河 中游著名峽谷之一。地處 河南省 三門峽市 和 山西省 平陸縣 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