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135  136  137  138  139  141  142  143  14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五星三
穩(wěn)吃三注
文質(zhì)三統(tǒng)
位三司上
為三輔最
為三徑資
渭城三疊
巫峽三聲
屋三為井
烏絲三尺
握三公字
歲漕三河
歲寒三友
湯去三面
唐三彩
《漢語大詞典》:五星三
舊時星命術(shù)士以“五星三命”來推算人的命運,“五星三”即指“命”。 元 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惱將起來,咬著牙拿起那水磨鞭,照著我就打來。哥哥,那時節(jié)若是別個,也著他送了五星三?!眳⒁姟?五星 ”、“ 三命 ”。
《國語辭典》:穩(wěn)吃三注(穩(wěn)吃三注)  拼音:wěn chī sān zhù
(諺語)三注為賭牌九時在天門、上門、下門下的注。穩(wěn)吃三注指穩(wěn)穩(wěn)的贏得賭注,借喻為不勞而獲?!秲号⑿蹅鳌返谖寤兀骸改桥芴脙旱南日f:『這我們怎么倒穩(wěn)吃三注呢?』那女子說:『別累贅,拿了去,我還干正經(jīng)的呢!』」
《漢語大詞典》:文質(zhì)三統(tǒng)(文質(zhì)三統(tǒng))
謂 夏 、 商 、 周 三代政事不同。《論語·為政》“子曰:‘ 殷 因於 夏 禮,所損益可知也; 周 因於 殷 禮,所損益可知也’”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所損益,謂文質(zhì)三統(tǒng)。” 朱熹 集注:“文質(zhì)謂 夏 尚忠, 商 尚賢, 周 尚文;三統(tǒng)謂 夏 正建寅為人統(tǒng), 商 正建丑為地統(tǒng), 周 正建子為天統(tǒng)?!?/div>
《分類字錦》:位三司上
晉書鄭沖傳:嘉平三年,拜司空,俄轉(zhuǎn)司徒。常道鄉(xiāng)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
分類:公孤
《分類字錦》:為三輔最(為三輔最)
漢書尹翁歸傳:以高第入守右扶風(fēng),滿歲為真,京師畏其威嚴,扶風(fēng)大治,盜賊課常為三輔最。
分類:京尹
《分類字錦》:為三徑資(為三徑資)
晉書陶潛傳: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
分類:縣令
《漢語大詞典》:渭城三疊(渭城三疊)
《渭城曲》。此曲分三段,將歌詞重復(fù)三遍,故稱“三迭”。 清 陳維嵩 《滿江紅·將發(fā)梁溪酒后與吳薗次》詞:“奈怱怱欲唱《渭城三疊》,歸去道塲山下路,也應(yīng)瘦了丹楓葉?!?/div>
《分類字錦》:巫峽三聲(巫峽三聲)
水經(jīng)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屢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分類字錦》:屋三為井(屋三為井)
司馬法: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
分類:田制
《分類字錦》:烏絲三尺(烏絲三尺)
霍小玉傳:玉取繡囊,出越姬烏絲欄素叚三尺以授生。生多才思,援筆成章。
分類:
《分類字錦》:握三公字
李合別傳:合手握三公之字。
分類:
《分類字錦》:歲漕三河(歲漕三河)
宋史食貨志:景德四年。定汴河歲額六百萬石。天圣四年。荊湖江淮州縣和糴上供。小民闕食。自五年后。權(quán)減五十萬石。慶歷中。又減廣濟河二十萬石。后黃河歲漕益減耗。才運菽三十萬石。歲創(chuàng)漕船。市材木。役牙前。勞費甚廣。嘉祐四年。罷所運菽。減漕船三百艘。自是歲漕三河而已。
分類:漕運
《國語辭典》:歲寒三友(歲寒三友)  拼音:suì hán sān yǒu
1.松、竹、梅。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
2.山水、松竹、琴酒。見清。趙翼《陔馀叢考。卷四三。歲寒三友》。
《漢語大詞典》:湯去三面(湯去三面)
史記·殷本紀:“ 湯 出,見野張網(wǎng)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wǎng)。’ 湯 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wǎng)?!T侯聞之,曰:‘ 湯 德至矣,及禽獸。’”后因以“湯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后漢書·王暢傳:“ 湯 去三面,八方歸仁?!眳⒁姟?湯網(wǎng) ”。
分類:普施
《國語辭典》:湯網(wǎng)(湯網(wǎng))  拼音:tāng wǎng
比喻以寬大仁厚的態(tài)度對待罪人。參見「網(wǎng)開三面」條。唐。宣宗〈平黨項德音〉:「大開湯網(wǎng),已施去殺之仁?!?/div>
分類:寬大
《國語辭典》:唐三彩  拼音:táng sān cǎi
一種唐代彩色的釉陶。多為貴族陪葬的明器。造形繁多,三彩俑可為代表。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主,另加上褐、藍、黑及少量茄紫色。胎體先素?zé)俣啻紊嫌?,于窯中低溫烘烤,釉藥流動互滲,產(chǎn)生豐富多彩的色澤變化。顏色艷麗,簡潔高雅,富含西域色彩,和貴族的豪華作風(fēng)相符。盛行于初唐至開元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后漸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