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三休
三秀
三秀悲中散
三嗅
三薰沐
三雅
三咽李螬
三陽初轉(zhuǎn)
三已
三益
三翼
三雍奏樂
三宥
三馀
三馀事業(yè)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楚王


漢·賈誼《新書》卷七《退讓》
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饗客于章華之臺(tái)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楚王曰:「翟國亦有此臺(tái)乎?」使者曰:「否。翟窶國也,惡見此臺(tái)也。翟王之自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茆茨弗剪,采椽弗刮。且翟王猶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翟國惡見此臺(tái)也!」楚王愧。

例句

危徑幾萬轉(zhuǎn),數(shù)里將三休。 王維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里至黃牛嶺見黃花川

龍驂駐六馬,飛閣上三休。 虞世南 奉和至壽春應(yīng)令

獨(dú)此三休上,還傷千歲心。 褚亮 臨高臺(tái)

綴星羅百拱,緣漢轉(zhuǎn)三休。 許敬宗 奉和圣制登三臺(tái)言志應(yīng)制

三休變覆景,萬轉(zhuǎn)迷宇宙。 錢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典故

《楚辭補(bǔ)注》卷二〈九歌·山鬼〉~79~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xiǎn)難兮獨(dú)后來。表獨(dú)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填填兮雨冥冥,?啾啾兮又夜鳴。風(fēng)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漢·王逸注:「三秀,謂芝草也?!顾?#183;洪興祖補(bǔ)注:「〈思玄賦〉云:『冀一年之三秀兮,遒白露之為霜?!弧?/span>
《爾雅注疏》卷八〈釋草〉~35~
淔灌苬芝。晉·郭璞注:「芝,一歲三華,瑞草?!?/span>
典故
三秀悲中散

相關(guān)人物
嵇康


《昭明文選》卷二十三〈詩丙·哀傷·幽憤詩〉~084~
煌煌靈芝,一年三秀;予獨(dú)何為,有志不就。唐·李善注:「《楚辭》曰:『采三秀于山間?!煌跻菰唬骸喝?,謂芝草也?!弧?/span>
《楚辭補(bǔ)注》卷二〈九歌·山鬼〉~80~
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啾啾兮又夜鳴。風(fēng)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宋·洪興祖補(bǔ)注:「《爾雅》『茵芝』注云:『一歲三華,瑞草也?!弧?/span>

例句

三秀悲中散,二毛傷虎賁。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

典故
三嗅


《論語注疏·鄉(xiāng)黨》~9~
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shí)哉!時(shí)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宋·邢炳疏:「嗅,謂鼻歆其氣。」

例句

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fēng)三嗅馨香泣。 杜甫 秋雨嘆三首 其一

典故
三薰沐

相關(guān)人物
魯莊公


《國語》卷六〈齊語·管仲對(duì)桓公以霸術(shù)〉~223~
莊公以問施伯,施伯對(duì)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國,則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齊,則必長為魯國憂矣?!骨f公曰;「若何?」施伯對(duì)曰:「殺而以其尸授之?!骨f公將殺管仲,齊使者請(qǐng)?jiān)唬骸腹丫H以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猶未得請(qǐng)也。請(qǐng)生之?!褂谑乔f公使束縛以予齊使,齊使受之而退。比至,三釁、三浴之?;腹H逆之于郊,而與之坐而問焉,曰:「昔吾先君襄公筑臺(tái)以為高位,田、狩、?、弋,不聽國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九妃、六嬪,陳妾數(shù)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繡。戎士凍餒,戎車待游車之裂,戎士待陳妾之馀。優(yōu)笑在前,賢材在后。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恐宗廟之不掃除,社稷之不血食,敢問為此若何?」管子對(duì)曰:「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遠(yuǎn)績以成名,合群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設(shè)象以為民紀(jì),式權(quán)以相應(yīng),比綴以度,本肇末,勸之以賞賜,糾之以刑罰,班序顛毛,以為民紀(jì)統(tǒng)?!够腹唬骸笧橹艉危俊构茏訉?duì)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參其國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為之終,而慎用其六柄焉?!谷龂鴧?#183;韋昭注:「以香涂身曰釁,亦或?yàn)椤浮貉弧!?/span>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韓愈七·答呂醫(yī)山人書〉~5602~2~
愈白?;輹?zé)以不能如信陵執(zhí)轡者。夫信陵戰(zhàn)國公子。欲以取士聲勢(shì)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無孔子。不當(dāng)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樸茂之美意??治吹a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為書。各自名家。亂圣人之宗。后生習(xí)傳。雜而不貫。故設(shè)問以觀吾子。其已成熟乎。將以為友也。其未成熟乎。將以講去其非而趨是耳。不如六國公子有市于道者也。方今天下入仕。惟以進(jìn)士明經(jīng)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習(xí)熟時(shí)俗。工于語言。識(shí)形勢(shì)。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壞。恐不復(fù)振起。務(wù)欲進(jìn)足下趨死不顧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爭(zhēng)救之耳。非謂當(dāng)今公卿閒無足下輩文學(xué)知識(shí)也。不得以信陵比。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門。吾待足下。雖未盡賓主之道。不可謂無意者。足下行天下。得此于人蓋寡。乃遂能責(zé)不足于我。此真仆所汲汲求者。議雖未中節(jié)。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仆之所為。少安無躁。愈頓首。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劉表
 
曹丕(魏文帝)


《太平御覽》卷八四五
三國魏·曹丕《典論》:劉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本紀(jì)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第七
居數(shù)日,項(xiàng)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jì)?,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xiàng)王曰:「關(guān)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xiàng)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鬼?xiàng)王聞之,烹說者。

例句

俱裁七步詠,同傾三雅杯。 于志寧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賦一字得杯

酒每傾三雅,書能發(fā)百函。 劉禹錫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zhèn)改月偶書所懷

八關(guān)齋適罷,三雅興尤偏。 劉禹錫 酬樂天醉后狂吟十韻

典故
于陵拾李
 
半李煙
 
陳仲井
 
啖螬李
 
三咽李螬

相關(guān)人物
陳仲子


《孟子》卷六《滕文公下》
匡章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井上有李,螬食實(shí)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后耳有聞,目有見。」

例句

退想于陵子,三咽資李螬。斯道難為偕,沉憂安所韜。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典故
三陽初轉(zhuǎn)


《尚書》卷十二〈周書·洪范〉~69~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唐·孔穎達(dá)疏:「冬至以及于夏至,當(dāng)為陽來。正月為春,木位也,三陽巳生,故三為木數(shù)。夏至以及冬至,當(dāng)為陰進(jìn),八月為秋,金位也,四陰已生,故四為金數(shù)?!?/span>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尹子文


《論語注疏·公冶長》~44~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乖唬骸溉室雍酰俊乖唬骸肝粗?,焉得仁?」

例句

載踐每若驚,三已無慍色。 皇甫澈 賦四相詩禮部尚書門下侍郎平章事李峴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后漢書》卷二十八下〈馮衍列傳下·馮衍〉~984~
臣自惟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固讓而不受之。唐·李賢注:「《論語注疏》載孔子言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故衍引以為言也。」
《論語注疏·季氏》~48~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span>

例句

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調(diào)。 劉禹錫 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zèng)

懿君敦三益,頹俗期一變。 楊巨源 題趙孟莊

似逢三益友,如對(duì)十年兄。 牛僧孺 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mèng)得樂天

舊友懷三益,關(guān)山阻二崤。 陸龜蒙 奉和襲美新秋言懷三十韻次韻

典故

《昭明文選》卷三十五〈七下詔冊(cè)·七下·七命八首〉~600~
大夫曰:「蘭宮秘宇,彫堂綺櫳。云屏爛汗,瓊壁青蔥。應(yīng)門八襲,琁臺(tái)九重。表以百常之闕,圜以萬雉之墉。爾乃峣榭迎風(fēng),秀出中天。翠觀岑青,彫閣霞連。長翼臨云,飛陛凌山。望玉繩而結(jié)極,承倒景而開軒。?素炳煥,枌栱嵯峨。陰虬負(fù)檐,陽馬承阿。錯(cuò)以瑤英,鏤以金華。方疏含秀,圓井吐葩。重殿疊起,交綺對(duì)幌。幽堂晝密,明室夜朗。焦螟飛而風(fēng)生,尺蠖動(dòng)而成響。若乃目厭常玩,體倦帷幄。攜公子而雙游,時(shí)娛觀于林麓。登翠阜,臨丹谷。華草錦繁,飛采星燭。陽葉春青,陰條秋綠。華實(shí)代新,承意恣歡。仰折神虈,俯采朝蘭。溯蕙風(fēng)于衡薄,眷椒涂于瑤壇。爾乃浮三翼,戲中沚。潛鰓駭,驚翰起。沈絲結(jié),飛矰理。掛歸翮于赤霄之表,出華鱗于紫淵之里。然后縱棹隨風(fēng),弭楫乘波。吹孤竹,拊云和。淵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歌曰:乘鳧舟兮為水嬉,臨芳洲兮拔靈芝。樂以忘戚,游以卒時(shí)。窮夜為日,畢歲為期。此蓋宴居之浩麗,子豈能從我而處之乎?」公子曰:「余病,未能也。」唐·李善注引《越絕書·伍子胥水戰(zhàn)兵法內(nèi)經(jīng)》曰:「大翼一艘,長十丈;中翼一艘,長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長九丈。」唐·劉良注:「三翼,船也?!?/span>
《藝文類聚》卷五十六〈雜文部二·詩〉~0~
〈船名詩〉曰:天暝浮云飛,三翼自相追。池模白鵠舞,檐知青雀歸。華淵通轉(zhuǎn),伏檻跨相磯。松澗流星影,桂窗斜月暉。思君此無極,高樓淚染衣。
典故
三雍奏樂

相關(guān)人物
劉德(河間獻(xiàn)王)


《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列傳·河間獻(xiàn)王劉德〉~24~
武帝時(shí),獻(xiàn)王來朝,獻(xiàn)雅樂,對(duì)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馀事。其對(duì)推道術(shù)而言,得事之中,文約指明。唐·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曰:「辟雍、明堂、靈臺(tái)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
《梁書》卷二十二〈太祖五王列傳〉~355~
史臣曰:自昔王者創(chuàng)業(yè),廣植親親,割裂州國,封建子弟。是以大旂少帛,崇于魯、衛(wèi),盤石凝脂,樹斯梁、楚。高祖遠(yuǎn)遵前軌,藩屏懿親。至于安成、南平、鄱陽、始興,俱以名跡著,蓋亦漢之間、平矣。
典故

《周禮注疏》卷三十六〈秋官司寇·司刺〉~539~
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一宥曰不識(shí),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
《春秋左傳·昭公三年》
非宅是卜,唯鄰是卜,二三子先卜鄰矣。

例句

圣代逢三宥,營魂空九遷。 顧況 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郎

典故
三馀

相關(guān)人物
董遇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王朗傳·王肅傳〉~49~
初,肅善賈、馬之學(xué),而不好鄭氏,采會(huì)同異,為《尚書》、《詩》、《論語注疏》、《三禮》、《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傳》,皆列于學(xué)官。其所論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廟、喪紀(jì)、輕重,凡百馀篇。時(shí)樂安孫叔然,受學(xué)鄭玄之門,人稱東州大儒。徵為秘書監(jiān),不就。肅集圣證論以譏短玄,叔然駮而釋之,及作《周易》、《春秋例》,《毛詩》、《禮記注疏》、《春秋三傳》、《國語》、《爾雅》諸注,又注書十馀篇。自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明帝時(shí)大司農(nóng)弘農(nóng)董遇等,亦歷注經(jīng)傳,頗傳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從學(xué)者云:『苦渴無日?!挥鲅浴寒?dāng)以三馀』?;騿柸胖猓鲅浴憾邭q之馀,夜者日之馀,陰雨者時(shí)之馀也?!弧?/span>

例句

火風(fēng)乖四大,文字廢三馀。 劉禹錫 聞董評(píng)事疾因以書贈(zèng)

典故
三馀事業(yè)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王朗傳·王肅傳〉~49~
初,肅善賈、馬之學(xué),而不好鄭氏,采會(huì)同異,為尚書、詩、論語、三禮、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傳,皆列于學(xué)官。其所論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廟、喪紀(jì)、輕重,凡百馀篇。時(shí)樂安孫叔然,受學(xué)鄭玄之門,人稱東州大儒。徵為秘書監(jiān),不就。肅集圣證論以譏短玄,叔然駮而釋之,及作周易、春秋例,毛詩、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爾雅諸注,又注書十馀篇。自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明帝時(shí)大司農(nóng)弘農(nóng)董遇等,亦歷注經(jīng)傳,頗傳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遇字季直,性質(zhì)訥而好學(xué)。興平中,關(guān)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采?負(fù)販,而常挾持經(jīng)書,投閒習(xí)讀。其兄笑之而遇不改。及建安初,王綱小設(shè),郡舉孝廉,稍遷黃門侍郎。是時(shí),漢帝委政太祖,遇旦夕侍講,為天子所愛信。至二十二年,許中百官矯制,遇雖不與謀,猶被錄詣鄴,轉(zhuǎn)為?散。常從太祖西征,道由孟津,過弘農(nóng)王冢。太祖疑欲謁,顧問左右,左右莫對(duì),遇乃越第進(jìn)曰:「春秋之義,國君即位未踰年而卒,未成為君。弘農(nóng)王即阼既淺,又為暴臣所制,降在藩國,不應(yīng)謁?!固婺诉^。黃初中,出為郡守。明帝時(shí),入為侍中、大司農(nóng)。數(shù)年,病亡。初,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xùn)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xué)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dāng)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xué)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dāng)以三馀』?;騿柸胖?,遇言『冬者歲之馀,夜者日之馀,陰雨者時(shí)之馀也』。由是諸生少從遇學(xué),無傳其朱墨者?!?/span>
《漢語大詞典》:三休
(1). 漢 賈誼 新書·退讓:“ 翟王 使使至 楚 , 楚王 欲夸之,故饗客於 章華 之臺(tái)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焙笠蛞浴叭荨睘榈歉咧?。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宮室》:“步三休而未半,途中宿而方迷?!?唐 顏真卿 《撫州寶應(yīng)寺翻經(jīng)臺(tái)記》:“百里而遙,四山不逼;三休而上,十地方超。” 宋 蘇轍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人八詠·寶峰亭》:“今聞 寶峰 上,縹緲陵朝陽,三休引蘿蔓,一覽窮蒼茫?!?br />(2). 唐 司空?qǐng)D 晚年以足疾乞退,居 中條山 王官谷 ,筑亭名“三休”。作文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蓋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聵三宜休。又少而惰,長而率,老而迂,是三者非濟(jì)時(shí)之用,又宜休也。”見舊唐書·文苑傳下·司空?qǐng)D。后因以“三休”為退隱之典。 清 錢謙益 《夏日偕朱子暇憩耦耕堂》詩之三:“他年終作三休侶,乘興先為結(jié)隱期?!?br />(3).指 三國 魏 金尚 (字 元休 )、 第五巡 (字 文休 )、 韋端 (字 甫休 )三人。三國志·魏志·呂布傳“ 布 自稱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 元休 名 尚 , 京兆 人。 尚 與同郡 韋甫休 、 第五文休 ,俱著名,號(hào)為‘三休’?!?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名臣下·三休:“ 金尚 元休 , 第五巡 文休 , 韋端 甫休 ,號(hào)‘京兆三休’?!?br />(4).猶三頓。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五:“ 紅娘 覷了吃地笑,俺骨子不曾移動(dòng)腳,這急性的郎君三休飯飽?!?/div>
《國語辭典》:三秀  拼音:sān xiù
芝草?!冻o。屈原。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埂段倪x。沈休文。早發(fā)定山詩》:「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漢語大詞典》:三雅
太平御覽卷八四五引《典論》:“ 劉表 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后以“三雅”泛指酒器。 明 袁宗道 《顧仲方畫山水歌》:“朝朝暮暮停車馬,嬌歌急管催三雅?!?清 周亮工 《寄閩南江云客》詩:“難從酒伴浮三雅,自解詩囊詠《七哀》?!?/div>
分類:酒器
《漢語大詞典》:三已
謂三度或多次罷官。語出《論語·公冶長》:“令尹 子文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唐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詩:“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夫不有身為貴卿,三已之不慍者乎!”
分類:三度罷官
《國語辭典》:三益  拼音:sān yì
語本《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弧谷嬷钢薄⒄?、多聞?!逗鬂h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臣自惟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固讓而不受之。」亦指良朋、益友。晉。摯虞答杜育〉詩:「賴茲三益,如琢如切。」《文選。江淹。雜體詩。陶徵君》:「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div>
分類:良友多聞
《漢語大詞典》:三翼
古代的戰(zhàn)船。因有大、中、小之分,故稱三翼。文選·張協(xié)〈七命〉:“爾乃浮三翼,戲中沚?!?李善 注:“越絶書 伍子胥 《水戰(zhàn)兵法內(nèi)經(jīng)》曰:大翼一艘,長十丈;中翼一艘,長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長九丈。”后詩文多以指輕舟。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撰征賦》:“迅三翼以魚麗,襄兩服以鴈逝?!?唐 駱賓王 《晚泊江鎮(zhèn)》詩:“四運(yùn)移陰律,三翼泛 陽侯 ?!?/div>
分類:戰(zhàn)船
《漢語大詞典》:三宥
(1).指古代對(duì)犯罪者可從輕處理的三種情況。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宥曰不識(shí),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span id="nwdqnai" class="book">《孔子家語·刑政》:“ 孔子 曰:‘成獄成於吏,吏以獄成告於正,正既聽之,乃告大司寇。聽之,乃奉於王。王命三公、卿士參聽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獄之成疑於王。王三宥之以聽命而制刑焉?!?王肅 注:“君王尚寬宥,罪雖以定,猶三宥之?!?span id="gz616gx" class="book">《隋書·刑法志》:“ 周 王立三刺以不濫,弘三宥以開物?!?清 沈育 《皋陶祠》詩:“主德寬三宥,臣心慎五章?!?br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寬恕三次之制。禮記·文王世子:“公族無宮刑,獄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則曰:‘某之罪在大辟?!湫套?,則曰:‘某之罪在小辟?!唬骸吨!兴居衷唬骸诒佟!衷唬骸吨??!兴居衷唬骸诒??!叭?,不對(duì),走出,致刑于甸人?!?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張酺傳》:“臣聞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義,過厚不過薄?!?宋 蘇軾 東坡志林·趙高李斯:“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br />(3).古代天子、諸侯勸食的禮儀。宥,同“ 侑 ”。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鄭玄 注:“宥,猶勸也?!?南朝 梁 蕭子云 《雍雅》詩之二:“百禮斯洽,三宥已行?!卑矗熳?、諸侯于每月初一、十五日加牲進(jìn)食,稱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