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4,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典故(續(xù)上)
一奏三嘆
應(yīng)璩三入
鄭國三良
擲三錢
典故
一奏三嘆


《荀子·禮論篇》~424~
大饗,尚玄尊,俎生魚,先大羹,貴食飲之本也。饗,尚玄尊而用酒醴,先黍稷而飯稻粱。祭,齊大羹而飽庶羞,貴本而親用也。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故尊之尚玄酒也,俎之尚生魚也,俎豆之先大羹也,一也。利爵之不醮也,成事之俎不嘗也,三臭之不食也,一也。大昏之未發(fā)齊也,太廟之未入尸也,始卒之未小斂也,一也。大路之素未集也,郊之麻絻也,喪服之先散麻也,一也。三年之喪,哭之不文反也,清廟之歌,一唱而三嘆也,縣一鐘,尚拊之膈,朱弦而通越也,一也。
《禮記注疏》卷三十七〈樂記〉~665~
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于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致味也。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
《禮記注疏》卷三十七〈樂記〉~665~
清廟,謂作樂歌清廟也。朱弦,練朱弦,練則聲濁。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也。倡,發(fā)歌句也。三嘆,三人從嘆之耳。
典故
應(yīng)璩三入

相關(guān)人物
應(yīng)璩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三國魏·應(yīng)休璉(璩)《百一詩》
「問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廬。」唐·李善注:「璩初為侍郎,又為常侍,又為侍中,故云三入?!?/span>

例句

馬安四至,應(yīng)璩三入。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叔詹
 
堵叔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三〈僖公·傳七年〉~25~
秋。盟于寧毌。謀鄭故也。管仲言于齊侯曰。臣聞之。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齊侯脩禮于諸侯。諸侯官受方物。鄭伯使大子華聽命于會。言于齊侯曰。泄氏??资?。子人氏。三族。實違君命。若君去之以為成。我以鄭為內(nèi)臣。君亦無所不利焉。齊侯將許之。管仲曰。君以禮與信屬諸侯。而以奸終之。無乃不可乎。子父不奸之謂禮。守命共時之謂信。違此二者。奸莫大焉。公曰。諸侯有討于鄭。未捷。今茍有釁。從之。不亦可乎。對曰。君若綏之以德。加之以訓(xùn)辭。而帥諸侯以討鄭。鄭將覆亡之不暇。豈敢不懼。若總其罪人以臨之。鄭有辭矣。何懼。且夫合諸侯以崇德也。會而列奸。何以示后嗣。夫諸侯之會。其德刑禮義。無國不記。記奸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記。非盛德也。君其勿許。鄭必受盟。夫子華既為大子。而求介于大國。以弱其國。亦必不免。鄭有叔詹。堵叔。師叔。三良為政。未可間也。齊侯辭焉。子華由是得罪于鄭。
典故
擲三錢


《太平御覽》卷四二六
東漢·趙岐《三輔決錄》:安陵清者,有頃仲山飲馬渭水,曰與三錢以償之。

例句

江濤讓雙璧,渭水?dāng)S三錢。 駱賓王 海曲書情

《漢語大詞典》:鄭國三良(鄭國三良)
指 叔詹 、 堵叔 、 師叔 三個 鄭國 賢臣。語本左傳·僖公七年:“ 鄭 有 叔詹 、 堵叔 、 師叔 三良為政,未可間也?!?宋 無名氏 《喜遷鶯·賀生第三子》詞:“古今三絶,惟 鄭國 三良, 漢 家三杰?!?/div>
分類: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