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204  205  206  207  208  210  211  212  2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三悊
三貞九烈
三貞五烈
三真經(jīng)
三真六草
三爭
三征七辟
三鉦
三支比量
三只手
三旨相公
三紙無驢
三趾徐來
三致千金
三智五猜
《漢語大詞典》:三悊
見“ 三哲 ”。
《漢語大詞典》:三哲
亦作“ 三悊 ”。 三位賢人。所指隨文而異。漢書·敘傳下:“ 陳湯 誕節(jié),救在三悊?!?顏師古 注引 鄭氏 曰:“三悊,謂 劉向 、 谷永 、 耿育 ,皆訟救 湯 也?!?span id="1nzhtr4" class="book">《文選·陸機(jī)〈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李善 注:“三哲, 劉備 、 孫權(quán) 、 曹操 也?!?南朝 宋 謝莊 《求賢表》:“ 成子 舉三哲而身致 魏 輔; 應(yīng)侯 任二士而己捐 秦 相?!?span id="legtl1i" class="book">《北史·王遵業(yè)傳》:“ 遵業(yè) 有譽(yù)當(dāng)時(shí),與中書令 陳郡 袁翻 、尚書 瑯邪 王誦 并領(lǐng)黃門郎,號曰三哲。”
分類:賢人
《國語辭典》:三貞九烈(三貞九烈)  拼音:sān zhēn jiǔ liè
三、九,形容極多。「三貞九烈」乃舊時(shí)用來贊許女子不再改嫁,或?qū)幵秆彻?jié)而亡的堅(jiān)貞節(jié)操?!秳⒅h(yuǎn)諸宮調(diào)。第一二》:「三娘一片貞心不改,直守本夫取到。觀從古三貞九烈,算來也子難學(xué)?!乖jP(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怎守得三貞九烈,敢早著了鉆懶幫閒。」也作「九烈三貞」 。
《漢語大詞典》:三貞五烈(三貞五烈)
見“ 三貞九烈 ”。
《國語辭典》:三貞九烈(三貞九烈)  拼音:sān zhēn jiǔ liè
三、九,形容極多?!溉懢帕摇鼓伺f時(shí)用來贊許女子不再改嫁,或?qū)幵秆彻?jié)而亡的堅(jiān)貞節(jié)操?!秳⒅h(yuǎn)諸宮調(diào)。第一二》:「三娘一片貞心不改,直守本夫取到。觀從古三貞九烈,算來也子難學(xué)?!乖?。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怎守得三貞九烈,敢早著了鉆懶幫閒?!挂沧鳌妇帕胰憽?。
《漢語大詞典》:三真經(jīng)(三真經(jīng))
老子又稱道德真經(jīng),莊子又稱南華真經(jīng)列子又稱《沖虛真經(jīng)》,合稱三真經(jīng)。后道教奉為主要經(jīng)典。 唐 劉禹錫 《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未幾,復(fù)以能通《道德》《南華》、《沖虛》三真經(jīng)進(jìn) 盩厔 尉?!?/div>
《國語辭典》:三真六草  拼音:sān zhēn liù cǎo
南朝梁王志排行第三,善真書,其弟王彬排行第六,善草書,時(shí)人并稱為「三真六草」。《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彬字思文,好文章,習(xí)篆隸,與志齊名。時(shí)人為之語曰:『三真六草,為天下寶?!弧?/div>
《駢字類編》:三爭(三爭)
詩·出其東門》序:公子五爭,兵革不息。疏:桓十七年傳曰:“初,鄭伯將以高渠彌為卿,昭公惡之,固諫不聽。昭公立,懼其殺已也,弒昭公而立公子亹。”是三爭也。
《漢語大詞典》:三征七辟(三徵七辟)
謂累次征召。征,天子之召;辟,州郡之召。晉書·孝友傳·王裒:“於是隱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
《駢字類編》:三鉦(三鉦)
元史·天文志》:一人當(dāng)門內(nèi),常以手指其刻數(shù)。下四隅鐘、鼓、鉦鐃各一人,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初正皆如是。其機(jī)發(fā),隱于柜中,以水激之。
《漢語大詞典》:三支比量
古 印度 因明學(xué)的推理方法。因明法之宗、因、喻稱三支。以因、喻論證宗,稱比量。整個(gè)論證過程稱三支比量。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名》:“辯説之道,先見其恉,次明其柢,取譬相成,物故可形,因明所謂宗、因、喻也。 印度 之辯,初宗,次因,次喻。(兼喻體、喻依。) 大秦 之辯,初喻體(近人譯為大前提),次因(近人譯為小前提),次宗。其為三支比量一矣?!眳⒁姟?三支 ”。
《漢語大詞典》:三支
(1).指 漢 末、 三國 時(shí)來 華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讖 、 支亮 和 支謙 三人。 支謙 受業(yè)于 支亮 , 亮 受業(yè)于 支讖 。當(dāng)時(shí)稱“天下博知,不出三 支 ”。 宋 陳師道 《別寶講主》詩:“暫息三 支 論,重參二祖禪?!?梁啟超 《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六章第二節(jié):“ 三國 時(shí)代 支纖 、 支亮 、 支謙 ,皆自 印度 來傳教,時(shí)號‘三 支 ’”
(2).古 印度 因明學(xué)指組成比量的三個(gè)環(huán)節(jié),即:宗(立義),因(論證),喻(設(shè)譬)。翻譯名義集·名句文法:“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況,喻曉宗因?!?章炳麟 《諸子學(xué)略說》:“近人或謂 印度 三支,即是 歐州 三段。”
《國語辭典》:三只手(三隻手)  拼音:sān zhī shǒu
竊賊、扒手。如:「人潮擁擠,小心三只手!」
《漢語大詞典》:三旨相公
宋 王珪 自執(zhí)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當(dāng)時(shí)目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進(jìn)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訖,云領(lǐng)圣旨;退諭稟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稱諷之。見宋史·王珪傳。
《國語辭典》:三紙無驢(三紙無驢)  拼音:sān zhǐ wú lǘ
比喻文辭繁冗而不切中要旨。語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也作「博士買驢」。
《分類字錦》:三趾徐來(三趾徐來)
李云卿《京兆府獻(xiàn)三足烏賦》:步芳草而三趾徐來,溯祥風(fēng)而六翮微舞。
分類:諸瑞
《漢語大詞典》:三致千金
史記·貨殖列傳:“﹝ 范蠡 ﹞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毖?范蠡 經(jīng)商,一再家累巨萬。后用為發(fā)財(cái)致富之典實(shí)。 宋 梅堯臣 《依韻和誠之淮上相遇》:“幾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 謝 風(fēng)。”
《國語辭典》:三智五猜  拼音:sān zhì wǔ cāi
絞盡腦汁,多方猜測。《水滸傳》第二四回:「老娘也不消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個(gè)十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