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62,分231頁顯示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三尺水
三玄
三水
三業(yè)
三明
存三
三途
三表
三衣
三咽
三法
三監(jiān)
三空
三戰(zhàn)
三災(zāi)
《漢語大詞典》:三尺水
喻劍。 唐 李賀 《春坊正字劍子歌》:“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 吳 潭斬龍子。”
分類:
《國語辭典》:三玄  拼音:sān xuán
1.中國魏晉南北朝時《老子》、《莊子》、《周易》之合稱。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莊、老、周易總謂『三玄』。」
2.中國禪宗臨濟(jì)禪師接引學(xué)者的方法。謂一句話應(yīng)包含有三個層面。《人天眼目》卷一:「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div>
《駢字類編》:三水
唐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xué)士 促駕踰三水,長驅(qū)望五原。
《國語辭典》:三業(yè)(三業(yè))  拼音:sān yè
佛教用語:(1)指有意志的心理、言談和身體行為?!栋⑴_(dá)磨俱舍論》卷一三:「毗婆沙師說立三業(yè),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意業(yè),思所作業(yè)分為身、語二業(yè)是思所等起故?!?2)善、惡、非善非惡三種意志行為?!栋⑴_(dá)磨俱舍論》卷一五:「業(yè)有三種:善、惡、無記。」
《國語辭典》:三明  拼音:sān míng
1.日、月、星。晉。崔豹《古今注。卷下。問答釋義》:「三王,三明也;五霸,五岳也?!?br />2.佛教謂佛和阿羅漢所擁有的三種神通:(1)悉知一切眾生過去世的種種,稱為「宿命明」。(2)悉知一切眾生在未來世的生死狀況,稱為「天眼明」。(3)悟道、斷除一切煩惱所得的智慧,由此達(dá)到解脫,稱為「漏盡明」?!洞笾嵌日摗肪矶骸杆廾?、天眼、漏盡名為三明。」也作「三達(dá)」。
《漢語大詞典》:三達(dá)(三達(dá))
佛教謂能知宿世為宿命明,知未來為天眼明,斷盡煩惱為漏盡明。徹底通達(dá)三明謂之三達(dá)。用以指佛。 南朝 梁 沈約 《彌勒佛銘》:“七珍非羨,三達(dá)斯仰?!?隋 慧遠(yuǎn) 大乘義章卷二十:“於如是等知窮盡,説為三達(dá)。”
《韻府拾遺 覃韻》:存三
李觀請修太學(xué)書,具六館之目,其曰國子、太學(xué)、四門書、律、算等,今存者三,亡者三。
《漢語大詞典》:三途
(1).亦作“ 三涂 ”。佛教語。即火途(地獄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餓鬼道)。 晉 郗超 《奉法要》:“十惡畢犯,則入地獄。抵揬強(qiáng)梁,不受忠諫,及毒心內(nèi)盛,狥私欺紿,則或墮畜生;或生蛇虺。慳貪專利,常苦不足,則或墮餓鬼……此謂三涂,亦謂三惡道。” 唐 湛然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三:“《四解脫經(jīng)》以三途名火、血、刀也?!?明 汪廷訥 《獅吼記·冥游》:“三途渺渺苦無邊,長夜漫漫幾時曉?!?清 姚鼐 《羅兩峰鬼趣圖》詩:“幻作三途業(yè),何異景罔兩。”
(2).指封建時代取得官職的三條途徑:舉薦、征辟、科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説自 漢 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征辟……自 唐 宋 以來,俱重科名。雖是別途進(jìn)身,盡能致位權(quán)要,卻是惟以此為華美。往往有只為不得一第,情愿老死京華的。到我國朝初時,三途并用?!?/div>
《國語辭典》:三表  拼音:sān biǎo
墨子對言論所提的三個標(biāo)準(zhǔn),即本、原、用。《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表五餌(三表五餌)
漢 代 賈誼 陳獻(xiàn)的防御匈奴的辦法。以立信義、愛人之狀和好人之技為“三表”;以賜之盛服車乘、盛食珍味、音樂婦人、高堂邃宇府庫奴婢和親近安撫為“五餌”。見新書·匈奴。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 賈生 固天下奇才,所言亦一時之良策……當(dāng)時將相羣臣豈無 賈生 之比,三表五餌,人知其疎,而欲以困中行,説尤不可信矣?!?宋 葉適 《外論一》:“雖然, 誼 於制患之術(shù)淺矣,請自為典屬,用三表五餌而繫之,若是者,先王待夷 狄 之意乎?”亦省作“ 三表 ”。 清 霅中人 《〈中西紀(jì)事〉后序》:“三表不聞於 漢 庭,五利奚裨於 晉國 ?!?/div>
《漢語大詞典》:三衣
梵文Tricīvara的意譯。佛教比丘穿的三種衣服。一種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眾聚時衣,在大眾集會或行授戒禮時穿著;一種叫郁多羅僧,即上衣,禮誦、聽講、說戒時穿著;一種叫安陀會,日常作業(yè)和安寢時穿用,即內(nèi)衣。亦泛指僧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唱導(dǎo)·曇光:“ 宋 明帝 於 湘宮 設(shè)會,聞 光 唱導(dǎo),帝稱善,即敕賜三衣瓶鉢?!?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沙門法服,惟有三衣……三衣裁製,部執(zhí)不同,或緣有寬狹,或葉有小大?!?唐 賈島 《送去華法師》詩:“秋江洗一鉢,寒日曬三衣?!?清 姚鼐 《嘉慶丁巳阻風(fēng)于繁昌三山磯》詩:“三衣藏服冔,一鉢寄餐薇?!?/div>
《漢語大詞典》:三咽
吞食三口。孟子·滕文公下:“ 陳仲子 豈不廉士哉!居 於陵 ,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后耳有聞,目有見?!焙笠浴叭省弊鳛榍笫骋源婊畹牡鋵?。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退想 於陵子 ,三咽資李螬?!?宋 蘇軾 《和陶飲酒詩》之十一:“三咽初有聞,一溉未濡槁?!?/div>
《漢語大詞典》:三法
(1).古代三刺、三宥、三赦之法的合稱。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 宋 蘇軾 《三法求民情賦》:“用三法而下究,求輿情而上通。”
(2).指三代之筮法。左傳·僖公四年“卜之不吉筮之吉” 唐 孔穎達(dá) 疏:“ 崔靈恩 以為國之大事,先筮而后卜,筮兇則止不卜者,筮必以三代之法。若三法皆兇,則止不卜;若兩法是兇,一法為吉,名為筮逆,猶是疑限,故更卜以決之。”
分類:三代
《國語辭典》:三監(jiān)(三監(jiān))  拼音:sān jiān
周武王滅殷,封紂子武庚于商舊都,并分封管叔、蔡叔、霍叔于殷都之東、西、北,就近加以監(jiān)視,稱為「三監(jiān)」。
《漢語大詞典》:三空
指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后漢書·陳蕃傳》:“夫安平之時,尚宜有節(jié),況當(dāng)今之世,有三空之戹哉!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是謂三空。” 明 高攀龍 《答袁節(jié)寰中丞二》:“國家三空四盡,左支右吾之不給,孚號同于充耳,真如老公祖之教矣?!?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我想這水旱交祲之后,三空四匱之時,本等的錢糧,尚且催征不起,額外的軍餉,如何措置得來?!?/div>
《駢字類編》:三戰(zhàn)(三戰(zhàn))
在傳。東郭書曰:三戰(zhàn)必死于此三矣。使問弦多以琴,曰:吾不復(fù)見子矣。
又,左司馬戌及息而還,敗吳師于雍澨,傷。初,司馬臣闔閭,故恥為禽焉,謂其臣曰:誰能免吾首?吳句卑曰:臣賤,可乎?司馬曰:我實失子,可哉?三戰(zhàn)皆傷,曰:吾不可用也已。句卑布裳剄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
又乃濟(jì)漢而陳,自小別至于大別三戰(zhàn),則公羊傳齊侯使國佐如師,郤克曰:以蕭同侄子為質(zhì),吾舍子矣。國佐曰:一戰(zhàn)不勝,請再;再戰(zhàn)不勝,請三;三戰(zhàn)不勝,則齊國盡子之有也,何必以蕭同侄子為質(zhì)哉。 戰(zhàn)國策: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鄒忌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戰(zhàn)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闬,公孫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于王前,田忌遂走。史記五帝紀(jì):軒轅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
又管仲傳: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舉。又平原君傳:毛遂謂楚王曰:白起小豎子耳,一戰(zhàn)而鄢郢再戰(zhàn)而燒,夷陵三戰(zhàn)而辱王之先人,而王不知。晉書宣帝紀(jì):文懿遣步騎數(shù)萬,阻遼隧,堅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距帝。帝盛兵多張旗幟出其南,賊盡銳赴之,乃泛舟潛濟(jì),以出其北,與賊營相逼,沉舟焚梁,傍遼水作長圍,棄城而向襄平。諸將言曰:不攻賊而作圍,非所以示眾也。帝曰:賊堅營高壘,欲以老吾兵也。攻之正入其計,此王邑所以恥過昆陽也。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吾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賊大眾在此,則巢窟虛矣。我直指襄平,則人懷內(nèi)懼,懼而求戰(zhàn),破之必矣。遂整陣而過。賊見兵出其后,果邀之。帝謂諸將曰:所以不攻其營,正欲致此,不可失也。乃縱兵逆擊,大破之,三戰(zhàn)皆捷。宋書禮志:元嘉四年三月,幸丹徒離宮。蠲丹徒縣,其年租布之半。系囚見徒五歲刑以下,悉皆原遣。登城三戰(zhàn),及先大將軍并貴泥關(guān)敗沒馀口,老疾單孤,不能自存者,并隨宜隱恤。 五代史唐莊宗紀(jì):大順元年十一月,浚及克用戰(zhàn)于陰地,浚軍三戰(zhàn)三敗,浚遂遁歸。 宋史牛皋傳:皋討劇賊楊進(jìn)于魯山,三戰(zhàn)三捷,賊黨奔潰。
《漢語大詞典》:三災(zāi)(三災(zāi))
佛教謂劫末所起的三種災(zāi)害。刀兵、疫癘、饑饉為小三災(zāi),起于住劫中減劫之末;火、風(fēng)、水為大三災(zāi),起于壞劫之末。見《俱舍論·分別世品》。亦泛指災(zāi)難。 南朝 梁元帝 《攝山棲霞寺碑》:“風(fēng)來露歇,日度霞輕,三災(zāi)不毀,得一而貞?!?宋 范成大 《柏林院》詩:“ 胡 來 胡 現(xiàn)劫灰深,風(fēng)鼓三災(zāi)海印沉?!?span id="ildf5h6" class="book">《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但恐三災(zāi)橫至,四大崩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