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257  258  259  260  261  263  264  265  266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不成
三不能
三不退
三不善
三不護
三不三信
三不善根
三不堅法
三不凈肉
三天
三天使
三分別
三分家
三分科經
三心
三不成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晉道安凈土論所說。就凈土與穢土之土體本質而論一異,立三種不成之義:一、一質不成,如維摩經佛國品所云:佛以足指按地,則草木瓦礫之穢土忽變?yōu)槠邔毲f嚴之凈土,此穢心所見為遍界穢土,凈心所見為遍界凈土也。依如此凈心穢心之相違,凈穢之二相盈虧時,知土體亦不為一。是一質不成之義也。二、異質不成,土體果為異乎,雖心有二而土現(xiàn)兩相,然若搜玄妙之性,則彼此之二相冥然而同在一處,不相障礙。同時現(xiàn)于同處,故不可謂為二土異體也。是異質不成之義也。三、無質不成,既不可謂為一體,又不可謂為異體,則謂為無體乎,依緣集趣之處,凈土穢土歷然也。不同于情有理無之兔角龜毛,豈可謂為絕無。是無體不成之義也。然則不可執(zhí)一異有無,一而亦異,有而亦無,是法性之妙體也。然論此三不成系性宗之義,而在相宗,由于一處四見等之經說而成一質之義也。安樂集上曰:「凈土論云:一質不成,故凈穢有盈虧;異質不成,故搜玄則冥一;無質不成,故緣起則萬形?!梗ò矌熤畠敉琳摻癫粋鳎?/div>
三不能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唐嵩岳之元圭,于佛立三能三不能。三能者:一、空一切之相,成萬法之智也。二、知群生之性,窮億劫之事也。三、度無量之眾生也。三不能者:一、不能滅定業(yè)也。二、不能度無緣也。三、不能盡眾生界也。傳燈錄四(元圭傳)曰:「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yè);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謂三不能也?!篃o盡居士之護法論曰:「嵩岳圭禪師云:佛有三能三不能。」
三不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不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轉也。此三不退配于菩薩之行位,依諸宗而異。據(jù)法相大乘,則依萬劫修因,入十住之位,雖識觀成就,無復退墮惡業(yè)流轉生死之位,謂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識觀于利他之行不退失,謂之行不退。八地已去,得無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海,謂之念不退(西方要決之十住毗婆沙論)。又天臺一家,自別教之初住至第七住為位不退,此間斷見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也。自第八住至十回向之終為行不退,此間破塵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也。初地以上為念不退,斷無明之惑,而不失中道之正念也。如配之于圓教,則自初信至第七信為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終為行不退,初住已上為念不退。觀經妙宗鈔下曰:「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假。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不失中道正念?!?br />【佛學常見辭匯】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轉。
【三藏法數(shù)】
(出觀經妙宗鈔)
〔一、位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住位中斷見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斷思惑,則永不退失超凡之位,故名位不退。(初住即十住,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
〔二、行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八住已去,至十行位中,伏斷塵沙之惑,則永不退失菩薩之行,故名行不退。(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
〔三、念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地已去,破無明惑,則永不退失中道正念,故名念不退。
不退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譯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進而無退失退轉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轉,言勤行修習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學常見辭匯】
不再退轉的意思。有三種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圓教的初信位,破了見惑,進入圣人的境界,便永遠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圓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與塵沙惑,此時專門濟度一切眾生,永遠不會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圓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靈性,而且得到無生法忍,此時的心便安住在這種真實智慧的念頭上,永遠不會再退失。
三不善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與三不善根同。
三不護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大乘義章十九曰:「如來之三業(yè),純凈離過,不須防護,名為三不護。諸羅漢之三業(yè)雖凈而常須防護,方能離過,如來與彼異,故立三不護?!狗ㄈA經藥草喻品曰:「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刮木淦咴唬骸钢乐^意不護,開道謂身不護,說道謂口不護?!雇浽唬骸溉蛔o者,常與智俱?!?/div>
三不三信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續(xù)。是曰三不。反之則曰三信。凈土論注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xù),馀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xù)。亦可念不相續(xù),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刮骱拥谰b承之,更闡明三信。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xù),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刮念惥垅n行卷曰:「三不三信誨慇勤,像末法滅同悲引?!?/div>
三不善根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貪瞋癡之三毒也。新譯仁王經中曰:「治貪瞋癡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怪嵌日摿唬骸嘎勅苿t喜,聞三不善則不歡喜?!?br />【佛學常見辭匯】
即貪瞋癡三毒。
三不堅法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身不堅,父母所生之身,為四大假合而成,生滅無常,不可久存也。二、命不堅,人所受之壽命雖長短不齊,而同為夢幻之體,倏忽無常,不可久存也。三、財不堅,一切世間之財物,體非堅固,集散無常不可久存也。出本事經七。
【佛學常見辭匯】
身不堅、命不堅、財不堅。
三不凈肉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與三凈肉相反。見為我所殺者。聞為我所殺者。有為我所殺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種之肉。(參見:食)
【佛學常見辭匯】
與三凈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見它被殺時的情景的肉、我耳聽見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的肉、有疑為我而殺的肉,這三種肉都是持戒的比丘所不可食的。
【三藏法數(shù)】
(出十誦律)
〔一、見殺〕,謂見是生物為我故殺,如是見者,名為見殺。
〔二、聞殺〕,謂于可信之人,聞此生物為我故殺,如是聞者,名為聞殺。
〔三、疑殺〕,謂此處無有屠家,亦無自死之物,是人必為我故殺,如是疑者,名為疑殺。如上三種名不凈肉,皆不許食。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阿賀羅A^ha%ra,總謂增益身心者。俱舍論十曰:「毗婆沙說,食于二時能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時能除饑渴,二消化已資根及大?!狗?參見:二食條,四食),五種凈食條。馀見以下附錄。
三天
【佛學大辭典】
(術語)佛教立三身,婆羅門亦立三身。中論疏曰:「明三天者,是彼家三身。自在為本,如內法身。應為韋紐,如內應佛。韋紐臍中化為梵天如化佛也?!勾伺c佛教之三身稍異,其三天即三神一體觀,由于時代而三神有相違者?!?/div>
三天使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天)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老病死也。起世經四曰:「有三天使在于世間,所謂老病死也。(中略)爾時世尊說此偈言:眾生造作惡業(yè)巳,死后墮于惡趣中,時閻魔王見彼來,以悲憫心而訶責,汝昔在于人間時,可不見于老病死,此時天使來告示,云何放逸不覺知,縱身口意染諸塵,不行施戒自調伏?!?/div>
【佛學大辭典】
(界名)梵名提婆Deva,又名素羅Sura,光明之義,自然之義,清凈之義,自在之義,最勝之義。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其一分在須彌山中,其一分遠在蒼空,總名之為天趣。六趣之一也。又不拘其住處指一切之鬼神,名為天,如鬼子母神謂之鬼母天。又一切好妙之物名為天,如人中之好華謂之天華。大乘義章六末曰:「天者如雜心釋有光明故名之為天,此隨相釋。又云天者凈故名天,天報清凈故名為凈。若依持地所受自然,故名為天?!沽x林章六本曰:「神用光潔自在名天。」法華文句四曰:「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故天為勝,眾事悉勝馀趣,常以光自照,故名為天?!怪褂^四曰:「自然果報名為天。」婆娑論百七十二曰:「于諸趣中彼趣最勝最樂最善,最善最妙高故名為天?!辜蜗榻鸸饷鹘浭柙唬骸竿鈬羯褚嗝麨樘臁!怪嵌日撛唬骸柑祗脟?,名諸好物皆為天物。」
【佛學常見辭匯】
光明之義,自然之義,清凈之義,自在之義,最勝之義,是享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的所在,總名為天趣。六趣之一。
【三藏法數(shù)】
天者,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清凈光明,尊勝無比,故名為天。列位雖多,必以大梵帝釋為首。蓋大梵是大千世界之主,帝釋是三十三天之主故也。(大梵,即色界天也。帝釋,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三十三天主者,謂帝釋與三十二人同修戒善,生忉利天,而帝釋為天主也。)
三分別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一、自性分別,對于六識現(xiàn)在之六境,而自性了別自境者。二、計度分別意識之散慧于不現(xiàn)前之事計較量度者。三、隨念分別,若散,若定之意識,對已經之六境而追念者。眼等之五識有唯一之自性分別,而意識具三。俱舍論二曰:「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br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自性分別,心心所之自性,對于現(xiàn)前之境,而尋求動躍,如眼識之識別色,耳識之識別聲,謂之自性分別。是現(xiàn)量也。二計度分別,種種差別之事,猛利思量推度也。三隨念分別,追念思惟經歷之事也。后二者,限于意識,是比量非量也。俱舍論二曰:「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
【佛學常見辭匯】
在一個意識中便有三種的分別,即自性分別、計度分別、隨念分別。
【三藏法數(shù)】
(出阿毗達磨雜集論)
論云:唯一意識有三種分別也。
〔一、自性分別〕,謂意識對于現(xiàn)在六塵之境,自性而起分別,故名自性分別。(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隨念分別〕,謂意識昔曾對于六塵之境,追念不忘,而起分別,故名隨念分別。
〔三、計度分別〕,謂意識于不現(xiàn)見事,計較量度,而起分別,故名計度分別。
三分家
【佛學大辭典】
(流派)立心識三分說(即立見分,相分,自性分)之流。陳那所立。與四分家皆為唯識之正流。
三分科經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晉道安,初科節(jié)諸經而立三分。及后親光之佛地論來,果有三分之說。由是諸經皆科三分:一、序分,起本經之由序因緣也。中有通序別序之二。通于諸經曰通序,局于本經曰別序。二、正宗分,正為本經之所說也。三、流通分,舉本經之利益勸正說之流通也。見法華文句一。佛地論之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圣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
【三藏法數(shù)】
(出法華經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謂諸經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晉道安法師判節(jié)諸經,皆具三分。爾后親光論自西天傳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說。是故諸經皆以三分而科節(jié)也。(親光論者,謂親光菩薩所造之論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別序。通序者,謂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大眾俱。此是通序。以一切經初同有此序,故名通也。別序者,蓋佛說經,必有由致。如楞嚴經由阿難遭摩登伽幻術之緣,佛因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故說是經,是名別序。而言別者,以諸經所說,各有緣起不同,故名別也。雖分通別,總名序分。
〔二、正宗分〕,宗即主也,亦要也。蓋佛說經,必以正說為主;又正明一經要義故也。如楞嚴經第一卷,從阿難見佛,頂禮悲泣,下徵心辨見,分別真妄,會萬法歸如來藏,乃至說咒立壇,遠離魔事,令阿難大眾除惑證道,至第十卷,重研五陰,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等。此是一經正說,故名正宗分。(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流通分〕,流則不滯,通則不壅。謂正說既陳,務傳后世,利益眾生,用使正法之源流通而不壅也。如楞嚴經,自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至作禮而去。此乃較量持經福勝,勸贊讀誦,流傳無盡,故名流通分。(七寶者,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碼瑙、赤真珠也。)
三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至誠心,真實愿凈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凈土之心。三、回向發(fā)愿心,回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凈土之心。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觀無量壽經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fā)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賴耶識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惡之種子,生染凈之諸法者。二、依本心,依第七末那識根本識為一切染法之本者。三、起事心,執(zhí)著眼等之六識外境,起種種之業(yè)者。出于宗鏡錄八十九?!居帧繜o量壽經第十八愿中所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者,謂之三心。文類信卷曰:「本愿三心之愿」又「為愚惡眾生阿彌陀如來已發(fā)三心愿。」然此三心為一信心之分開,故又稱三信?!居帧康谰b禪師,依凈土論注之意而立三心:一、淳心,信心深厚也。二、一心,信心純一也。三、相續(xù)心,信心相續(xù)不雜馀念也。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xù),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谷毡居H鸞之文類行卷謂之三信。【又】一歡喜地等十地一一分三位,謂之三心:一、入心,初入其地之時分也。二、住心,住于其地之時分也。三、出心,將出其地入后地之時分也。
【佛學常見辭匯】
1。觀無量壽經說:「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fā)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一、淳心,即信心深厚;二、一心,即信心純一;三、相續(xù)心,即信心相續(xù)不雜馀念。3。由歡喜地至法云地之十地中,每一地都分為入住出三位,叫做三心,入心是初入其地的時分,住心是住于其地的時分,出心是將出其地以便進入于后一地的時分。
【三藏法數(shù)】
(出宗鏡錄)
〔一、根本心〕,謂第八識心王能含藏善惡種子,出生染凈諸法,故名根本心。(第八識,即藏識也。)
〔二、依本心〕,謂第七識依根本而生,能與第八識傳送染凈等事,故名依本心。(第七識,即末那識也。)
〔三、起事心〕,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對六塵之境,能起分別染凈等事,故名起事心。(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