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止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臺家對于三觀而立三止:一、體真止,諸法由因緣而生,因緣假和合之法體為性空,止息一切之攀緣妄想者。證空理謂之體真,空即真也。是對于中觀之止也。二、方便隨緣止,又名系緣守境止。菩薩知空非空,停止于諸法幻化之理,分別藥病化益眾生者。知空非空謂之方便,分別藥病隨緣歷境謂之隨緣,安住假諦之理而不動,謂之止。是對于假觀之止也。三、息二邊分別止,又名制心止。第一止偏于真,第二止偏于俗,俱不會于中道,今知真非真,則空邊寂靜。知俗非俗則有邊寂然。即息真俗之二邊,而止于中諦者。是對于中觀之止也。已上三止前后次第。為別教之三止。三即一,一即三,三相即為圓教之三止。止觀三曰:「此三止名,雖未見經(jīng)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又】止之三義曰三止:一、止息之義,二、停止之義,三、不止之止之義。(參見:止)?!居帧糠ㄈA經(jīng)方便品有佛三止舍利弗三請。(參見:三止三請)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修止有三:
一、系緣守境止 系心于鼻端臍間等處,使心不散也,如猿之著鎖。
二、制心止 隨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馳散也。
三、體真止 若隨人心之所念,知一切法,悉由因緣而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諸法,心既不取諸法,則妄念自止,是體真而止息妄念,故曰體真也。
【三藏法數(shù)】
(出止觀)
〔一、體真止〕,謂體達無明顛倒之妄,即是實相之真,是名體真止。
〔二、方便隨緣止〕,方便,猶善巧也。謂隨緣歷境,安心不動,是名方便隨緣止。
〔三、離二邊分別止〕,謂不分別生死、涅槃、有無等二邊之相,是名離二邊分別止。(梵語涅槃,華言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