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288  289  290  291  292  294  295  296  297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種色
三種有
三種定
三種香
三種相
三種欲
三種得
三種常
三種智
三種禪
三種斷
三種大師
三種大智
三種三觀
三種止觀
三種色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參見:色)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可見有對色。對者對礙之義。色法之自性,具對礙之自性而眼可見者,青黃等之色塵是也。二不可見有對色。具對礙之自性而不可眼見者。聲等之四塵,眼等之五根是也。三不可見無對色,其自性無對礙,亦不可眼見者。無表色是也。無對礙之自性攝之于色者,以其為有對礙之四大所生之法故也。見阿毗曇論一。【又】一顯色,青黃赤白等色相顯然分明者。二形色,長短方圓等之形相可見者。三表色,取舍屈伸等之表相可見者。此三色為就可見有對色之一而分別者(俱舍以此表色為主),見五蘊論。
【三藏法數】
(出五蘊論)
〔一、顯色〕,顯即明顯,色即質礙之色,謂青黃赤白、光影明暗、煙云、塵霧、虛空等色,明顯可見,故名顯色。
〔二、形色〕,形即形相,謂長短方圓、粗細高下,若正不正,皆有形相,故名形色。
〔三、表色〕,表,顯也、對也,謂行住坐臥,取舍屈伸,雖是所行之事,而有表對,顯然可見,故名表色。
【三藏法數】
(出阿毗曇論)
〔一、可見有對色〕,可見有對色者,即一切色塵也。謂世間之色,眼則可見,有對于眼故也。
〔二、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者,即五根、四塵也。謂眼識不可見而能對色,耳識不可見而能對聲,鼻識不可見而能對香,舌識不可見而能對味,身識不可見而能對觸,皆言勝義根也。四塵,即聲香味觸也;此四亦不可見,而有對于耳鼻舌身故也。
〔三、不可見無對色〕,不可見無對色者,即無表色也。謂意識緣于過去所見之境,名為落謝五塵。雖于意識分別明了,皆不可見,亦無表對故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佛學大辭典】
(術語)變壞之義,變礙之義,質礙之義。變壞者輔變破壞也,變礙者變壞質礙也,質礙者有形質而互為障礙也。是從五根境等之極微而成。又色者示現之義,諸色法中獨取五境中之色塵而名為色者,以彼有質礙與示現兩義,色之義勝故也。俱舍論一曰:「由變壞故,(中略)變礙故,名為色。」同八曰:「或示現義?!勾蟪肆x章二曰:「質礙名色?!?br />【佛學常見辭匯】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色可分為內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五種。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于內身,故名內色;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屬于外境,故名外色;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如青黃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體的形狀,如長短方圓等等。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法處所攝色有五:謂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極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種法處實色,極微為性。極者,至也、窮也、邊也。略有二義:一者總義,總略眾色,析至極微,名極略色。略色之極,依士得名。二者小義,析諸根境,至極小處,名極略色。色即極略,或色之極略,依士持業(yè)。
二、極迥色 以空界色極微為體??战缟?,攝六種色。謂明闇光影及迥色與空之顯色,以空界色上下見別,分成迥色及空一顯色。析此六色以致極微,總名極迥色,離礙方顯,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無表。以律儀不律儀無表為體,受謂因教因師而領受也,引謂依受而發(fā)起也。
四、遍計所起 影像色謂通三性,獨散意識因計所變,五根五塵定境色無用影像為體。三性意識能遍計度,境從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勝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變色聲香味觸境為體。定通無擁,名為自在,果從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數】
謂眼根所見青黃赤白等色也。
三種有
【佛學大辭典】
(名數)有名有實謂為有。有有三種:一、相待有,待者對待之義。如對于長而有短,對于短而有長,對于境而有心,對于心而有境者。二、假名有,假者虛假不實之義。如假四大之和合,名為瓶,假五蘊之和合名為人,有假名而無實體者。三、法有,色心之諸法由因緣而生者。是雖無自性,然非如兔龜角毛有名無實者,故名為法有。說見智度論十二。
【佛學常見辭匯】
相待有、假名有、法有。有是有名或有實的意思,相待有之待是對待之義,如對于長而有短,對于短而有長,對于境而有心,對于心而有境是;假名有之假是虛假不實之義,如假四大之和合名為瓶,假五蘊之和合名為人,即是有假名而無實體的意思;法有者,精神與物質方面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既由緣生便無自性,雖無自性,但不像兔角龜毛那樣只有名而無實。
【三藏法數】
(出大智度論)
〔一、相待有〕,待即對待之義。謂如長短、彼此等,實無長短,亦無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長短等名。是則長因短有,短因長有。彼亦因此,此亦因彼。東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有。
〔二、假名有〕,假即虛假不實也。謂如因毛縷而成,若無毛縷,則何有?是知毛縷因緣和合,假名為。一切眾生四大和合,假名為身,亦復如是。故曰假名有。(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三、法有〕,謂一切諸法,皆從因緣而生;緣合則成,緣散則滅,本無自性。雖無自性,非如兔角龜毛,有名無實,故名法有。
三種定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參見:三昧)
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于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于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雇嗽唬骸敢磺卸U定,亦名定,亦名三昧?!雇唬骸钢T行和合,皆名為三昧?!雇唬骸敢磺卸U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怪褂^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于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雇唬骸敢孕暮戏ǎx邪亂,故曰三昧。」同九曰:「心體寂靜,離于邪亂,故曰三昧?!雇唬骸付ㄕ邠斜阆y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剐路Q三摩地,譯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現法樂住。定與正正受。其義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業(yè)而釋之也。又現定中法樂,故曰現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唯識論五曰:「于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yè)?!固叫浫唬骸溉链嗽频瘸?,離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狗ㄈA玄贊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訛也。」玄應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蛟普?,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蛊刑嵝牧x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br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
【俗語佛源】
三昧為梵語Samadhi之音譯,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為正思維指導下的定力?!?a target='_blank'>大智度論》:「 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埂?a target='_blank'>大乘義章》:「以體寂靜,離于邪亂,故曰三昧?!狗鸾陶J為修行能證得「三昧」,則能引發(fā)種種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為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稌怨适隆べ潎@類》:「得妙處,曰得三昧。」《故事成語考·釋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釋家曰三昧,道家曰貞一,總言奧義之無窮?!埂?a target='_blank'>宋史·李元儀傳》:「元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固瞥藨阉匮藕貌輹?,自言得草圣三昧??梢姟溉痢挂辉~運用已十分廣泛。 (常正)
三種香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根香,采自樹之根者。二、枝香,采自樹之枝者。三、華香,采自樹之華者。戒德香經曰:「阿難白佛:世有三種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華香?!?/div>
三種相
【佛學大辭典】
(名數)因明列三種相:一、標相,如見煙知為火。二、形相,如長短方圓等之形狀。三、體相,即體質。如火以熱為體質?!居帧恐嵌日撍f:一、假名相,世間一切事物及眾生,由眾緣和合而有種種名字,然皆無自性,虛假不實。眾生迷故,于此假名起執(zhí)取之相,故名為假名。二、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為有,以慧眼觀故,則見為無。眾生迷故,于此等之法起執(zhí)取之相,故名法相。三、無相相,離上之二相,但為無相有,眾生迷故,于無相中起執(zhí)取相,故名無相相。
【佛學常見辭匯】
1。標相、形相、體相。標相者,如見煙便知道是火是;形相者,如長短方圓之形狀是;體相者,體質也,如火以熱為體質是。2。指智度論所說的假名相、法相、無相相。假名相是凡所有相,都是虛妄的,假的;法相是諸法雖然假的,而幻相不無;無相相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之相。
【三藏法數】
(出成實論)
〔一、發(fā)相〕,發(fā)即策發(fā),謂心昏沉時,應用精進之行而策起之,故名發(fā)相。
〔二、制相〕,制即禁制,謂心掉動時,應用寂靜之法而禁制之,故名制相。(掉者,舉也。)
〔三、舍相〕,舍即舍置,謂心不沉不散調適之時,即舍前發(fā)、制二相,故名舍相。
【三藏法數】
(出大智度論)
〔一、假名相〕,謂世間一切事物及以眾生,雖因眾緣和合而有種種名字,皆無自性,虛假不實。眾生迷故,于此假名,起執(zhí)取相,故名假名相。
〔二、法相〕,謂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是有;以慧眼觀故,則見是無。眾生迷故,于此等法,起執(zhí)取相,故名法相。(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三、無相相〕,謂離上二相,但有無相。眾生迷故,又于無相之中,起執(zhí)取相,故名無相相。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標相〕,標即表也。謂如見煙,即知是火等,是名標相。
〔二、形相〕,形即形狀。謂長短方圓等,是名形相。
〔三、體相〕,體即體質。謂如火以熱為質相等,是名體相。
三種欲
【佛學大辭典】
(名數)飲食欲,睡眠欲,淫欲之稱。
三種得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不相應行法之得,別為三種:如法前得,法后得,法俱得是也。
三種常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本性常,法身佛本性常住無生無滅者。二、不斷常,報身佛常生起無間斷者。三、相續(xù)常,化身佛沒已,復化現,竟不斷絕者。說詳佛地經論七。
【佛學常見辭匯】
本性常、不斷常、相繼常。本性常是說法身佛永不生滅,本性常?。徊粩喑J钦f報身佛的智德永無間斷的生起;相續(xù)常是說化身佛滅度之后,又再化現,永不繼絕。
【三藏法數】
(出佛地論)
〔一、本性?!?,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謂法身本性常住,無生無滅也。
〔二、不斷?!?,不斷常者,即報身也。謂報身常依法身,無間斷也。
〔三、相續(xù)?!?,相續(xù)常者,即應身也,亦名變化身。謂應身于十方世界沒已復現,化無窮盡也。
三種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謂凡夫,外道,與三乘及諸佛菩薩三種人之智。即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是。楞伽經三曰:「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一切二乘隨自共相希望計著。諸佛菩薩觀所有法,見不生滅,離有無品,人法無我,緣自得生?!?/div>
三種禪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參見:禪)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世間禪,此有二種:一,根本味禪,此有四禪,四無量,四空之三品。合為十二,稱為十二門禪。厭欲界之散亂者修四禪,欲大福者修四無量,厭色籠者修四空。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證而為觀慧,故名隱沒。于其禪定生愛味,故名有垢。所觀之境界不分明,故名無記(此中出世善,非于四禪四無量四空直生,乃以之為所依,更修謫觀而生)。二,根本凈禪,亦有三品,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也?;坌远嗾咝蘖铋T,定性多者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者修通明。根本之義與前同。是不隱沒,無垢,有記,與上相反。然而前之根本味禪,為凡夫外道厭下地欣上地者。以六行觀修得之?;蚍鸬茏右园耸シN修得之。因而發(fā)有漏智,無生無漏智者,故名為世間禪。后之根本凈禪,利根之外道凡夫,于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發(fā)有漏智,故名為世間禪。但逢佛之出世,聞佛之說此法,則得依之而直發(fā)無漏智,故此與前之純有漏殊別,稱為凈禪。止觀九之一稱為亦有漏亦無漏。二出世禪,此有觀練熏修之四種。觀禪有九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之四種。觀為觀照之義,明觀照不凈等之境,故名為觀。練禪者,九次第定也。練為鍜練之義,前之觀禪,行用未調練,出入之中間,尚雜異念,此禪自淺至深,順次鍜練四禪滅盡定,不雜異念,故名為練。又以無漏鍜練有漏,故名為練。俱舍名之為雜修靜慮。但彼局于四禪。今為通練八地也。熏禪者,獅子奮迅三昧也。熏,為熏熟自在之義,前之九次第定,但能得順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順逆自在如師子奮迅,進退自在。又能除異念之間雜如師子奮訊而拂塵土,故名為師子奮迅三昧。修禪者超越三昧也。修為修法之義,更修治前定使之精妙也。前之熏禪,雖逆順隨意。但次第無間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修治前定,方得超越遠近(如自初地至三地為近超,乃至至滅盡定為遠超云),出入自在,故名為超越。此觀練熏修之四種禪,雖是緣有為法之事禪。而能離欲過,不俟觀諦理。以是能發(fā)無漏智,故總稱為出世間禪。但依小乘,則俱舍成實皆是觀有為法之事禪。故是為有漏禪。彼宗無漏智,局于觀謗理之理觀也。問若以發(fā)無漏智,而名為出世禪,如彼未至中間之二定乃四禪下三空之九地,亦依之而發(fā)無漏,亦可稱為出世間禪,何以彼為世間禪耶?答九地發(fā)無漏智,非單用其定而發(fā),但以此定為所依,必觀謗理,方發(fā)無漏智。九想等不然。直以之發(fā)無漏智也。故不得為例。三出世間上上禪,地持經五所說九種之大禪也:一,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于外不求。故名為自性。二,一切禪,能得自行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三,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四,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五,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六,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七,除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惱。八,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九,清凈凈禪,惑業(yè)斷盡,得大菩提之凈報。故名為清凈。清凈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凈。經中一一說其修相。見法華玄義四之一,止觀九之一,玄簽講述四上?!居帧烤闵嵴撌肆⑷N禪。論謂之三等至:一,味等至,與煩惱相應之定也。通于四禪四無色八定而在于定中起貪愛。味著定中之妙境,因而名為味定。此時失墜其定。何則?以定為純善,不與貪等不善相應故也。二,凈等至,與無貪等之有漏善法相應而起。故名為凈定,即是味定所味著之境也。是亦通于八定。三,無漏等至,與無漏智相應之定也。是為無漏,故非為味定之所味著,此無漏定依色界之四禪。與下三無色之七地凈定而起。有頂地之凈定,定心昧劣,故不能生起無漏定。此外成實有欲界定與中間定。俱舍有未至定與中間定。有亦無漏定與味凈定。無漏定之所依,總有九定。三定之中為凈定,下為味定之緣,上為無漏定之緣。以此凈定分別四分。
【佛學常見辭匯】
小乘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如五停心觀、四念處觀、八背舍、十一切處等,皆屬小乘禪;若修次第三觀,先從假入空,次從空入假,后乃雙離空假,入中道第一義觀,是名出世間禪;若于一法,圓觀空假中三諦,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異,是名出世間上上禪。
三種斷
【佛學大辭典】
(名數)斷法不再起之三種也:一、自性斷。智慧起時,煩惱暗障,自性應斷,故名自性斷。二、不生斷。得法空時,使三涂惡道苦果永不更生。故名不生斷。三、緣縛斷。但斷心中之惑,則于外塵之境不起貪瞋,于境雖緣,而不生染著,故名緣縛斷。出宗鏡錄七十六?!居帧恳?、見所斷。聲聞初果之人名斷惑見理為見道。因斷三界八十八使之見惑而謂之見所斷。二、修行斷。聲聞之第二果第三果修真斷惑,名為修道。因斷三界十隨眠之惑而名為修所斷。三、非所斷。聲聞第四果,三界之煩惱皆已斷竟,得無漏果,更無可斷之惑,故云非所斷。出阿毗達磨品類足論三。
三種大師
【佛學大辭典】
(名數)如來,阿羅漢,有學圣者,是眾生之師范,故云大師,見本事經。
【三藏法數】
(出本事經)
〔一、如來〕,謂諸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也。
〔二、阿羅漢〕,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謂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脫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有學弟子〕,有學者,煩惱未盡,有法可學也。謂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聞,于諸經典善知法義;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出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范也。(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
三種大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無師智,自然智,無礙智之稱。
【佛學常見辭匯】
無師智、自然智、無礙智。
三種三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觀三諦之理之觀心,有三種之別,次第有圓融之義:一、別相三觀,于別途觀三諦也。二、通相三觀,于一觀之中圓解三諦也。三、一心三觀,于一念之心觀三諦也。宗鏡錄三十五曰:「一、別相三觀者,歷別觀三諦。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也?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尚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二、通相三觀者,則異于此。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也。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中略)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無不通也。三、一心三觀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也。(中略)在境為一諦而三諦,在心為一觀而三觀,在果為一智而三智。(中略)觀一念心為所緣境,返觀此心,從何處來?去至何所?畢竟無有凈。若虛空名空觀,觀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觀歷然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br />【佛學常見辭匯】
別相三觀、通相三觀、一心三觀。別相三觀是于別途觀三諦;通相三觀是于一觀之中圓通三諦;一心三觀是于一心之中觀三諦。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宗鏡錄云三種三觀:三種三觀者,謂以觀觀心,不出次第圓融之義,故有三種不同也。
一、別相三觀 別相三觀者,即歷別觀于三諦也。謂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是名別相三觀。
二、通相三觀 通相三觀者,即于一觀中圓解三諦也。謂若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諦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觀。
三、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者,即于一念心而能圓觀三諦也。謂觀一念心,為從何處來,去至何所,畢竟無有,凈若虛空,名空觀。能觀之觀,所觀之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觀。
三種止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漸次,不定,圓頓也。(參見:止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天臺大師由南岳傳受三種之止觀:一漸次止觀,初淺,后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禪定,后漸修實相也。大師依之說禪波羅蜜十卷。二不定止觀,前后互更,如金剛寶置日中,現像不定,無別之階位,隨眾生之根或前淺后深,或前深后淺,或淺深事理漸頓不定,大師依之說六妙門一卷。三圓頓止觀,初后不二也。如通者之騰虛空,自初緣實相而行解共頓也,大師依之說摩訶止觀十卷。其關于止觀之著述,有二十馀種。(參見:摩訶止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