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6710
典故
304
詞典
3462
佛典
1927
其它
1017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311
312
313
314
3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317
318
319
320
下一頁
佛類詞典
(續(xù)上)
四種三昧耶
三論四釋
正助雜三行
正受三昧
世間三昧
古三論
本三昧耶印
本愿三心愿
三種布施
玄沙三種病人
出三藏記集
三種變易生死
生行三昧
生空三昧
句語三昧
四種三昧耶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殺盜淫妄之四波羅夷也,是為諸佛不可越之戒法,故謂之三昧耶。大日經(jīng)具緣品說此四波羅夷之偈,名為三昧耶偈。
【佛學常見辭匯】
即殺盜淫妄之四波羅夷,因是諸佛所不可越的戒法,所以叫做三昧耶。
三論四釋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二諦義中曰:「一隨名釋,二就因緣釋,三顯道釋,四無方釋?!谷撔x曰:「總論釋義凡有四種:一依名釋義,二就理教釋義,三就互相釋義,四無方釋義。」(案三論玄義第二第三倒置,一以淺深次第相違,一以違背二諦義之文故也)。三論大義章一曰:「一依名釋義,二因緣釋義,三顯道釋義,四無方釋義?!咕驼嫠锥f明之。一、依名釋義,謂如解真為真實之義,俗為浮虛之義。二、因緣釋義,如解真是俗之義,俗是真之義。即真不獨真,以俗之因緣而真,俗不自俗,以真之因緣而俗。此就其因緣而釋其義也。三論玄義之互相釋義也。三、顯道釋義,如解真是不真之義,俗是不俗之義是也。何則,于因緣釋義,真既以俗為義,故釋真是不真,俗亦不俗。真俗皆為無相拂執(zhí)而顯無相之真理也。三論玄義之理教釋義也。四、無方釋義,無方者,不定之義,如解真以一切法為義,俗亦以一切法為義是也。于顯道釋義,拂一切之相,知法之無相,釋無相之法,能現(xiàn)一切,猶如水離方圓之相,而得現(xiàn)方圓之相也。論此四義次第則一自性,二說因緣,而動自性之病,三破執(zhí)病,而證實相之無相,四自無相之實相,起無方之作用也。初就世俗,二漸深,三自用入體,四自體起用。此釋義之典據(jù),如涅槃經(jīng)所謂:「苦者逼迫相,集者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能除相」者,是依名釋,所謂:「說世諦令識第一義,說第一義令識世諦」者,是因緣釋,華嚴經(jīng)所謂:「一切有無法了違非有無」者,是顯道釋,又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者,是無方釋也。
正助雜三行
【佛學大辭典】
(術語)正行助行雜行之三行也。正行者,稱名也。助行者,讀誦,觀察,禮拜,贊嘆供養(yǎng)之四稱也。雜行者,謂不入此五者之一切諸善萬行。
正受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昧一譯正受。正受三昧者,梵漢雙舉也。
世間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真言之有相三昧也。(參見:大空三昧)
大空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重三昧之異名。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愿無愿三昧也。(參見:三三昧)。大日經(jīng)疏六曰:「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三昧?!埂居帧糠Q百光偏照真言之
暗字,演密鈔四曰:「行者止此十六位時,以十緣生方便證得暗字大空三昧,即是解了金剛項十六菩薩生,成等正覺也?!埂居帧吭普X三昧,以
弩字為種子。大日如來之三摩地也。大疏四曰:「弩者大空三昧,如來住此大空三昧,無行無到,亦無去來,而能如其心量隨緣應現(xiàn),故云等隨也?!?/div>
古三論
【佛學大辭典】
(流派)古傳之三論宗也。自龜玆國之沙車王子傳于鳩摩羅什。姚秦時,什來支那。道生,曇濟,道朗等傳承之。(參見:三論宗)
本三昧耶印
【佛學大辭典】
(印相)謂行法初之蓮華合掌也。無量壽儀軌曰:「二手蓮華合掌,誦凈三業(yè)真言。」秘藏記私鈔六謂行法最初所以作此印者,古相傳云:此印習為本三昧耶印,我等處胎內時所結之印也。為理智不二本地自證之體性,故名本三昧耶之印,出胎時,乃分兩手作拳,秘鍵所謂分手于金蓮場者,即此位,由此以后,出于化他門,作種種之事業(yè)也。仍于行法最初先結此印安住于理智不二之體性已,由此印開種種印契次第行之,為一座之行法。今相傳云:凈三業(yè)之印習為寶部之印,瑜祇經(jīng)下有寶光凈三業(yè)。以此印習為如意寶珠形,由此寶珠出生種種法財,為一座之行法。凡南方寶部,為修行之方,故于行法最初作此印云。
本愿三心愿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參見:三心)
三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至誠心,真實愿凈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凈土之心。三、回向發(fā)愿心,回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凈土之心。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觀無量壽經(jīng)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fā)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埂居帧恳弧⒏拘?,第八阿賴耶識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惡之種子,生染凈之諸法者。二、依本心,依第七末那識根本識為一切染法之本者。三、起事心,執(zhí)著眼等之六識外境,起種種之業(yè)者。出于宗鏡錄八十九?!居帧繜o量壽經(jīng)第十八愿中所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者,謂之三心。文類信卷曰:「本愿三心之愿」又「為愚惡眾生阿彌陀如來已發(fā)三心愿?!谷淮巳臑橐恍判闹珠_,故又稱三信?!居帧康谰b禪師,依凈土論注之意而立三心:一、淳心,信心深厚也。二、一心,信心純一也。三、相續(xù)心,信心相續(xù)不雜馀念也。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xù),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日本親鸞之文類行卷謂之三信?!居帧恳粴g喜地等十地一一分三位,謂之三心:一、入心,初入其地之時分也。二、住心,住于其地之時分也。三、出心,將出其地入后地之時分也。
【佛學常見辭匯】
1。觀無量壽經(jīng)說:「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fā)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2。一、淳心,即信心深厚;二、一心,即信心純一;三、相續(xù)心,即信心相續(xù)不雜馀念。3。由歡喜地至法云地之十地中,每一地都分為入住出三位,叫做三心,入心是初入其地的時分,住心是住于其地的時分,出心是將出其地以便進入于后一地的時分。
【三藏法數(shù)】
(出宗鏡錄)
〔一、根本心〕,謂第八識心王能含藏善惡種子,出生染凈諸法,故名根本心。(第八識,即藏識也。)
〔二、依本心〕,謂第七識依根本而生,能與第八識傳送染凈等事,故名依本心。(第七識,即末那識也。)
〔三、起事心〕,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對六塵之境,能起分別染凈等事,故名起事心。(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三種布施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財施,如上。二法施,如上。三無畏施,以無畏施于人。謂救人之厄難也。見智度論十四。
【佛學常見辭匯】
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以財物作布施;法施是說法度他;無畏施是以無畏施于人,救人之厄難。
玄沙三種病人
【佛學大辭典】
(公案)又曰玄沙接物利生。玄沙師備,假盲聾啞三種病人之濟度,示無為五官機能轉于塵里者,宜別開發(fā)真佛智見,有心眼存者。景德傳燈錄第十八玄沙傳所謂:「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且問汝,只如盲聾啞三種病人,汝作么生接?拈槌豎拂,他眼且不見,耳又不聞,口復啞,若接不得,則佛法盡無靈驗」是也。
出三藏記集
【佛學大辭典】
(書名)十五卷。梁僧祐撰。列記經(jīng)律論三藏之經(jīng)目及翻譯之同異序跋等。
三種變易生死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微細之生滅,念念遷異,前變后易名為變易。變易是死名為變易。此通于凡圣。二無漏業(yè)所得之法身,神化無礙。能變能易,故名變易,變易化死,名為變易。此通于大小。三真證之法身,隱顯自在,能變能易,故曰變易。變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猶為無常死法,所隨變易身上有其生死。名為變易變,此唯在于大乘。雖有三義,而勝鬘經(jīng)所明者,以第一為宗。見大乘義章八。
生行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住是三昧,能觀種種行相。入相。住相。出相,如是諸相皆空,亦不可見,是名生行三昧。
生空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觀生空之理之禪定也。秘藏寶鑰中曰:「生空三昧,知神我之幻陽?!?br />
【佛學常見辭匯】
觀察一切眾生皆緣生性空的禪定。
句語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于語句發(fā)妙悟,通達無礙也。三昧為梵語,一心專注之結果,得妙悟之稱。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