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327  328  329  330  331  333  334  335  336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部色
胎藏界十三大院
高出三昧
高峰觀三昧
唐三藏
馬陰藏三摩地
三種鬼
三真如
真如三昧
真言三字
真俗中三諦
真諦三藏
逆順三昧
起信論三疏
倒退三千
三部色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佛部為白,金剛部為黃,蓮華部為赤。見悉地經(jīng)一。
胎藏界十三大院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大日經(jīng)儀軌說胎藏界之曼陀羅劃十三院而安置諸尊。但現(xiàn)圖曼陀羅缺四大護院之一而為十二大院。(參見:現(xiàn)圖曼荼羅)
高出三昧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出生福德智慧之三昧也。智度論四十七曰:「高出三昧者,菩薩入此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長。諸三昧性,從心而出?!?br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住是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長,諸三昧性,從心而出,是名高出三昧。
高峰觀三昧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以名佛所入之三昧,如上高峰十方而無高低,以住此三昧,觀十界眾生一相一昧故也。見大日經(jīng)疏。
唐三藏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玄奘三藏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唐朝的玄奘三藏。(參見:玄奘)
玄奘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姓陳,偃師人,俗名袆。兄長捷,先出家,在洛陽凈土寺。師十三歲,亦入凈土寺出家,就慧景聽涅槃經(jīng),于嚴(yán)法師受攝大乘論,令名夙著。武德元年,與兄共入長安,尋赴成都,就道基寶遷二師,學(xué)攝論,毗曇,就震法師聽講發(fā)智論,五年受具足戒,又習(xí)律部。既而往荊州講攝論毗曇,往相州謁慧休,往趙州受成實于道深。尋入長安,就道岳學(xué)俱舍論。時有法常僧辯二大德,名冠上京,偏講攝大乘論。師又就聽之。然以諸師各異宗途,圣典亦有隱晦。不知適從。乃欲西游以明之。表請不許,師不為屈。貞觀三年八月(一說貞觀元年或貞觀三年四月),上萬里孤游之途。具嘗艱苦,經(jīng)西蕃諸國,貞觀七年至印度。中途,于屈支國,會木叉鞠多,于縛喝國納縛伽藍,禮佛齒、佛澡盆等。從礫迦國僧般若羯羅,讀毗婆沙論。于梵衍那國拜巨石像。至迦畢試國,安居沙落迦寺。與大乘僧秣奴若瞿沙,薩婆多部僧阿黎耶,伐摩等,共會法集。入印度境,至那揭羅曷國,拜燃燈授記之圣跡。又于佛頂骨城,禮佛頂骨及佛僧伽胝并瞿波羅龍王窟之佛影。入健馱邏國布路沙布邏城,見卑缽羅樹下過去四佛坐處,并迦膩色迦王伽藍等。赴烏仗那國,巡禮行菩薩千生施眼處,割截身體處,刺身飼五樂叉處等靈地,又于呾叉始羅等國,參拜菩薩舍千頭處投身喂處等遺跡。至迦濕彌羅國,就僧稱法師,學(xué)俱舍論,順正理論,因明聲明論等,兼與大乘學(xué)僧毗成陀僧訶等攻竅諸經(jīng)論。至磔迦國,于長年婆羅門受百論,廣百論等。于至那仆底國,就毗膩多缽臘婆學(xué)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至阇爛達羅國,從旃達羅伐摩受眾事分毗婆沙。至窣祿勤那國,就阇耶鞠多聽經(jīng)部毗婆沙。入秣底補羅國,就德光弟子蜜多斯那學(xué)辯真論,隨發(fā)智論。至劫比他國,禮佛從天降下三道寶階塔。至羯若鞠阇國,與毗離耶犀那讀佛使毗婆沙。又經(jīng)歷缽邏耶伽等國,巡拜佛生處,佛涅槃處,佛轉(zhuǎn)法輪處等諸圣跡。于吠多補羅城,得菩薩藏經(jīng)。遂至摩揭陀國。于是詣菩提樹下金剛座處,又禮耆阇崛出,竹林精舍等靈地,入那爛陀寺,以戒賢為師,學(xué)瑜伽論等。又聽講順正理顯揚對法等諸論,研鉆梵書。后赴伊爛拿缽伐多國,與怛他揭多鞠多等共讀毗婆沙等諸論。至憍薩羅國,就婆羅門受集量論。赴馱那羯磔迦國,從大眾部僧蘇部底等,學(xué)大眾部根本阿毗達磨及大乘諸經(jīng)論。至缽伐多國,從大德,學(xué)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攝正法論等。還摩揭陀國,至杖林山勝軍論師所,學(xué)唯識決擇論,意義理論,莊嚴(yán)經(jīng)論等。師子光講中百二論,破瑜伽之義。師乃和會中觀瑜伽兩宗,述會宗論三千頌。光慚赧退去。又遇順世外道,師與之論難,亦伏之。且得烏荼國小乘論師所制之破大乘論七百頌,指摘其謬說,作破惡見論一千六百頌。戒日王敬師甚厚,為設(shè)大會,敕使諸國義解之徒,集于曲女城。師受請登床,專稱揚大乘之論意,無一人能致言難者。尋與戒日王同赴缽羅耶伽國,列于五年大會。遂歸國。貞觀十九年至京師。以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獻于朝。太宗使于弘福寺傳譯之。高宗永徽三年請于朝。于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顯慶四年,高宗以玉華宮為寺,薦先帝,使師居之。次年在此譯大般若經(jīng)。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錄所譯之經(jīng)論,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月五日寂,壽六十五。事跡詳見大唐西域記,廣弘明集,續(xù)高僧傳卷四,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佛祖通載十二等。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唐朝的高僧,于唐太宗時曾到印度研究佛學(xué)十七年,回國后翻譯佛經(jīng)很多,人稱三藏大師,或慈恩大師,為法相宗的開祖。
馬陰藏三摩地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大日如來住此三摩地而說愛染法。(參見:愛染王)
三種鬼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精媚鬼。于半夜子刻,變化為子鼠等精靈厭媚坐禪之人者。或作少男少女老病之形及可畏等相。此時禪人各識其時,于子時來者,則知為鼠獸呼其名字,精媚即散(止觀八之三作時媚鬼)。二惕鬼。三魔羅鬼。是第六天之魔屬也。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四。
三真如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無相真如,謂諸法之體,無遍計所執(zhí)之虛相也。二無生真如。謂諸法因緣生故無實生也。三無性真如,謂諸法之真體,言亡慮絕,故無妄情所執(zhí)之實性也。此三真如依唯識論所說之三無性而立。(參見:三無性)?!居帧恳簧品ㄕ嫒纾^真如隨緣為善法也。二不善法真如,謂真如隨緣為不善法也。三無記法真如,為真如隨緣為無記法也。出于雜集論。
真如三昧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觀真如無相之理,而除妄惑之禪定也。起信論曰:「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觀察真如無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禪定。
真言三字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古德云:真言有三種:多字,一字,無字也。無字者,圓覺無相之理。此理秘密也。一字者,種子也。多字者,佛頂陀羅尼等也。
真俗中三諦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空假中之三諦也。
真諦三藏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西印度優(yōu)禪尼國人,梵稱波羅末陀Parama%rtha。又曰拘那羅陀Gun!arata。梁大同十二年三十馀歲來支那,受武帝好遇,會逢國難,往北齊,赴東魏,流離間,述金光明經(jīng),攝大乘論,唯識論等譯,及世親傳等著二百七十八卷。大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寂。歲七十一。
逆順三昧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于順逆諸法得自在之禪定。智度論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于諸法中逆順自在?!?br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住是三昧,則能于諸法中,逆順自在,能破一切邪逆眾生,能順一切可化眾生,而又不著逆順之相,是名逆順三昧。
起信論三疏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慧遠義疏二卷,元曉疏二卷,法藏義記二卷,稱之為起信三疏。
倒退三千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作家之機鋒不可當(dāng),倒戈退三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