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10,分448頁顯示  上一頁  336  337  338  339  340  342  343  344  345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種律儀無表色
無相三昧
無相無相三昧
無垢三昧
無畏三藏
無諍三昧
無量義處三昧
無等等三昧
無等力三昧耶明妃
無極寶三昧經(jīng)
無塵三昧
三事無盡
無盡三昧
無緣三昧
無愿三昧
三種律儀無表色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律儀無表色又有三種,一別解脫律儀無表色,依受戒作法而發(fā)之無表色也。二靜慮律儀無表色,依入有漏定而發(fā)之無表色也。入定則身中自發(fā)防非止惡之戒體。又謂之定共戒。三無漏律儀無表色,入無漏定時所發(fā)之無表色也,又謂之道共戒。此二種與有漏無漏之定心皆為共生共滅之戒體,故總名曰隨心轉戒。
無相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三昧門之第二。又云無相解脫門。(參見:三三昧)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無相解脫門。(參見:三解脫門)
三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是為舊稱,新稱云三三摩地,譯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經(jīng)謂之三空,此就所觀之理而名之。十地論謂之三治,此就所斷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謂之三三昧,無漏定謂之三解脫門。解脫即涅槃,無漏為能入涅槃之門也。猶如有漏曰八背舍,無漏曰八解脫也。三三昧之義:一、空三昧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觀諸法為因緣生,無我無我所有??沾宋椅宜?,故名為空三昧。二、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以無相為緣,故名為無相三昧。三、無愿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是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嘀B之苦,無常及集諦可厭惡,又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總不愿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愿三昧。又于諸法無所愿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舍,故無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華經(jīng)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無量壽經(jīng)上曰:「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愿三昧?!雇略唬骸缸】諢o相無愿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怪嵌日撌旁唬骸赣谌缰兄腔鄄恢?,一切三界轉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脫,到無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咕闵嵴摱嗽唬骸缚罩^非我,無相謂滅四,無愿謂馀十,諸行相相應,此通凈無漏無漏三脫門?!勾蟪肆x章二曰:「言無愿者,經(jīng)中或復名為無作,亦名無起。(中略)此三經(jīng)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jīng)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經(jīng),言三脫者就果名也。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三種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杖潦怯^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愿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愿求。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亦云正心行處。謂眾生之心,從無始已來,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 謂初心在禪曰見,細心分別禪味曰觀。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于初禪,則一切覺觀,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
二、無覺有觀三昧 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昧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 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于三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亦云正心行處。謂眾生之心,從無始已來,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謂初心在禪曰覺,細心分別禪味曰觀。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于初禪,則一切覺、觀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空、無相、無作,即三解脫門也。)
〔二、無覺有觀三昧〕,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味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于三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三藏法數(shù)】
(出成實論)
〔一、分修三昧〕,謂定、慧二分,隨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語三昧,華言調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謂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須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為圣正。謂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煩惱。定慧一時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語須陀洹,華言預流。)
無相無相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同無相無相解脫門。
無垢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佛菩薩清凈三昧之總稱。三昧者禪定也。
無畏三藏
【佛學大辭典】
(人名)善無畏三藏之略稱。
無諍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故住于空理與他無諍之禪定也。金剛經(jīng)曰:「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離欲阿羅漢?!雇允柚性唬骸笩o諍三昧者,以其解空,則彼我俱忘。能不惱眾生,亦能令眾生不起煩惱故也。」智度論十一曰:「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須菩提,于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憫?!棺⒕S摩經(jīng)三曰:「肇曰:善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鼓显乐袩o諍三昧法門二卷。
【佛學常見辭匯】
安住于空的道理而與物無諍的禪定。
無量義處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Anantanirdes/apratis!t!ha%na sama%dhi。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次入此三昧也。無量者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即無量義也,義處為無量義之依處,即實相也,生無量法義依處之實相無相三昧,謂之無量義處三昧。佛既說無量義后,將說實相,于中間入此定,依所出之無量義故為無量義經(jīng)之三昧,依所歸之義處,則為法華經(jīng)之三昧,因而通于前后。法華文句二曰:「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羅漢緣覺菩薩佛。此等諸法名為無量,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得為無量法入一義處?!?/div>
無等等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觀一切眾生等于無等之佛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無等等三昧者,得此三昧,觀一切眾生皆如佛,觀一切法皆同佛法。」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住是三昧,觀一切眾生,皆如于佛;觀一切法,皆同佛法;與無等等般若波羅蜜相應,是名無等等三昧,(無等等者,謂諸佛般若,世無與等;而一切眾生平等共有,故曰無等等。梵語般若波羅蜜,華言智慧到彼岸。)
無等力三昧耶明妃
【佛學大辭典】
(術語)即入佛三昧耶真言。大日經(jīng)密印品曰:「爾時薄伽梵即便住于身無害力三昧,住斯定故,說一切如來入三昧耶遍一切無能障礙力無等力三昧耶明妃?!沽x釋十曰:「三力者,謂三世力,或是三平等也。無等力者,即此三力也。」
無極寶三昧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佛入無極寶三昧召集十方菩薩,舍利弗與十方來之菩薩及文殊師利問答法要。
無塵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無能勝菩薩之三昧也。依此三昧而離一切之塵垢也。
三事無盡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布施無盡,菩薩好為布施乃至身命亦能施與而心不疲厭。二持戒無盡,菩薩護持禁戒未曾違舍,復以戒法化人,心不疲厭。三博聞無盡,菩薩博學一切經(jīng)典乃至諳練世間之藝術,而心不疲厭。見眾德三昧經(jīng)。
【三藏法數(shù)】
(出眾德三昧經(jīng))
〔一、布施無盡〕,謂菩薩好喜布施,不吝財物乃至軀命,悉能施與,心不疲厭,是名布施無盡。
〔二、持戒無盡〕,謂菩薩護持禁戒,未曾違舍。見犯戒者,憐憫悲哀;見奉戒者,尊重愛敬。復以戒法傳化他人,心不疲厭,是名持戒無盡。
〔三、博聞無盡〕,謂菩薩聞如是法,即當奉行,思欲化他,必須博學一切經(jīng)典,與夫世間藝術無不諳練,求聞稟聽,心不疲厭,是名博聞無盡。
無盡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知無盡法(即無為法)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無盡三昧者,得此三昧,滅諸無常等相,即入不生不滅?!?br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住是三昧,滅諸法無常等相,即入不生不滅真實之理,是名無盡三昧。
無緣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法華經(jīng)所說十六三昧之一。滅盡定之異名。都滅一切識心而離所緣之禪定也。法華經(jīng)嘉祥疏十二曰:「無緣三昧即滅盡定?!?/div>
無愿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與無愿解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