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27,分129頁顯示  上一頁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善知識
三惡
三惡道
三惡趣
三惡覺
三等
三等持
三等流
三尊
三尊佛
三尊來迎
三惑
三惑同異斷
三跋致
三跋羅
三善知識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以善為眾人所知者,謂之善知識。有三種:一、教授善知識,教授我者,即我?guī)熞?。二、同行善知識,與我同觀行而互相策勵者,即我友也。三、外護(hù)善知識,給我以修道之資者,即檀越也。見止觀四。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三種的善知識,即教授善知識、同行善知識、外護(hù)善知識。教授善知識就是教授我知識的老師;同行善知識就是和我一同修行及互相策勵的同學(xué)或朋友;外護(hù)善知識就是給予我修道時費用的施主。
【三藏法數(shù)】
(出止觀)
知識者,聞名欽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識。謂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識以訓(xùn)誨,同行知識以策勵,外護(hù)知識以資養(yǎng),三者俱備,方能成就其功,故名善知識也。
〔一、教授善知識〕,宣傳圣言曰教,訓(xùn)誨于我曰授;即教授之師也。謂其人內(nèi)外方便,通塞障礙皆能決了,是名教授善知識。
〔二、同行善知識〕,謂修觀行之人,互相策發(fā),切磋琢磨,并心齊志,如乘一船,故名同行善知識。
〔三、外護(hù)善知識〕,護(hù),猶助也。謂營理所須,以助修行之人;或有外侮,而能捍禦,故名外護(hù)善知識。
三惡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三惡道之略。
三惡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依惡業(yè)可往來之處有三所。名為三惡道。一、地獄道,成上品十惡業(yè)者趣之。二、餓鬼道,成中品十惡業(yè)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惡業(yè)者趣之。法華經(jīng)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篃o量壽經(jīng)上曰:「人天壽終之后,復(fù)更三惡道?!?br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地獄餓鬼畜生之三道處。梵網(wǎng)經(jīng)曰:「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屬上惡,餓鬼屬中惡,畜生屬下惡。
【三藏法數(shù)】
(出天臺四教儀集注)
道即能通之義。謂一切眾生,造作惡業(yè),而生其處,故名惡道也。
〔一、地獄道〕,謂此處在地之下,鐵圍山間,有八寒八熱等獄,即造作極重惡業(yè)眾生墮于此道,故名地獄道。(八寒者,頞浮陀獄、泥賴浮陀獄、阿吒吒獄、阿波波獄、嘔喉獄、郁波羅獄、波頭摩獄、芬陀利獄也。八熱者,想獄、黑繩獄、堆壓獄、叫喚獄、大叫喚獄、燒炙獄、大燒炙獄、無間獄也。)
〔二、餓鬼道〕,餓鬼道有三種。一謂罪業(yè)極重者,積劫不聞漿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間蕩滌膿血糞穢。又其次者,時或一飽。即造作惡業(yè)眾生,由慳貪故,生于此道,故名餓鬼道。
〔三、畜生道〕,謂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等。即造作惡業(yè)眾生,由愚癡故,生于此道,故名畜生道。
三惡趣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即三惡道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地獄、餓鬼、畜生之三處也。又曰三涂。
三惡覺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欲覺,貪欲之知覺也。二、瞋覺,瞋恚之知覺也。三、害覺,侵害他之知覺使瞋覺增長者。一切凡夫必具此三惡覺。見無量壽經(jīng)上。
【三藏法數(shù)】
(出涅槃經(jīng)并宗鏡錄)
覺即知覺。宗鏡錄云:若唯修事定,但習(xí)世禪,雖曰修行,猶生惡覺,以不制意地,未斷其原故也。經(jīng)云:一切凡夫,雖善護(hù)身心,猶故生于三種惡覺。是也。
〔一、欲覺〕,欲即貪欲,謂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塵過患,而于順情之境,種種貪求,而生惡覺,故名惡覺。(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二、恚覺〕,恚即瞋恚,謂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塵過患,而于違情之境,種種忿怒,而生惡覺,故名恚覺。
〔三、害覺〕,謂一切凡夫之人,常為覺觀怨賊之所侵害,故名害覺。(覺觀者,初心在緣曰覺,細(xì)心分別曰觀。)
三等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密教所說。謂身語意之三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三等為本主。顯密不同頌曰:「顯一心為本,密宗三等?!?參見:三平等)?!居帧恐T佛修行及法身及度生之三事平等也。俱舍論二十七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辯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div>
三平等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名三三昧。密教謂身口意三者互相攝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說法,亦不外說此宗要。大日經(jīng)一曰:「身語意平等句法門。」同疏一曰:「如此時中佛說何法?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言如來種種三業(yè)皆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身等于語,語等于心,猶如大海遍一切處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記末以之約眾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攝一切諸法,一切色攝身,身即印契,見色也。一切聲攝口,語即真言,聞聲也。一切理攝心,心即本尊,表實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處,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見境皆遍一切處身,一切所聞音皆是陀羅尼,即是諸佛說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誨他之音,教誨前人。此身語之下理,攝自心,自心即實相,實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觀謂三平等。」秘藏記鈔二以之約護(hù)摩之修法曰:「護(hù)摩大宗以三平等觀為至極。三平等者自身爐壇本尊,三種無二平等也。以壇總體觀自身,爐口即行者口也。以種種燒具獻(xiàn)自口供養(yǎng)自身本有佛燒除無始業(yè)障垢。又此自身爐壇即成毗盧遮那如來,從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眾生也?!勾擞腥N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語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為已成未成一切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為自之三業(yè)與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記末曰:「問秘密藏以何為體宗用?答:以曼荼羅為體,以三三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攝入,他三平等互相攝入。其三平等互相攝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苟降戎ú恢勾?。大日經(jīng)疏九曰:「三等為三世等三因等三業(yè)道等(即三密)三乘等?!辜瓷砹x曰:「佛法僧是三,身語意又三,心佛及眾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故且嘁欢硕?。準(zhǔn)于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脫之三點,空假中之三諦,定智悲之三德,法報應(yīng)之三身,種種之三法,臺宗之三軌可知矣。此平等觀念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觀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說身口意三業(yè)互相攝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來平時說法,說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種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業(yè)與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三等持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俱舍論所說。有有尋有伺等之三與空等之三。(參見:三三昧)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三三昧,新作三三摩地,譯曰三等持:一空等持,二無相等持,三無愿等持。(參見:三三昧)?!居帧扛幸环N三等持,一有尋有伺等持,二無尋唯伺等持,三無尋無伺等持。(參見:三摩地)
三三昧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是為舊稱,新稱云三三摩地,譯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經(jīng)謂之三空,此就所觀之理而名之。十地論謂之三治,此就所斷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謂之三三昧,無漏定謂之三解脫門。解脫即涅槃,無漏為能入涅槃之門也。猶如有漏曰八背舍,無漏曰八解脫也。三三昧之義:一、空三昧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yīng)之三昧也。觀諸法為因緣生,無我無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為空三昧。二、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yīng)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以無相為緣,故名為無相三昧。三、無愿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是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yīng)之三昧也??嘀B之苦,無常及集諦可厭惡,又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總不愿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愿三昧。又于諸法無所愿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舍,故無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華經(jīng)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篃o量壽經(jīng)上曰:「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愿三昧?!雇略唬骸缸】諢o相無愿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智度論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轉(zhuǎn)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雇唬骸改鶚劤怯腥T,所謂空無相無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脫,到無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咕闵嵴摱嗽唬骸缚罩^非我,無相謂滅四,無愿謂馀十,諸行相相應(yīng),此通凈無漏無漏三脫門。」大乘義章二曰:「言無愿者,經(jīng)中或復(fù)名為無作,亦名無起。(中略)此三經(jīng)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fù)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jīng)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經(jīng),言三脫者就果名也。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三種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杖潦怯^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愿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愿求。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亦云正心行處。謂眾生之心,從無始已來,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 謂初心在禪曰見,細(xì)心分別禪味曰觀。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入于初禪,則一切覺觀,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
二、無覺有觀三昧 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昧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 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入于三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亦云正心行處。謂眾生之心,從無始已來,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謂初心在禪曰覺,細(xì)心分別禪味曰觀。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入于初禪,則一切覺、觀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空、無相、無作,即三解脫門也。)
〔二、無覺有觀三昧〕,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味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入于三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三藏法數(shù)】
(出成實論)
〔一、分修三昧〕,謂定、慧二分,隨修一分也?;蛐薅ú恍藁郏蛐藁鄄恍薅?,是名分修三昧。(梵語三昧,華言調(diào)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謂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須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為圣正。謂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煩惱。定慧一時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語須陀洹,華言預(yù)流。)
三摩地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稱三么地、三昧地;譯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離掉舉故云等,心不散亂故云持,(參見:三昧)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華譯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
【三藏法數(shù)】
梵語三摩地,華言等持,又云正心行處。謂眾生心行,從無始來,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也。
三等流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真等流,以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與因性真實同者,故名為真等流。二假等流,如前世殺生,令他命短,今世自命亦短,有相似之義,故假名等流,謂之假等流。三分位等流,眼等諸識,各隨自類轉(zhuǎn)變。如眼識。(中略)身識皆從第八識之種子而生,對于色等諸塵,名等流果。若第六識從種子識而生,起諸分別,亦名等流果。而識與塵分位各同,故名分位等流。說詳宗鏡錄七十一。
【三藏法數(shù)】
(出宗鏡錄)
等流者,等即平等;流即流類也。
〔一、真等流〕,謂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果與因性真實是同,故名真等流。
〔二、假等流〕,謂前世殺生,令他命短;故感今世自亦短命,有相似義,假名等流,故名假等流。
〔三、分位等流〕,謂眼等諸識,各隨自類轉(zhuǎn)變。如眼識乃至身識,皆從第八種子識而生;對于色等諸塵,名等流果。若第六識從種子識而生起諸分別,亦名等流果。而識與塵分位各同,故名分位等流。(種子識即藏識也。等流果者,謂眼識與色塵乃至身識與觸塵各為等流,而識與塵皆名果也。第六識即意識也。)
三尊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佛法僧三寶名。是尊重之意也。四十二章經(jīng)曰:「三尊者佛法僧也。」出曜經(jīng)十五曰:「如契經(jīng)所說,告諸比丘,今當(dāng)為汝說三第一之尊:一者佛為第一之尊,二者法為第一之尊,三者僧為第一之尊。」無常經(jīng)曰:「稽首總敬三寶尊?!埂居帧课鞣街鹑馂榘浲樱^音,勢至。藥師之三尊,為藥師,日光,月光。釋迦之三圣,為釋迦,文殊,普賢。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指佛法僧三寶。2。西方三尊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藥師三尊是藥師佛、日光、月光;釋迦三尊是釋迦佛、文殊、普賢。
三尊佛
【佛學(xué)大辭典】
(圖像)西方之三尊,彌陀,觀音,勢至是也。此觀音,勢至雖為菩薩,然從彌陀佛,故皆稱為佛。
三尊來迎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念佛行者,將命終時,阿彌陀如來,觀音,勢至皆應(yīng)其行者臨終現(xiàn)前之愿,出現(xiàn)其所,迎行者至極樂凈土也。
三惑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或云惑,或云煩惱,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結(jié)。皆為同體異名。天臺一家統(tǒng)收一切之妄惑為三類:一、見思惑,如身見邊見等,邪分別道理而起,謂之見惑,如貪欲瞋恚等,倒想世間事物而起,謂之思惑,離此見思二惑即離三界,聲聞緣覺以之為涅槃,菩薩更進(jìn)而斷后之二惑。如此見思,三乘之人通斷,故名為通惑,后之二惑,名為別惑。二、塵沙惑,為化道障。菩薩教化人之障也。菩薩教化人,必通如塵如沙無量無數(shù)之法門,然心性闇昧,不能達(dá)此塵沙無數(shù)之法門,自在教化,謂為塵沙之惑。蓋非謂惑體有塵沙之?dāng)?shù),惑體唯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門多故名塵沙也。菩薩欲斷此劣慧,得所謂道種智,必于長劫之間學(xué)習(xí)無量之法門。三、無明惑,又稱障中道之惑,為障蔽中道實相理之惑,與前思惑中之癡惑異。彼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無明也。此為迷于根本理體之惑,根本無明也。此無明十二品斷,即為別教之佛,四十二品斷,即為圓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見思惑是凡夫的惑,見思惑中的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等五不正見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瞋癡慢疑等五煩惱是,聲聞緣覺行人若斷了此二惑,即能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塵沙惑是菩薩的惑,菩薩化度眾生,如果不通達(dá)如塵如沙的無量法門,則不能完成教化眾生的事業(yè),故名塵沙惑;無明惑系根本無明,能障蔽中道實相之理,斷盡即成佛。此三惑中,見思為粗,塵沙屬于中等,無名為細(xì),其性質(zhì)各不相同。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天臺四教儀集注明三惑:
一、見思惑 見即分別也。謂意根對法塵,起諸邪見,故名見惑。思即思維,又貪染也。謂眼、耳、鼻、舌、身、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想著,故名思惑,亦名通惑,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斷故也。
二、塵沙惑 塵沙惑者,謂眾生見思數(shù)多,如塵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薩之行,專為化他。若令眾生,能斷見思之惑,于菩薩即是斷塵沙惑,而亦名別惑者,別在菩薩所斷故也。
三、無明惑 無明惑者,謂于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yè)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
【三藏法數(shù)】
(出天臺四教儀集注)
惑者,昏迷不了之義也。
〔一、見思惑〕,見即分別也,謂意根對法塵起諸邪見,故名見惑;思即思惟,又貪染也,謂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想著,故名思惑。此見、思惑,亦名通惑者,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斷故也。
〔二、塵沙惑〕,塵沙惑者,謂眾生見、思數(shù)多,如塵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薩之行,專為化他,若令眾生能斷見、思之惑,于菩薩即是斷塵沙惑;而亦名別惑者,別在菩薩所斷故也。
〔三、無明惑〕,無明惑者,謂于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yè)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
三惑同異斷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三惑同時可斷,抑異時可斷,別圓二教不同。別教為隔歷三諦次第之三觀,其三惑異斷勿論矣。先于十住初位發(fā)心住以空觀斷三界之見惑,至第七不退住復(fù)以空觀斷三界之思惑,次三住以假觀斷界內(nèi)之塵沙,傍伏界外之塵沙,次于十行復(fù)以假觀斷界外之塵沙,次于十回向,習(xí)中觀,伏無明,次于十地等妙之十二位正以中觀斷十二品之無明。要之別教三觀各別修習(xí)于三時,如其次第斷三惑也。圓教有同斷異斷二義。若云同時斷,則諸文并云于初信斷見,七信斷思,八信斷塵沙,初住以上斷無明。若云前后斷,則三惑相即三觀圓修,故可同斷。諸文中謂為同時斷。古來學(xué)者亦多言同時斷也。何則?蓋三諦既相即,則能障之惑體,亦當(dāng)相即同體,同體之惑,豈異時斷耶?但同體之惑,有粗細(xì)之分,粗為見思,中為塵沙,細(xì)為無明,故斷之依智之淺深而亡情執(zhí),自生粗細(xì)之次第也。其相如冶鐵粗垢先落,惑體非有別種。
三跋致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Sampatti,又曰三拔諦。譯曰發(fā)趣。見玄應(yīng)音義三。
三跋羅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Sam%vara,又名三婆羅,三嚩羅,譯為禁戒,或護(hù)。禁戒護(hù)人不使墮于三涂也。又名戒體之無表色。玄應(yīng)音義十四曰:「梵言三婆啰,此譯云禁,戒者亦禁義也。」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律儀護(hù),此言護(hù)者,梵云三跋羅,譯為擁護(hù)。由受歸戒護(hù)使不落三涂,舊云律儀乃當(dāng)義譯。云是律法儀式,若但云護(hù),恐學(xué)者未詳,故兩俱存。明了論已譯為護(hù),即是戒體無表色也?!?/div>